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氢骆驼蓬碱包合物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性质评价

来源 :中草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k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制备去氢骆驼蓬碱包合物脂质体(harmine drug-in-cyclodextrin-in-liposome,Har-DCL),并评价该制剂的理化性质和体外特性。方法 以包合物溶解度、包合率、体外释放考察为指标考察去氢骆驼蓬碱包合物(harmine inclusion complex,Har-CD)的最佳工艺。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等确定Har-CD的包合程度,以证实制备方法的可行性。采用pH梯度主动载药法考察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Har与脂质体质量比对Har-DCL粒径分布、载药量及包封率的影响,以得到粒径分布均匀,载药量高且稳定的Har-DCL。结果 饱和水溶液法制备的包合物溶解度为42.81μg/mL,包合率为95.50%,为最佳制备方法。羟丙基-β-环糊精与Har的质量比为8∶1时,制成的包合物溶解度最好,载药量为(107.0±0.4)mg/g,包合率为(96.33±0.39)%。使用pH梯度法以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为3∶1,药脂比为1∶10制备的脂质体平均粒径为(85.24±0.60)nm,ζ电位为(-3.57±0.28)m V,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达到(1.740±0.001)mg/mL和(95.650±0.003)%。加入20.0 mg/mL乳糖得到的脂质体冻干粉外观饱满,复溶性能良好。结论 使用饱和水溶液法让Har进入环糊精的空腔结构,可以有效增强Har水溶性。Har以Har-CD的形式从脂质体双分子层之间,转移至内水相而得到的Har-DCL均匀稳定,对Har新剂型的开发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正>新课改背景下,我国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现状,同时也迎来了教育的机遇与挑战。教师要结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和任务,科学地创新课堂教学过程、优化课堂教学理念,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逐步提高学习思想、强化学科认知,为学生深入、全面、高效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要通过创设有效的课堂模式,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主战场”,让初中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得以培养,
期刊
通过纳米脂质体包埋技术,采用熔融乳化超声法制备香芹酚纳米脂质体,以提高对脂溶性香芹酚的包封并改善其释放性,为改善畜禽肠道健康提供参考。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香芹酚纳米脂质体进行结构表征、稳定性、体外释放性能和抑菌活性探究。结果表明,制备香芹酚纳米脂质体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香芹酚用量0.35 g、油酸与硬脂酸(质量比为1︰1)用量1.89 g、羊毛脂用量3.1
目的:探究姜黄素对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ATLI)的抑制作用。方法:随机将小鼠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姜黄素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水飞蓟素组。模型组和各给药组采用异烟肼和利福平灌胃造模,1次/d。8周后,取肝组织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采集血样本检测血清谷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二醛(MDA)、碱性磷酸酶(AKP)、总胆汁酸(TBA)以及总胆红素(TBIL);ELI
【目的】五日热巴尔通体(Bartonella quintana)由体虱在人群中传播,可引起多种人类疾病包括战壕热。为进一步搜集猕猴是五日热巴尔通体自然宿主的证据,本研究调查了国内4个地区实验用猕猴五日热巴尔通体的感染状况,对菌株遗传特征进行了分析。【方法】采集猕猴全血和血清样品各550份,用于菌株分离、核酸和血清IgG抗体检测。应用6个管家基因扩增及测序方法进行菌株鉴定、系统发育及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学位
<正>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无人机集群的快速应用,为核心要地防御带来了新的威胁。以强激光和高功率微波武器为代表的定向能武器具有反无人机集群的比较优势,应予以高度关注与发展。无人机对要地防御带来新的威胁无人机技术快速发展与普及,低空无人机、无人机蜂群加速出现。微小型无人机快速发展,可进行任务规划、自主导航、精确定位悬停等,其成本低廉价格便宜,
期刊
违约损害赔偿是民法的重要课题,守约方受到的损害以完全赔偿为原则,在完全赔偿的语意范围内,违约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与“限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确定”主要是从受害人救济的角度划定损害赔偿的范围,超出该范围的损害不属于救济的范畴;“限定”主要是从加害人的角度为损害赔偿设置限额,防止因果关系链条延绵不绝,损害变得漫无边际。我国采用可预见性规则作为违约损害赔偿的基本限定规则,将损害赔偿范围限定为:违
为提高水闸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以汕头市下埔桥闸改建达标加固工程为例,开展对其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施工技术研究。通过导流施工、加固施工作业面总体布置、水能计算、配套加固设施组织设计,提出一种新的除险加固工程施工思路。通过将新施工技术应用于实际证明,新的施工技术可以实现除险加固目标,有效促进水闸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