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伴发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一例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wa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道一例青年女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在血小板显著降低的情况下出现进行性头痛、恶心、视乳头水肿等颅高压症状,多次CT检查未明确病因,经磁共振成像(MRI)及静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V)检查后证实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所致。给予甘露醇脱水降低颅内压未改善症状,最终溶栓治疗失败而死亡。该例患者的临床经过提示ITP不仅仅是出血性疾病,也可以发生CVST这种少见、严重的血栓性疾病,甚至在血小板数目低下时也可发生。

其他文献
前庭疾病导致眩晕/头晕、眼球震颤、姿势失衡等,严重影响人民生命健康。前庭康复治疗作为前庭疾病临床干预策略中无不良反应的一种有效疗法已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其根本机制是通过促进前庭代偿来发挥作用。静态前庭代偿的发生有赖于从分子到神经环路的一系列可塑性变化,而动态前庭代偿的神经机制则涉及感觉替代、行为替代和前庭适应。本文简要综述前庭动静态代偿神经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前庭康复治疗策略的应用和进一
尽管淋巴瘤国际预后评分(IPI)能够将患者很好地分层,但由于淋巴瘤患者疾病的异质性,评分相同的患者预后可能存在巨大差异。近来出现了肿瘤患者免疫预后分层概念,它表明免疫系统和肿瘤细胞在各个阶段都存在复杂而动态的相互作用来调控患者预后。本文将对淋巴瘤免疫预后指标及最新技术应用的有关问题作一综述。
《中国肢端肥大症诊治共识(2021版)》结合了国内外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研究进展、肢端肥大症诊治的循证证据和我国国情,旨在规范对肢端肥大症患者早期筛查、并发症诊治和长期随访,强化多学科合作诊疗模式及个体化诊治理念。
目的探讨成年男性和女性夜间遗尿症(NE)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设计,收集2017年9月至2020年12月于长海医院就诊的NE患者。纳入标准:年龄≥18岁,NE每周发生≥1次,且症状持续时间≥3个月。排除标准:活动性尿路感染、下尿路占位性病变、尿路的解剖结构异常、存在急性脏器功能衰竭及脑血管意外等严重疾病、非正常睡眠周期的夜班工作者。采集的基本信息包括身高、体重、药物史、手术史及合并疾
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小血管炎,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腹痛关节肿痛及肾脏受累为主要临床表现,成人较少发生。成人HSP累及肾脏时更容易出现肾病综合征,并发展成终末期肾病。本文报告1例以大疱性紫癜样皮疹为首发表现的成人HSP,以提高对成人HSP诊治的认识。
基因或遗传背景与一些间质性肺疾病有关,基因及其异常表达产物决定了疾病的临床表型,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患者可有家族遗传史和特殊的临床表现,在临床表现、影像、病理、诊断、评估、治疗和预后等方面,与其他间质性肺疾病有共同特征,也存在差异。在多学科综合诊疗的同时,需要兼顾患者家族成员的排查和随访。本文结合临床、影像、病理和基因异常等特征,对基因遗传性间质性肺疾病进行分类和介绍。
期刊
期刊
现存45卷《医学纲目》明刻本,是传世本中最接近楼英原书旧貌的版本,这一版本的发现对于《医学纲目》研究的重大意义,犹如宋版《新雕孙真人千金方》的发现对于《备急千金要方》研究的意义。此本对于医经校注、金元医籍的辑佚、鉴定和校勘均具有独特的文献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