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正易心法》及陈抟注的易学观

来源 :宗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hua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侧重分析了陈抟之《正易心法注》的易学思想。作者认为,《正易心法注》反对以文字言辞来肢解易理,强调以"心法"体悟卦象,体现了一种否定形态的思维定势,其"无于周孔言语下拘变"的解经态度并不蕴涵着对坟典及经典注解的诋毁之意;《正易心法》和注互为经纬,建构了以"无"为本,以乾坤一元之理涵摄阴阳和天地的易学体和同时,《正易心法注》还从易数的向度对由"无"入"有"(大易-太极)的宇宙衍生模式进行逻辑地推阐。
其他文献
《混元圣纪》与《太上老君实录》定阳子本文通过对《混元圣纪》和《太上老君实录》两部道书中序文、内容的对勘,指出二者基本相同,并对《太上老君实录》于何时被删后,书为《混元圣纪》,作了分析。作者定阳子,原名石衍丰,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副教授。《混元圣纪》全...
理县蒲溪乡羌族原始宗教调查钱安靖羌族无文字。羌族释比作法唱经全由师徒口传心记。按所做法事性质的不同,唱经分为上中下三坛。上坛法事为神事,中坛法事为人事,下坛法事为鬼事。本文介绍四川理县蒲溪乡大蒲溪寨老释比王真元部分上下坛经。作者钱安靖,1927年生,...
羌族宗教经典《刷勒日》浅析徐君《刷勒日》是羌族宗教的一部重要经典,学界对其尚缺乏研究。作者运用民族学、宗教学的研究方法,对《刷勒日》的主要内容及所反映的羌族宗教观念,作了初步的分析研究。作者徐君,四川大学历史系讲师,在职博士研究生。羌族是只有语言、没...
《青华秘文》“心”论浅析张钦《青华秘文》是金丹派南宗的代表作。文中关于“心”的论述详尽地阐明了南宗修性的基本理念与方法,尤其将“心”作为性与命的基础,即心理与生理的契合点,深刻地揭示出内丹修炼的实质是修心。“心”在《青华秘文》中有两层意蕴,即生理的心...
也谈知礼论天台宗的“即”陈坚宋代初年的佛教天台宗著名学者知礼通过对大乘佛教概念“即”的再诠释,使这个原来意义相对狭窄的宗教概念大大扩张,从隐性教义提升到显性教义,从而成为说明佛教宇宙本体特性的重要佛学概念。同时,知礼在解释这个概念时,还进一步探讨了“...
律法与信仰———试论新、旧约宗教观念的演变王学成本文主要从律法和信仰两个方面出发,通过对新、旧约圣经进行思想分析,阐述了新、旧约中所反映的宗教观念的演变。作者指出,以色列宗教经历了一个神权政治宗教、先知的伦理宗教、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发展过程。文章在对律...
宗教信仰的个体化历程初探尹志华本文考察了宗教信仰从群体性向个体化转变的历程,指出:在原始社会,宗教信仰完全表现为一种集体行为;进入阶级社会后,由于社会本身的分化和人类精神领域的分化,宗教不再是人类的整体文化,这就为宗教信仰的个体化提供了条件。然而在中...
宗教哲理对“希望”的解释(香港)王煜香港中文大学宗教系与美国联合神学院联合主办“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对希望的诠释”国际研讨会,这主题并非不切实际。因为现实世界的苦难驱策世人寄望将来。往昔我读的中学属浸信会,每届前三班以信望爱命名。“信”纯属宗教,“爱”流...
本文论述了顾欢生平及其儒道思想,对《夷夏论》的主要内容作了分析介绍,并描述了佛与儒道"夷夏"论争的来龙去脉。
本文讨论"道"的涵义和升华等问题,并分之为演化道与创造道、实证道与规范道、入世道与出世道。基于新儒家主张,把"无极而太极"作为"道"的理论起点,认为全真道和佛教的出世道可升华为大乘入世道,"儒释道实殊途而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