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6年南京市接受抗病毒治疗老年HIV感染者/AIDS患者流行病学特征

来源 :职业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hy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2005—2016年南京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生存情况,并探索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2005—2016年南京市≥50岁及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的数据进行生存分析,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的368例研究对象开始抗病毒治疗时的年龄中位数为54(IQR:52~60)岁,从确诊HIV抗体阳性到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时间中位数为2(IQR:1—6)月,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205(IQR:66.5~312)个/μl,以男性、已婚或同居、体质指数(BMI)(18.5~23.9)kg/m~2组、同性传播、WHO临床Ⅰ期及初始治疗方案以替诺福韦(Tenofovis disoproxil fumarate,TDF)+拉米夫定(Lamivdine,3TC)+依非韦仑(Efavirenz,EFV)/奈韦拉平(Nevirapine,NVP)为主。随访期间因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26例,病死率为3.04/100人年(25.48/838.38)。第1、2、3、4和11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5.67%、91.73%、90.36%、89.21%和89.2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开始抗病毒治疗时≥70岁年龄组(HR=6.28,95%CI:2.23~17.7),治疗前3个月有2个及以上艾滋病相关疾病(HR=8.12,95%CI:3.06~21.51)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初始治疗方案采用TDF+3TC+EFV/NVP(HR=0.35,95%CI:0.15~0.79)是老年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结论南京市老年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累积生存率较高,治疗效果显著,开始治疗时年龄≥70岁及治疗前3个月出现较多艾滋病相关疾病的患者死亡风险较高。
其他文献
从不同的教育经典论著中我们发现,"练习"一词在不同的时代或不同的教育家口中有不同的语境:有的称之为"练习"、有的称之为"作业"、有的称之为"活动",体现了不同的思想背景—
审计成果是审计人员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和审计程序,进行独立审计监督时所取得的工作成果,并通过审计报告以予展现。根据审计报告中披露的问题,审计机关依法作出审计决
支持向量机是一种针对分类和回归问题的统计学习理论,是一类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原则的新型机器学习算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用内积函数定义的非线性变换将输入空问变换到一个
矿床位于马兰峪复背斜核部即冀东中部侵入岩带西段,钼矿化主要发育在太古宙变质岩、角砾岩及中生代二长花岗岩内,矿脉呈细脉状、浸染状产出,目前初步控制的远景储量有望达到大型
自槽控机问世以来,电解铝行业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得到了较好的电解工艺控制效果,经济效益显著,但在实践应用中,安全方面的问题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目前槽控系统在铝电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