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育人目标,推动“学科教学”向“学科育人”转变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ryli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学科课程体系的搭建过程中,我们从确立学科育人目标的高度,反思英语学科教育的价值,推动“学科教学”向“学科育人”转变.以育人目标指导高中英语课程的建设和实施,通过梳理和审视现有的课程资源,提炼优势特点,结合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的理念目标,有机整合“基础性”和“发展性”课程,紧扣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满足国家对人才的要求和学生的发展需求,在“教、学、研”共同体的帮助下,实现教师专业品质的有效提升.在学科育人课程的建设进程中,形成了以下四个特色.
其他文献
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践行者,班主任需要唤醒学生的心智潜能.在平凡的工作中,班主任要用爱心和智慧呵护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rn1.慎用“高压”,善用温和的力量rn《论语》第七篇《述而》中说:“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温和而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安详.我的理解是,与学生交谈时应该语气温和有礼貌,同时还必须“严厉”.当然,这里的严厉不是语气的严厉,而是对原则问题的坚持.
家长和教师可以按照“一二三”原则,有意识地提升孩子的抗挫折能力.rn“一”是把握一个核心,提升孩子的自我认同价值.教师和家长在帮助孩子之前,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孩子的挫折感来自哪里?只有明白了孩子的内心感受,才有利于对症下药.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挫折感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害怕失败的焦虑,这是自信心、自我认同感缺乏的表现;另一方面是对可能会失败的后果的恐惧,害怕失去.恐惧和害怕失去,也是对自我价值认同的潜意识的保护.
儒家“仁爱”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独特的涵育作用.在育人实践中,学校挖掘“仁爱”思想的育人价值,将其融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探索两者结合的可行路径.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重任,也承担着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使命.笔者认为,在“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只有做好“加法”,才能更好地实现上述育人目标.具体而言,需从两个方面有所作为.
期刊
按照市委组织部、市委教育工委的整体部署,大兴区参加了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项目,并参与了“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研究”的子课题研究.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德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推动构建职责明确、协调顺畅、运转高效、作用到位的新时代首都中小学校治理体系,为持续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作为“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校”,北京二中锚定学校“全面优质、追求卓越”的发展总目标,在“十四五”宏伟蓝图规划下,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rn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学校的系统性发展.基于整体优化的思想,全面推动学校各领域的改革,构建初高一体化的育人体系;秉承精心、精细、精品的工作要求,坚持“五育”并举,培养合格的时代新人;推动家、校、社同向同行,构建新型协同教育供给体系;打好供给侧改革主动仗,提升现代学校治理能力;构建以数据和开放平台为载体的泛在化、智能化的智慧教育生态体系,在
学校化学组通过课程建设,丰富了课程供给,推动了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学生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了保障.教师也在此过程中更新了理念,获取了新知,得到了成长.rn1.明确课程目标,形成学科育人理念rn我们认为,学科课程体系建设既要兼顾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选择,能为不同学生的成长提供空间,又能促进教师的成长.基于此,学校化学组从“教人化学”出发,引导学生学习认识物质世界的方法,掌握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等方法论,对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激发学生认识、揭示事物各类变化规律和特征的兴
担任班主任期间,我带学生参加过各类体育项目,我发现,体育活动是开展挫折教育的良好契机.rn首先,尝试体验树立信心,帮助学生敢于面对挫折.我们班的学生在身形上整体相对弱小,在听说要举办拔河比赛时全无斗志.要禁受得住挫折,心态先要“稳得住”.于是,我在班级举办了“对抗赛”,把学生分为看起来实力悬殊的甲、乙两队,然后单独为“较弱”的乙队加油鼓劲,并私下指导他们一些拔河的技巧.最后,乙队在选拔赛中以弱胜强,这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所谓的弱者并非没有机会打倒强者,眼中的困难也并没有那么可怕.建立信心后,我们在班级间的
进入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但心理内部稳定性和韧性相对较差,所以抗挫折教育对小学高年段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rn小齐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同学们心中是个“历史小专家”.他非常乐于在班级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且次次都有同学们热情的掌声回应.但当有一次他的想法没有得到同学们的认同反而出现了许多质疑时,小齐立刻高声叫喊:“你们根本不理解作者!怎么和我讨论!”同学们被小齐突如其来的情绪吓坏了:“怎么不许别人有不同的观点,难到你说的全对?”是啊,对于在校生活一直很顺利的小齐来说,这样的声音无疑是一种强烈的刺激
期刊
2017年11月,作为海淀区小学首批学科教研基地,海淀区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关村学区教研基地挂牌.基地负责人由海淀区教师教育带头人、中关村学区管理中心翁燕平老师担任,学科首席教师由特级教师、中关村二小沈耘老师担任,基地主要成员为中关村学区各校信息技术教师.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基地在首席教师的带领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信息学科德育”,依托课题研究,从教学设计、课堂实践、教学评价多维度形成了从研究到实践、线上线下互动的多样化研修形式,信息技术教研特色凸显,为区域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