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诊断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

来源 :现代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w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有外伤病史、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检查未能明确诊断骨折者的16层螺旋CT的横断面、多平面重建(MPR)及三维容积重建图像。结果:50例DR未显示明确骨折线,后经16层螺旋CT扫描诊断骨折46例,其中鼻骨4例,腰椎2例,胸椎1例,骶骨3例,跟骨3例,足3例,胫骨平台3例,踝关节1例,髌骨1例,肋骨3例,肱骨1例,肩胛骨3例,肘关节4例,尺骨4例,腕骨5例,骨盆2例,胸骨1例,股骨2例,骨折检出率为92%,另4例DR诊断为可疑骨折而16层螺旋CT诊断为阴性,占8%。结论:多层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临床怀疑骨折而DR不能确诊为骨折的病例能准确地作出诊断,显著提高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降低DR检出骨折的假阳性率,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正>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据1990年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和联合国预测,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1.2亿(8.59%),而且还以年均3.37%的速度增长。因此,了解老年人
会议
闽台两地农业自然资源禀赋相似,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农业合作的经济互补性特征明显.因此,发挥闽台合作优势,促进福建现代农业发展,是福建的长处,也是福建农业现代化的
本文以福建建瓯市东峰镇桂林村为调查对象,重点阐述就地转移的拉力因素——农业技术进步如何推动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并从中探索山区农民的就业对策。
在新教材的教师用书中,高中英语课文教学都离不开以下的基本步骤:1.Presentation导入新课,介绍课文大意;2.Reading教师放录像或录音,就课文内容提问或讨论,同时解释课文重点;3.Producti
本文基于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这一前提,论述科学课作为一门注重实践探究的课程,需要教师变革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以促进学生通过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