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与改革措施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an1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高校体育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经过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受传统体育教学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学仍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主要对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探究了一些改革的措施,希望能对今后的体育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现状;改革措施
  前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目前正在全国各个高校轰轰烈烈地开展。传统体育教学弊端重重,要深入改革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在课堂教学上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运用正确的方式评价学生。这样既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又能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体育教学改革才能切实可行收到良好的效果。当然,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全体学生的体质,同时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张扬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自觉强身健体的习惯。不过在考虑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状况,体育基础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年来,在教育部和国家体育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各个高校都在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改革体育教学课程,探究新的教学方式,但目前高校的体育教学与素质教学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入。
  一、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现状分析
  1.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没有终身体育的意识。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大学生要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有强健的体魄、敢于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顽强的意志。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强健的身体素质是当代大学生能立足社会的根本。因此,高校体育院校培养的学生必须要有终身体育意识,才不会被现代社会淘汰。但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主要教学生掌握一些体育技能和技巧,以应付考试为主,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以致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就不再从事体育活动,整天忙于工作或懒于运动,许多人才在事业发展正辉煌的时候便一病不起,人生价值还没有完全实现就撒手人寰,留下无尽的遗憾,给社会和家庭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2.教学模式陈旧落后严重制約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学过程是教学模式的具体化、实际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引导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目前我国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普遍是以老师为主体,在课堂上教师给学生讲解做示范动作,学生完全被动地接收知识,教学内容完全是灌输给学生的,而不是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给学生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基本技术和技能,学生完全没有自主学习的自由。这种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严重特约了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同时还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3.大学课程设置单一,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现阶段,高校体育课程主要包括基础课、选修课、选项课及保健课等几种课程。课程设置注重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培养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满足大学生对体育的需求。体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常常省去了体育人文学的教学以及与体育运动息息相关的人体科学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因此,体育教学过分注重与运动项目相关的知识、技能及技术的传授,没有较强的针对性,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长远发展,以致学的知识过多,重点不突出,学生无所适从兴趣索然,不能受益终身,自觉主动地去学习。
  4.对学生的现状认识不够,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当前国家教育部和体育局都要求大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新课程教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彻底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体育教学应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新的教学要求,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摆脱传统体育教学理论的束缚。教师在理论教学和运动教学中都应做到以下几点:(1)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2)分层教学因材施教。(3)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主导。(4)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措施分析
  1.探索新型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要构建新型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就要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研究和改革。体育教学的全过程都要进行重新思考,重新优化组合,组织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要符合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要符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要充分实现新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将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理念贯穿到教学过程的始终,并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和改革。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对体育教学班进行重新组合,让不同基础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选择不同的班,让他们乐于学习,学有所长学有所获。
  2.把“健康第一”和“学生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高校体育教育要坚定不移地把“健康第一”作为主要的指导思想。也就是说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健康的体质。体育教学重在增强学生的体质,让学生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坚持体育运动。体育教学不能总是以竞技为主,让学生只学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技巧,而应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一些体育健身方面的科学知识,并教会他们如何在实践过程中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做到理念联系实际,活学活用,为实现自身体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
  3.改革课程设置,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目前有些大学体育的课程设置大体和中学体育教学差不多,课程设置比较单一,有些教学内容重复出现。高校体育教学应适应当前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改革课程设置,丰富高校体育课程。将体育项目的难度和技术要求降低,让学生乐学爱学,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上体验较多的成功感,提高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另外高校应继续加强对传统体育竞技项目如:排球、篮球、足球、游泳、田径等的教学,同时健美操、羽毛球、网球、体育舞蹈、武术等体育项目也可设置为大学体育的选修课程,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及课外生活。,增强增强学生的健身技能。
  4.“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体育教学。新时代的高校体育教学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把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的主体。无论是开展教学活动还是进行教学设计都应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传统体育教学要求以社会本位为教学目标,将学生培养成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人,忽视学生的个人兴趣和需求。“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观要求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发展。
  三、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1.教师是新课程的实施者,加强对老师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2.学校应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加强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等硬件的建设。为体育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3.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编班,分层教学。4.增加拓展训练项目,加强对学生意志力、自信心、交际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当前我国体育教学的现状,深入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且要从教学模式、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各方面进行全面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落后的高校体育教学现状,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培养出新型的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学生。(作者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龚正伟.体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叶清华,王爱华.素质教育理念与高校体育网络课程改革[J].体育学刊2001
  [3]吴长稳,于奎龙.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定位[J].中国成人教育,2007
  [4]胡俭云等.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和课程改革思路[J].安徽体育科技,2009
  [5]唐健,刘强辉.大学体育理论与方法教程[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6]程慎玲,梁久学.现代体育与健康[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企业的管理工作也正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更加的开放和多元化,与此同时,人力资源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企业管理资源,也正在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一个拥有优秀
做老师几年来,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关于农民工的孩子了.在上海,几乎所有的孩子,哪怕原采是农业户口的,现在都农转非了.所以,在班里,农民工的孩子基本上就简称“外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核心竞争力逐渐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性因素,但核心竞争力构建具有复杂性与系统性特征,具体实践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所以如何有效构建核心竞争力
笔者考察过许多日本大中小企业,深感日本企业群体的技术结构犹如“金字塔”,成千上万家各怀一技之长的优秀中小制造企业构成“日本制造”金字塔的基础.很多只有十几个乃至上
期刊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房屋建筑技术获得了迅猛发展,这就使得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掌控也越来越严格.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是房屋建筑施工中
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梯的使用量越来越大,乘梯人数也在急剧增加,在这个过程中乘梯的安全性也得到了人们高度的关注.其中制动器失效就是人们十分头疼的问题.因此,
在核电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所呈现具有规模大、周期长、结构复杂,跨界面多,关注度高,已确定其安全管理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核电工程的高风险活动,这在安全管理体系创建的主
化学工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因为化工业的逐渐进步,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事故的概率也在提升,因此在化工作业环节的安全性较为重要,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化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