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物类实验室实验安全现状探究

来源 :实验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cheng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室安全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层面的关注,该文从人为因素和管理因素两方面分析了我国高校生物实验室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人为因素包括人为管理问题、人力支撑不足和使用者错误操作等;管理因素主要从仪器管理方案准备不足、实验室管理制度化形式化、专业实验人员技术储备缺乏等进行总结.结合实际情况总结了解决思路: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和落实安全责任,探索特色管理体制;创建新型公共共享平台;进行三级联动建设落实专业实验室的安全;重视虚拟仿真在安全教育中的运用.
其他文献
在消防燃烧学课程建设过程中,对标“金课”“两性一度”的标准,对实验教学环节进行了改革.通过引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融入思政内容、树立安全观念等措施,提升课程实验的高阶性;通过对实验内容、实验手段和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升课程实验的创新性;通过改革课程考核方法、丰富教师角色,提升课程实验的挑战度.为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的创新型消防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该文充分肯定了线上课程通过“雨课堂”教学方式完成工程训练课程的部分教学内容所取得的成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由于“雨课堂”无法提供学生现场参观、实物辨认、动手操作等实践环节,而造成学生产生的诸多“疑问”;详细介绍了在学生返校后,针对学生“雨课堂”的“疑问”,采用PBL教学模式进行后续教学,解决工程训练“雨课堂”未实现的实践教学环节问题,并以小锤制作和钢板焊接为例进行了阐述.
试验教学是高校专业课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试验教学水平,是当前高等院校教学改革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该文针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的船模阻力试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实验内容、实验模式和实验管理机制3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导向,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实施结果表明,既丰富了实验内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改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分析了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的实际情况,以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通过校企合作,对电子设计竞赛训练模式开展研究和进行改革,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实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开展赛前指导工作,有助于提升参赛学生电路设计开发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为竞赛服务.
针对四川大学2016届医学类本科毕业生,基于分层线性模型开展了一项关于本科生科研训练对学生能力培养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系统性研究.通过提取若干有效影响因素,重点分析了本科生科研参与情况对其科研训练培养能力效果的影响情况.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前国内相关研究的不足,有助于为参与本科生科研训练的老师和学生提供适当的决策参考,是在医学实践教育领域改进本科生科研训练效果的一次全新尝试和有益探索.
该文创造性地在建筑材料实验中引入扫描电镜微观结构试验,并依据专业性及所需时间的不同,设置了基础型、验证型与探究型相结合的多层次微观结构试验模式,以满足拥有时间、兴趣、想法和能力不同的学生参与不同深度的微观结构试验.实践证明,多层次微观结构试验完善了建筑材料实验课程体系,提升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而增强了课程有效性;通过将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相结合,促进了学生对建筑材料性能的全面理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科研能力;同时有利于大型科研仪器在本科教学中的运用,提升了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益与实验室管理水平.
高校校园电视站是重要的的宣传职能部门和传媒专业实践平台,但在发展中过程面临着如节目质量不高、制作人员创新意识欠缺等问题.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以审美教育为研究导向,从实践教学平台的角色功能、美育导向下的培养定位、业务素质竞争力塑造等角度出发,对如何借助这一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出更具竞争力的传媒专业化人才,提出有效策略与路径.
该文提出了一种对设备要求低、操作简单以及成本低廉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不同粒径分布的碳基SnO2微纳米球的新方法.该方法制备的碳基SnO2微纳米球球形度好、表面光洁度高、粒径分布广,粒径在20 nm~3.3μm范围内连续分布.制备的碳基SnO2微纳米球在扫描电镜观察中具有在真空和电子束轰击下稳定、导电性良好、二次电子产出率高以及粒径分布广等优点,适用于扫描电镜2~50k倍率下图像分辨率、像散以及成像质量等多项图像性能指标的校准.
理论与实验、专业与学科前沿相结合是目前化工教学的一大趋势.该研究以氧化镍(NiO)/氧化锌(ZnO)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探索了气敏材料的制备、气敏元件的组装和气敏性能的测试分析.在气敏测试过程中,考察了温度、目标气体乙醇浓度对气敏性能的影响.实验难度适中,贴近科学前沿,可以让学生体验一个综合性的实验过程.且此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ZnO在不同环境中的电学性质的变化,可使学生切实地了解材料的特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青年实验技术人员的成长、发展和稳定是加强实践教学,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科研服务水平,推进学科建设的重要保障.西南石油大学在深入分析青年实验技术人员成长发展过程中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双一流”高校的建设要求,以强化岗位意识为核心,从明确岗位职责、优化评审评价标准、加强培养培训等方面着手,逐步形成了一套分层递进的培养激励机制,打造了一支爱岗敬业、业务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青年实验技术队伍,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做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