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制剂靶向性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药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bie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靶向给药系统(targeting dmg delivery system,TDDS)又称靶向制剂,是通过载体使药物选择性的浓集于病变部位的给药系统。病变部位常被称为靶部位,可以是靶组织、靶器官,也可以是靶细胞或细胞内的某靶点。靶向给药可以增加药物在靶部位的浓度、降低药物在非靶部位的浓发、延长药物在靶部位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给药后的疗效。药物制剂靶向系统需要建立一个能够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靶向性的评价体系,一方面可对制剂的靶向性有一个可视化的数据或图、表支持;另一方面可为制剂进行条件优化提供实验依据,因此为靶向性建立一个好的评价体系是在研究靶向制剂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靶向制剂的研制需要有可靠的评价标准来约束,这就刺激了各种评价标准的研究,建立好的评价标准,可以指导靶向制剂的研制,使其能够更好的满足临床的需要。本文就目前在药物靶向制剂领域应用比较广泛的靶向性评价方法进行综述。1体外评价方法在靶向药物的研究进程中,人们早就意识到,体外研究可以提供有关靶向药物制剂本身物理化学性质以及靶向传输动力学和靶向效率的重要信息。体外分析方法包括体外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复方鳖甲软肝片对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纤维化指标及疗效的影响。方法: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均接受化疗药TACE术,手术间隔时间为1个月,共行3次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预防急性重症胆管炎术后消化系统并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3例,治疗组术后预防性应用泮托拉唑40 mg,bid,对照组术后应用
为了探究模糊前端阶段创新设想产生的机理,建立了设计活动主体与计算机辅助创新环境共同作用的认知过程模型,分析了选择性注意在创新设想产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创新设想的产
磁敏感加权成像是利用不同组织间磁化率不同而产生图像对比的一项新技术.SWI在显示细小出血灶、肿瘤相关静脉结构、钙化等方面优于常规MR序列,是研究肿瘤内部结构的一种新的
本文主要阐述近年来对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影像学特点的研究进展.X线对于PsA的发病机理主要提供了骨质有利的依据,但是由于其成像的局限性,对软组织成像不敏感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颗粒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乙肝肝硬化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低盐饮食、保肝和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并观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CHF住院患者按住院号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予以强心
1临床资料患者,女,65岁,6年前开始每年秋冬季反复咳嗽、咳痰,每次咳嗽持续时间2~3个月。近日因着凉,出现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于2012年8月5日来本院中西医结合科就诊。体
文章通过对南京堂子街太平天国山水画的命名过程与研究脉络的考释,对现有命名方式的合理性提出了疑问,对堂子街四处山水画的地点进行了考证。在对“金陵图咏”进行脉络梳理的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对1例产后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颅内感染患者实施药学监护过程,探讨药师在临床发挥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积极参与该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围绕降颅压、抗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