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毕业生低入警率致因研究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ajdofai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转型的快速发展,人民公安面临的工作环境和职能使命均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变化,对公安队伍政治意识和职业素养的期盼日见提升。公安院校作为公安人才培养的主渠道,由于受政策和就业环境的影响,近年来毕业生入警率不高问题凸现,引起国家机关和警官院校的关注。笔者针对该问题,设计了调查问卷,以陕西警官职业学院为对象,围绕招警政策、教育体制、就业心态等问题展开调研,深度分析低入警率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公安院校 毕业生 低入警率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
  公安院校是公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代表时,强调指出要牢固树立“两个意识”,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全面加强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合格的公安队伍首先来自公安院校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但近年来,随着公安机构人才招聘纳入公务员考试体系,公安队伍来源拓宽,公安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凸现,入警率下降。从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对策研究中,可以看到入警率低是当前公安院校的主流趋势,各个地区的公安院校不断开展相关的分析研究,力图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针对这种情况,为进一步揭示低入警率的成因,本文以陕西警官职业学院为例,开展相关的调查研究,旨在剖析公安院校毕业生低入警率的原因,寻找相应的措施,以改善公安院校培养状况,服务公安队伍建设。
  一、公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公安院校是专业性极强的教育机构,定位于服务公安机关,在以往过程中为我国的公安机关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但是随着近年来国家政策的改革,以及人才招聘制度的变动,公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下降,省级公安专科院校毕业生尤为明显,所以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政策、改进教学、加强引导、强化技能等措施建议,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好学生就业工作。
  1.公安院校的办学定位与就业现状矛盾。
  公安院校设立之初的教育目标是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的公安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定位非常明确。由于公安院校教育目标性和针对性较强,使得教育内容相对单一,直接与公安事业相关,学生对于其他专业和行业的知识接触较少。以陕西警官职业学院为例,学院以应用型公安类院校为发展方向,围绕陕西法治工作队伍建设需要,立足为全省公安系統服务,培养政治合格、具备专业知识和实战能力,胜任基层公安工作的应用型、实战型人才。学院设立的专业大致包括: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司法警务、刑事执行、行政执行、法律事务,而这些专业在日常学习,把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学生很少有时间涉及和学习其他知识和内容[1]。因此,学生毕业后,受专业知识局限,就业范围和选择面较窄,一旦学生未选择专业对口的职业,很难在其他行业或者领域中取得较大的成就,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造成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浪费。从对陕西警官职业学院的毕业生群体中抽取的140名学生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有75.3%的学生对于目前就业状况不满意,而对自身目前职业满意和相对满意的群体占据19.9%,有4.8%的人群表示一般(图1)。
  2.公安院校毕业生知识结构与岗位需求脱节。
  经过多年建设发展,我国各行业人才需求逐渐趋于饱和,尤其是行政事业单位,人才需求量有限,但对于毕业生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所以每年公务员考试人数众多,有的岗位录取率达到1‰。由于公务员考试难度较大,竞争激烈,许多公安院校的毕业生竞争力有限,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专业,导致公安院校毕业生入警率越来越低。以陕西警官职业学院为例(图2),对毕业的140名各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情况中可以看到,毕业之后从事的职业与自身所学专业完全对口的学生只占4.6%,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占62.8%,从事的职业与自身所学专业不相关的群体占32.6%。许多公安院校毕业的优秀学生曾是学校中的佼佼者,专业素养和体能优秀,但是由于自身背景不好,或者难以通过公务员考试,或者毕业后就业困难,有的人去做保安或者传销,不仅是个人的遗憾,而且是社会的损失[2]。
  3.毕业政策调整不利于公安院校毕业生入警。
  现在全国大约有180万公安民警,每年自然减员空出的岗位编制约有3万个,而全国公安院校同年的应届毕业生总数有5万人,远远超过公安队伍离开的人数,公安机关除了招录公安院校的毕业生,还面向社会公开招录。由此可见,相对公安机关需求供过于求,即便是2012年公安院校毕业生就业入警方式改革以后,就业市场需求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以陕西省为例,目前全省有公安民警5.28万余人,每年需补充警力0.2万人左右,每年招考设置30%左右的公安专业职位,按照现行招录公务员开考比例1∶5的规定,即便是降至1∶3,每年至少有60%以上的公安院校毕业生无法进入公安机关就业。
  4.毕业生难就业、低入警导致院校教育效益下降。
  入警率低,使得公安院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再加上专业面不够宽泛,课程设置带有明显的公安特色,部分学生在毕业时都把公务员考试,特别是政法机关的公务员招考作为就业的重要出路,但由于职位有限,报考人数较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女生,由于政法机关严格限制男女比例,能够通过招考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女生为数不多,加大了公安院校女生的就业压力,从而使得公安教育的社会价值无从体现。受就业困难影响公安院校相关专业生源不可避免地减少、质量降低,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受到影响,从而制约了公安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公安院校毕业生低入警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近年来,公安院校毕业生入警率低的情况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部门开展了相关的调查和研究,本文以陕西警官职业学院毕业生为样本,调查分析如下:
