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儿童六龄齿现状及家长知晓情况

来源 :中国学校卫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wen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儿童六龄齿现状及家长对六龄齿和窝沟封闭的了解程度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六龄齿患龋及提高窝沟封闭普及力度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2019年10月依托中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对哈尔滨市11540名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并对家长发放问卷.结果 哈尔滨市6~11岁儿童六龄齿平均患龋率为37.72%,萌出率为86.98%,窝沟封闭率为36.93%.16.8%的家长知道六龄齿萌出时间,35.33%的家长不认识六龄齿.19.39%的家长知道儿童做窝沟封闭的时间,没听说过窝沟封闭的家长占32.77%.家长不认识六龄齿及窝沟封闭的儿童患龋率较高(35.33%,32.77%).高收入、高文化水平和城市家长窝沟封闭知识知晓率较高(x2值分别为98.35,192.16,172.31,P值均<0.05).结论 哈尔滨学龄儿童六龄齿患龋率较高,家长六龄齿和窝沟封闭知晓率较低;应针对家长群体加大口腔健康知识的宣教工作力度.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视,高校开展了各种体育活动,从而极大调动和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在高校的体育教育大力发展的情况下,逐渐形成的体育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围绕使学生学会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运动处方方案这一教学目标,构建教学内容体系、成绩评价体系,并设计教学实施路径.“运动处方教学模式”以学生身体状态认知、身体状况监控、运动处方设计、运动处方实施四方面知识或内容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依据布鲁姆学习分类法设置保健知识学习、处方编制、处方实施、效果反馈及处方调整5个课程实施步骤.借助“互联网+教学”途径,促进抽象运动技术与保健理论的教学效率,并联通课内与课外,拓展体育教学的时空条件.建立以保健知识掌握与应用、运动处方制定及实施、体育兴趣与习惯培养为主要内容的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有氧运动对习惯久坐大学生微循环功能的影响,为指导大学生科学体育干预性行为提供参考.方法 招募湖北民族大学在校生69名,分成运动A组、运动B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人(男生12名,女生11名).运动组进行12周有氧运动干预,其中A组每周运动1~2次,B组每周运动≥3次,对照组不进行任何系统性的体育运动.分别在试验前、试验后对3组受试者微血管反应、经皮氧分压(TcpO2)、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及内皮素-1(ET-1)进行测试.结果 试验后,微血管反应性呈现出组别和时间交互
目的 探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对流动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为有效改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纵向追踪研究设计,在1个学年中,使用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校态度和外化问题行为问卷,在2018年10月中旬、2019年3月中旬、2019年6月中旬,3个时间点对来自湖北省、贵州省和重庆市的378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结果 在控制协变量和第1次测量(T1)的学生外化问题行为后,T1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均负向预测时间点第3次测量(T3)的学生外化问题行为(β师生关系=-0.12,P=0.08;β同学关系=-0
目的 了解深圳市学龄儿童家长对零食营养的认知、态度以及购买零食行为,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培养儿童健康的饮食行为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方法 2018年6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深圳市116所小学二年级4517名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家长的零食认知水平高低不一.超过90%的家长会担心零食的卫生安全问题并知道长期进食可导致儿童厌食偏食,仅有21.18%的家长会经常引导儿童进食零食.儿童群体的零食多由父母购买,以奶及奶制品、蔬菜水果类和面包蛋糕类为主,且在购买时更为注重营养、卫生和口味.此
目的 调查分析天津市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和营养状况,为ASD儿童制定科学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3 d 24h膳食回顾法调查天津市某特殊教育学校90名3~9岁ASD儿童24种膳食营养素的摄入情况,并对儿童进行体格测量.结果 ASD儿童中超重肥胖儿童共31名,占34.4%;3名消瘦者占3.3%;1名生长迟缓者占1.1%.各年龄组ASD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D、维生素B6、叶酸、钙和碘的平均摄入量均低于推荐摄入量标准,铜、磷和锌的摄入量均高于推荐摄入量标准,其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行为障碍性疾病,其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其发病是生物学因素、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中国的干预措施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包括生物反馈治疗,环境调节(家庭治疗、学校干预)、自身调节(感觉统合治疗、正念冥想)和其他等.非药物治疗对本病社会功能缺陷的干预更具有针对性,并且疗效较持久,安全性较高.本文分析了非药物治疗的原则、方法、疗效、不足及展望.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器官和系统发育尚不成熟,是受环境污染危害的脆弱人群.儿童时期的环境危害因子暴露是成人疾病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评估环境暴露对儿童健康带来的风险,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降低危害,对于疾病早期预防控制具有重大意义.影响儿童健康的环境因素包括环境污染、气象因素、血铅和环境过敏原等,多源环境暴露对儿童健康影响的研究结果,可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降低对儿童健康的损害提供科学参考.由于环境污染物种类繁多,且新的污染物不断涌现,今后应加强新兴污染物多源环境暴露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及可能作用
目的 系统量化评价1992-2020年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对中国3~6岁幼儿身体素质的影响,为开展精准有效的干预实践、进一步提高幼儿身体素质提供方法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字资源、维普数据库、EBSCO运动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收集有关体育活动对中国3~6岁幼儿身体素质影响的随机对照实验.中文检索词包括:(幼儿OR学龄前儿童OR学前儿童)AND(身体素质OR体质)AND(干预实验OR干预研究OR随机对照实验)等,英文检索词包括:(preschool OR kin
目的了解学校室内PM_(2.5)污染状况和学生暴露水平,为学生健康防护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通过在线环境监测仪对佳木斯8所中小学16间自然通风教室的PM_(2.5)进行为期2个学期的连续监测,同时抓取室外PM_(2.5)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对学生在校期间暴露量进行评价。结果春、秋两学期教室内PM_(2.5)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6.93±24.7)和(31.85±30.37)μg/m~3,教室内外P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