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认为“又红又专”仍然很能用来表述专业才能和社会责任及道德理念并举的培养要求,MBA教育也要突出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道德境界,才能培养符合改革深化要求的商界精英。只要以明确的社会责任及道德教育理念为先导,以良好的校园道德文化为依托,以贯彻从入校到毕业整个过程和所有环节为目标,以严格管理和促进交流为保障,就可以不断提升和完善MBA的社会责任及道德教育,取得相当积极的效果。
关键词:MBA教育;社会责任教育;道德教育;又红又专;品牌建设
现在我国MBA教育对专业能力的重视日趋提高,但是,社会责任感及道德理念的要求却有些淡化。实践表明,专业能力的培养和社会责任及道德教育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才能培养出“又红又专”的商界精英,他们既有非常出色的专业能力,又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道德理念,这才能满足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对人才的要求。
一、 “红”的内涵与时俱进
作为一个历史名词,“红”的初始内涵也许已经与今天改革开放的形势不相匹配,但是,作为培养目标的定位,没有比“又红又专”的提法更为完整,更有特色了。只要我们与时俱进将“红”调整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道德理念,这个提法仍然可以作为今天MBA培养目标的准确表述。鉴于我国MBA教育已经非常重视和强调“专”的教育,本文则主要讨论“红”的重要、“红”的落实和“红”的保障。
我国改革开放走到今天,越来越暴露出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水平不仅滞后于我国改革的深化,甚至与之严重不匹配。从豆腐渣工程,到对官员的送礼行贿;从偷税漏税,到哄骗欺诈;从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到次五茄针剂中毒;从潜规则猖獗,到做假账泛滥……这些都不仅是无良商人的大胆妄为,更是社会道德水平下降的表现,这就更加凸显“红”的教育的重要性。可以肯定,没有“专”的支撑,“红”的意愿就没有实现的条件,再好的道德理念也只能束之高阁;而没有“红”的导向,“专”就非常可能走错方向,如用三聚氰胺虚假地提高牛奶的蛋白质含量,将假账做得像真的一样不易识破等的背后都有“专”的作用,可见“红”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算过分。
也有人会说,“红”的教育在小学中学大学已经完成,没有必要在MBA阶段再重复进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不仅因为MBA教育需要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公民教育和商业道德教育,而且因为我国社会正在转型,对道德问题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提升和调整,这是许多MBA学生以前的道德教育中所没有的。譬如,我们以前的道德是牺牲和奉献的道德,现在的道德则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德,这就需要我们顺应这种转轨,深化、细化和强化转轨经济的道德教育。尽管,我们不能寄希望“红”的教育能阻遏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水平的下降,因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水平是各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加强了“红”的教育,提高我们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水平,他们就能自觉抵御无良商人的诱惑。不仅在专业能力上,更在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行上成为商界标杆,从而在其他条件的配套下,促进社会道德水平的回升。
在西方国家,从宗教伦理,到个人诚信档案,以及比较完备严密的司法监管,使得整个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水平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即使这样,西方国家不断出现的企业丑闻,也使商学院也掀起一股将社会责任和伦理道德的教育更深一步地渗透到MBA课程中的热潮(Philip,2007)。比如美国哈佛商学院、凯利商学院等开设了专门针对解决社会问题的相关社会责任课程;诺丁汉姆大学和印地安那大学甚至还专门设立和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MBA项目(Aisner
关键词:MBA教育;社会责任教育;道德教育;又红又专;品牌建设
现在我国MBA教育对专业能力的重视日趋提高,但是,社会责任感及道德理念的要求却有些淡化。实践表明,专业能力的培养和社会责任及道德教育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才能培养出“又红又专”的商界精英,他们既有非常出色的专业能力,又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道德理念,这才能满足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对人才的要求。
一、 “红”的内涵与时俱进
作为一个历史名词,“红”的初始内涵也许已经与今天改革开放的形势不相匹配,但是,作为培养目标的定位,没有比“又红又专”的提法更为完整,更有特色了。只要我们与时俱进将“红”调整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道德理念,这个提法仍然可以作为今天MBA培养目标的准确表述。鉴于我国MBA教育已经非常重视和强调“专”的教育,本文则主要讨论“红”的重要、“红”的落实和“红”的保障。
我国改革开放走到今天,越来越暴露出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水平不仅滞后于我国改革的深化,甚至与之严重不匹配。从豆腐渣工程,到对官员的送礼行贿;从偷税漏税,到哄骗欺诈;从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到次五茄针剂中毒;从潜规则猖獗,到做假账泛滥……这些都不仅是无良商人的大胆妄为,更是社会道德水平下降的表现,这就更加凸显“红”的教育的重要性。可以肯定,没有“专”的支撑,“红”的意愿就没有实现的条件,再好的道德理念也只能束之高阁;而没有“红”的导向,“专”就非常可能走错方向,如用三聚氰胺虚假地提高牛奶的蛋白质含量,将假账做得像真的一样不易识破等的背后都有“专”的作用,可见“红”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算过分。
也有人会说,“红”的教育在小学中学大学已经完成,没有必要在MBA阶段再重复进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不仅因为MBA教育需要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公民教育和商业道德教育,而且因为我国社会正在转型,对道德问题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提升和调整,这是许多MBA学生以前的道德教育中所没有的。譬如,我们以前的道德是牺牲和奉献的道德,现在的道德则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德,这就需要我们顺应这种转轨,深化、细化和强化转轨经济的道德教育。尽管,我们不能寄希望“红”的教育能阻遏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水平的下降,因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水平是各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加强了“红”的教育,提高我们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水平,他们就能自觉抵御无良商人的诱惑。不仅在专业能力上,更在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行上成为商界标杆,从而在其他条件的配套下,促进社会道德水平的回升。
在西方国家,从宗教伦理,到个人诚信档案,以及比较完备严密的司法监管,使得整个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水平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即使这样,西方国家不断出现的企业丑闻,也使商学院也掀起一股将社会责任和伦理道德的教育更深一步地渗透到MBA课程中的热潮(Philip,2007)。比如美国哈佛商学院、凯利商学院等开设了专门针对解决社会问题的相关社会责任课程;诺丁汉姆大学和印地安那大学甚至还专门设立和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MBA项目(Ais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