  1.招警政策调整是入警率下降的宏观因素。
  在公安院校成立之初,主管部门对于公安院校的支持和关注力度较大,加之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采用的是毕业分配的就业制度,公安院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直接进入公安体系中工作,这种就业制度的存在使得公安院校的生源不断扩大,发展迅猛。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我国毕业分配制度已经淘汰,学生自主就业成了主要的就业形势,公安院校的毕业生在毕业之后,自主选择就业,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而近几年,随着国家体制的变革,招警政策产生了极大的变动,把警务人员的招聘纳入了公务员考试的范畴中,扩大了人才招聘范围[3]。招警政策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我国警务人才已经逐渐饱和,对于人才的需求量有限,这也是每年公务员考试中录取比例高达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原因所在。另一方面,我国公安部门的发展对于人才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同时打破了门槛的限制,各个专业的优秀人才都可以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安体系中,这加剧了竞争的激烈性,公安院校毕业生的优势不复存在,许多公安院校的毕业生入警难度加大。   通过对陕西警官职业学院140名毕业生进行调查分析可以看到,对于陕西警官职业学院的学生来说,与他们专业完全对口的专业几乎都是属于公安体系的,而我国当前公安体系的人员招聘已经归属于公务考试的范畴中,这就使得与他们专业完全对口的职业,竞争非常激烈,公务员考核难度较大,这就使得他们中许多人放弃了自身的专业,选择其他行业。
  2.公安院校的办学定位是影响入警的客观因素。
  对我国公安院校来说,在设立之初的办学定位就是培养公安人才,但是在自身探索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综合院校的影响,办学思维出现了偏差,影响学生就业。一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以书本知识传授为主,忽视公安工作的实战需求,实践教学发展不完善,这就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二是相关专业的知识和内容涉及较少,学生的知识结构过于狭窄,难以实现全面发展和提高。三是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规划和设计,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4]。对于公安院校本身来说,在公安人才的培养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学生的专业素质较高,一旦进入公安机构,可以很快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然而,公安院校忽视自身优势,被公务员考试和国家招警制度限制了前进的步伐,同招警单位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与招警单位之间的沟通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浪费,同时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入警率。总体来说,公安院校在招聘学生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对于文化素质的要求相对宽松,这就使得公安院校的毕业生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他们通过公务员考试的比例较低,相应的入警率低。
  3.公安院校一些毕业生就业心态是影响入警的主观因素。
  当前我国人才招聘机制不断健全,各行各业在人才招聘过程中都采用择优录取的原则,选拔人才,进而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在自由择业的社会环境中,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受自身心态的影响比较严重,不少毕业生都希望到经济发展状况良好的大城市就业,不愿意到偏远的贫困山区工作;希望从事管理岗位,不愿意从事基层的工作;选择高薪岗位的多,选择低薪岗位的少;同时,选择稳定岗位的众多,选择艰苦创业的少。对于公安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公安行业的职位是比较稳定的岗位,属于公务员行列,是比較理想的行业,但是进入公安行业必须经过公务员考试,竞争的激烈性使得很多毕业生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对于许多公安院校毕业生来说,警察是非常辛苦的一份职业,需要经常深入基层,需要面临许多突发状况,而且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危险,工作环境恶劣,加班更是常态,一些学生对于入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所以,公安院校一些毕业生就业心态的偏差,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差,不愿意吃苦耐劳,毕业生学的是公安专业,但不能入行,直接导致入警率低情况的出现[5]。
  三、公安院校毕业生低入警率的应对策略
  公安院校的毕业生在经过专业教育培训之后,自身素质和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他们在入警后可以及时进入工作状态,这是那些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安体系的其他专业学生难以企及的。针对入警率低的现状,结合调查了解的情况,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完善招警政策,为公安院校毕业生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国家的长治久安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国家和社会对于警务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更需要警务人才的支持和帮助。通过不断完善招警政策,为公安院校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进而提高公安院校毕业生的入警率,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6]。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招聘和用人机制,不能被公务员考试所限制和制约,可以制订一套属于自身行业的人才招聘模式。以陕西警官职业学院为例,陕西当地的公安机构可以针对陕西警官职业学院组织单独的人才招聘考试,选拔那些优秀的专业人才直接进入公安体系,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公安院校毕业生的入警率,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人才资源,提升公安机构的整体素质。其次,可以针对某些特殊性质或者保密性较强的职位,与公安院校建立定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实行订单式的人才培养。例如,陕西警官职业学院可以与当地公安机关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针对技侦、反恐等岗位制订人才的定向培训机制,从高考学生中直接明确专业的培养方向,在学生毕业之后,通过相关考核,以“绿色通道”等方式直接录用。
