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初中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re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文言文或其他诗词歌赋的理解阅读,让学生们对古代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在逐步的学习中加深对其的理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本文以中学课本中的《木兰诗》为例,分析了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语文;传统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197-01
  一、《木兰诗》中所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
  (一)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着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这也是其能够不断传承发展的原因。语文教学有着人文性、实践性及民族化的特点,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也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及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二)礼仪教育。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仪之邦,从古代开始,中华民族的礼仪制度就非常完善。《木兰诗》中,木兰在时局不安、军情紧急、家庭处于危难之时,能够主动承担家庭责任,从军驰骋万里。辞官后与父母团聚等,体现了木兰对父母的孝敬。这些传统礼仪一直流传至今,对后人起着深远的影响。
  (三)爱国主义思想。《木兰诗》是一首爱国主义颂歌。木兰的爱国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爱亲人及爱国家上,她将对国家及对亲人的责任融为一体。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彰显出“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也体现出孝老爱亲的儿女情怀。当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毅然挺身而出,其忧心家国、深明大义、挺身而出、刚强勇敢的思想得以淋漓体现。
  二、初中语文中传统文化渗透教学的主要方法
  (一)以课前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热情。古典文章相对来说是比较难学的,很多学生对于古文的学习都持有一种害怕心理。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及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特点,并结合学校实际,创造出有特色的教学方法。用学生较为接受的方式,灵活地组织课堂教学。例如,可以实施“课前推荐一本好书”的教学活动。会发现,很多学生推荐的都会是现代书籍或者是一些外国文学,古典文学很少人问津。因此,可以借此机会,故意向学生讲古典文学,勾起学生的兴趣。另外,可以结合影视来充分展现古典文学故事。
  (二)以分点分项法提高学生解读古代人物的能力。文学作品,往往都是多面性的,不同的读者对其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于古代人物的分析解读,一定要从多个角度、不同的层面去深刻分析,以便于更好的理解人物。例如,《木兰诗》中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她是木兰诗中的主要人物。对于她的理解认识,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分别是“娇美的女子”及“刚健的英雄”。这两个角度分别展现出木兰的不同一面,通过对这两方面的深刻解读,学生会更加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对人物性格也能有深层次的把握。
  (三)以比较阅读法加深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可以通过对《木兰诗》及《陌上桑》的比较阅读,加深学生对《木兰诗》文章主题的理解。《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歌,代表了北朝乐府民歌杰出的成就。《陌上桑》是汉乐府诗歌中的名篇,在艺术上有着很高的成就。例如,进行以下比较分析:《木兰诗》尽管句式长短不一,却在平平仄仄,长短各句中,展现出游牧民族的洒脱、生命的光彩与实现自我的意味,让我们看见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上,一个草原奇女子的屹立。而《陌上桑》通篇五言,气韵流畅,语言质朴,全篇清一色的漂亮对仗。讲述采桑女秦罗敷拒绝一个好色的“使君”的故事。面对权贵,秦罗敷机智应对,以盛赞自己夫君才貌的方式回绝了对方的无理要求,体现出传统女性的坚贞、睿智的品质。通过对这两篇文章结构及其中心思想的比较,充分展现出《木兰诗》的特点,也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兴趣,从而更好的理解文章主旨。
  三、木兰的形象分析及其精神对后世的影响
  花木兰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传奇女性之一,是巾帼英雄的代名词。木兰所传承下来的精神文化,用四个字可概括其核心:“忠、孝、勇、节”。花木兰的精神品质,世代流传,经久不衰,已成为华夏优秀传统文化中一道靓丽的瑰宝,激励、感化和鼓舞了无数人。
  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容易知道木兰是一个经常“当户织”的劳动妇女。在父亲年老、小弟年幼而不能去服兵役的情况下,她毅然决定冒着双重危险——兵凶战危和乔装可能被识破的危险,女扮男装去代父从军,这是一种英雄行为,可以看出木兰的舍己为人、勇敢且坚毅的优秀品质。“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傅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在如此紧张的情势下,木兰万里行军,到了苦寒的边塞,参加了长期的酷烈的战斗。她终于坚持过来,而且胜利归来了。胜利之后,“不愿尚书郎”,只愿“还故乡”,充满着劳动人民的骄傲,完全轻视封建时代很多人所寤寐以求而惟恐不得的东西——做官。回家以后,就像过去勇敢地换上男装一样,她也爽快地换上女装。“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表现出一个劳动人民的英雄人物表里如一、质朴谦逊的本色。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时代所赋予的教師的责任与使命。但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需要长期积累。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古文教学及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视,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加努力,也不断贡献自己的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张声有.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06).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是新时代语文学科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通过语言构建与运用的内涵挖掘、价值表现、积累提升等方面,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环节,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 语言建构与运用;小学语文;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35-0050-01  随着新一轮语文课程改
摘 要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且最基础的两个方面,而且阅读与写作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双方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不仅仅需要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更需要加强对学生潜能的开发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以读促写可以通过学生的阅读来提升阅读与写作能力,并且对于核心素养的构建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以读促写;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
摘 要 新课程改革后,有关教育部门实施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相关政策,小学生的学习时间也有所缩减。对此,为了达到与之前相同的最终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打造高效率的教学模式。小学语文课程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性课程,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方法,打造高效率的小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摘 要 信息时代的普及全面丰富了小学数学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数学内容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本文就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实践方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 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整合实践  中图分类号:R8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34-0010-01  信息时代的普及全面丰
摘 要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教会学生敢于担当,勇于承担责任,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任教三十多年来,在担任班主任工作中,我不断地尝试、探索,颇有感受。一些体会、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  关键词 班主任;爱心育人;以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8-0045-01  一
摘 要 高效课堂的构建,应以学生为本,其落脚点应当回归到学生本身,课堂应该以学生为立足点展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多样化教学活动、探究性学习模式及师生互动反馈等进行构建。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A,TU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7661(2019)35-0114-01  高效课堂构建是对于新课程改革的呼应,在传授语文知识技巧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综合
摘 要 对于学生小说单元的学习,教师应将理解与表达能力的训练有机地融入到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来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1)借助标画批注,促进学生感知、理解与欣赏能力的提高;(2)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在探究性学习中锻炼学生理解能力;(3)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想象补白,培养学生想象与表达能力。  关键词 小说阅读教学;标画批注;交流讨论;想象补白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
摘 要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人们用来交流和沟通生活的经历。实践证明,语言技能的习得必须从儿童开始。因此,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围绕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阐述,旨在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幼儿园;语言;表达;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6,标,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35-0034-01  著名的意大利儿童教育家玛利
摘 要 略读课文并不是老师教学活动的重点,教师通过略读课文中的导语部分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乐趣。“导”主要是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形成学习经验。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应当帮助学生从“导”中获取有效信息,帮助学生寻找文章重点,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自主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阅读教学;略读课文;导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7661(2019)35-0156
摘 要 对于中年级学段的学生来说,如何引导他们进行文本阅读,使其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徜徉于优美的语言情境之中呢?笔者认为,教师提问要巧、预设要精,同时,指导朗读要到位。  关键词 指导阅读;做好预设;朗读到位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35-0173-01  部编本所选择的文本都是文质兼美的,如何引导他们徜徉在字里行间,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