  2.优化教育体制,促进公安院校毕业生知识能力全面发展。
  对于公安机构来说,他们对于人才的要求更严格,需要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资源,公安院校由于自身教育问题,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公安机构的发展需要,使得他们不得不向全社会公开招聘人才。所以,要提升公安院校毕业生的入警率,必须从公安院校自身教育入手,公安院校培养的毕业生素质和能力过硬一定会在入警考试中占据有利地位[7]。一方面,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根据公安机构人才的需要制订和规划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方案,使得人才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以陕西警官职业学院为例,应充分分析当地警务机构对于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对人才的要求和标准,根据调查分析结果进行专业设置,安排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公安机构在招聘人才过程中不仅考察应聘者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而且对于应聘者的体能要求较高。这就要求公安院校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注重学生体能和警务技能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此外,公安院校需要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其他专业的知识,提高他们公务员考试的通过率,进而提高毕业生的入警率。
  3.加强就业引导,帮助公安院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学生自身就业观念和就业态度直接影响职业的选择和判断。部分毕业生片面认为公安工作的危险性高、工作条件辛苦,不愿意从事这样的工作,从而放弃自己的专业和信仰,转向其他行业。应加强学生的就业引导,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例如陕西警官职业学院需要及时调整自身的教育规划,把就业创业教育纳入日常教育过程中,提升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尤其对那些即将毕业的学生,要加强信仰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此外,陕西警官职业学院需要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中心,为毕业生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和帮助,院校要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平台,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就业信息,帮助他们正确选择和认识自己的职业。同时,公安院校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为,公安行业是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的,只有健康的思想认知,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和群众,才能符合公安行业的用人需求,提升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8]。   4.开展针对性补训,提升公安院校毕业生招考入警的专业技能。
  坚持突出专业、贴近实战,加强教师、教材和课程建设,完善“教、学、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校局合作、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实验、实训、实习和实战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警务实战能力,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同時,要开展针对性补训,降低公安招考入警的专业技能,为公安院校的学生提供公务员考试方面的教育培训,提升入警考试的成功率。公安院校的毕业生是我国重要的公安后备人才,自身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较强,一旦进入公安体系,就可以尽快适应工作。
  由于社会、院校和个人等方面的原因,公安院校毕业生的入警率较低,客观上造成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不利于公安体系和公安院校持续健康发展。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和矛盾,不断完善我国公安体系的人才招聘制度,提升公安院校的教育质量,帮助公安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就业观念,提高公安院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有助于提升公安院校毕业生的入警率,完善公安院校体系的发展,提高人才利用效率,为国家公安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帮助。
  参考文献:
  [1]陶晓芳.论当前公安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J].教育现代化,2017,4(37):327-329.
  [2]齐晓亮,刘学涛.公安教育改革与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以陕西省公安院校为视角[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7,31(01):124-128.
  [3]刘翔,刘磊.公安院校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分析[J].沈阳干部学刊,2015,17(03):51-52.
  [4]王会鹏.新形势下公安院校毕业生入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对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思考[J].辽宁警专学报,2015,17(03):47-51.
  [5]中央编办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公安部 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公务员局. 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N]. 人民公安报,2016-01-25(002).
  [6]陈明勇,陈明珍.新形势下促进公安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4(05):9-12.
  [7]张国良.基于公安院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分析的就业措施[J].公安教育,2013(06):72-74.
  [8]公安部政治部召开公安院校毕业生就业入警工作协调部署会[J].公安教育,2012(01):2.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从核心素养的内涵出发,首先对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的内涵做具体的分析,然后针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教学中面临的具体问题,提出教学改革方面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 教学改革  引言  21世纪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在此过程中,核心素养这一理念从国外逐渐渗透到我国新课程改革进程中。核心素养应结合各学科的特点,提出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其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为:政治
摘 要: 蘩漪是戏剧《雷雨》的灵魂人物,是一个有着“最雷雨”(曹禺语)性格的女性,也是一个最令人怜悯的女人。她在《雷雨》中最富有雷雨般激烈的情感与精神。她“爱起来像一团火那样热烈,恨起来也会像团火”,把人“烧毁”。可她同时拥有许多矛盾又极端的行为,本文从多个方面深入解读蘩漪的真实性格,还原一个最真的烈火蘩漪。  关键词: 《雷雨》 蘩漪 人物形象 烈火性格  周朴园看蘩漪是个病态的不正常的人;周萍
摘 要: 怎样做到开卷有益?首先要明确读书目的,把个人的读书追求与国家民族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才有源源不竭的动力,其次要选对自己专业发展和品德修养有益的书籍,再次要采用科学的适合的读书方法,确保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读书 目的 选书 方法  《渑水燕谈录》记录了这样一则故事:宋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意思是说,打开书本阅读,总有益处。
摘 要: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阶段与其他教育阶段在教育目标和管理方法上都有很大区别。高等院校辅导员和班主任除了注重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外,也愈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前,在传统教育管理的影响下,“中等生”的管理被忽视,导致位于“中间地带”的中等生在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暴露出来。本文通过对“中等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中等生教育管理的有效策略,为从事辅导员与班主任工作的教师提供借
摘 要: 大学生青春健康教育关系到学生人格素质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青春健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向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教育对象、教育环境等向度对青春健康教育进行分析,并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归属,提出加强大学生青春健康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青春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向度  一、青春健康教育进行思政教育向度研究的意义  大学生的青春健康是健康素质的重
摘 要: 鲁迅的作品在一线教学实践中往往教师教难、学生难学,自语文素养观念提出后,利用鲁迅作品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更是一道难题。本文立足于比较统编版与人教版两个版本中相同鲁迅文本的不同之处,在不同中对比差异,寻找教学切入点,进而找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 统编版 人教版 语文核心素养 鲁迅作品  统编版指“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是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于2016
摘 要: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尊重、把握学生成长规律,着力构建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格局,探索并形成“三进一融”育人模式。本文從内涵、意义和路径成效等方面展开阐述,为落实三全育人工作要求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三全育人” 高职 “三进一融”  一、“三进一融”育人模式的提出
摘 要: 本文从归化异化视角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书英译的本质,并指出非遗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措施。在“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使地方特色文化走出去,指出非遗英译应遵循两种翻译方法——闡释性翻译和框架性翻译。  关键词: 非遗 英译 归化异化  一、引言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非遗外宣的英译成为我们向世界展示民族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衢州市一直坚持“四省
摘 要: 短篇小说《丈夫》是沈从文三十年代创作的乡土叙事典型作品,本文拟借助基督教关于“罪”的观念和叙述,重新阐释文本中人物之间相互交错的关系,并以此发微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探寻人物行动的思想来源。  关键词: 基督教 罪 丈夫 人物关系  一、观念的发生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与西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早期的现代作家几乎都有过海外学习的经历,他们深受西方思想的影响,熟谙域外的文学作品,有机地与
摘 要: 通过对0—3岁婴幼儿早教机构发展现状的调查,发现早教机构重视自身发展,从环境创设到师资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以促进0—3岁婴幼儿发展为出发点,环境创设能满足教育需要;注重师资质量;课程设置以促进婴幼儿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能意识到指导家长工作的价值。但是也存在一些急需完善的问题,比如课程设置的适宜性不足,指导家长工作能力不足,教育主管部门对早教机构的监管不到位等。早教机构本身需要不断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