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在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zhang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潜意识学习在动画创作中的优越性亟待我们开发利用,同时这也必然是动画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本文以自身进行动画创作的过程为例,探讨如何将潜意识应用于动画场景创作中去。
  关键词:潜意识理论;动画场景;创作
  潜意识的研究弗洛伊德并非第一人。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其实是潜意识的雏形。18世纪赫尔巴特提出意识阈的概念,认为意识并不是全部心理生活,在意识阈限以下称为无意识活动。叔本华把无意识视为一种冲动、本能、奋进和渴望。早期对于潜意识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是否有潜意识的存在?如果有,它是如何运作的,如何进行研究?
  1 潜意识的构图阶段——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充分认识到无意识及其动力作用的重要性,并对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弗洛伊德认为意识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所谓前意识,是指能够进入意识中的经验;潜意识是指根本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它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特别是性欲望。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扮演着“稽查者”的角色,严密防守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闯入意识中;潜意识始終在积极活动着,当“稽查者”放松警惕时,就通过伪装伺机渗入意识中。[1]而且,他认为潜意识的心理虽然不为人们所察觉,但却支配着人的一生。
  2 潜意识的上色阶段——荣格的潜意识理论
  荣格,瑞士精神病学家,反对弗洛伊德以性欲来解释一切人类行为的做法,将心灵分为意识、个人潜意识、集体潜意识三部分。个人潜意识相当于弗洛伊德使用的潜意识概念。在荣格看来,个人潜意识是相对的,其内容是能够被认识的,个人潜意识内容是产生梦的一个重要来源。在个人潜意识中,一组组内容会簇拥在一起,形成簇群或簇丛,荣格称为情结,通过词的联想测验法可以认识到情结的存在。弗洛伊德认为情结起源于早年生活中的创伤性经历,对于一些个人情结而言确实如此。但荣格认为还有一些情结的起源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这些原因就根植于集体潜意识中。
  3 潜意识的刻画阶段——笔者对潜意识理论的理解
  现在潜意识的研究重点是潜意识与意识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的探讨。试想如果无意识的估算功能停止,那么世界看起来就会像一团混乱的像素和颜色,而不是结合成有意义的三度空间影像。[2]
  可是,如果你仅仅以为潜意识的角色只是具有低阶功能,如知觉、语言理解等功能的话,那就太低估无意识处理的角色了。笔者认为,意识只是我们能够察觉到的海上冰山一角,海底下的万尺冰山却是我们无论努力尝试多久,都无法觉察到的意识以外的机制。但我们能够有意识地利用潜意识的运作来帮我们完成一些既定的目标和复杂的心理历程。现在以笔者对于潜意识的浅显的理解在动画创作的实践过程中来做一些应用。
  4 潜意识的创作阶段——潜意识理论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
  作为系统中有意识学习的对立物,潜意识学习不像有意识学习那样主要依赖于理性的运作,去思考,去分析。它依靠的是想象的力量,或者说,一种直观的理解力,让各种精神力量浑然一体,在学习者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对某种视觉表象作出整体性而理性的把握。[3]
  4.1 作品的重复浏览——无意识内隐学习
  这里笔者所用的是“重复浏览”,这要与刻意的有意识记忆区分开来。科学家研究发现,不论在任何时刻,我们的5种感官都接收到1100万个以上的信息。据估计,意识每秒钟可以处理40个信息。试想,1秒钟内我们接受1100万个信息,但意识却只能处理40个,那其他1099万多个信息怎么办?如果造物者为我们设计了这么敏感的感官系统,却只有极少数的感官信息被利用,不是很浪费吗?所幸在意识外,我们的确有利用到大量的信息。①
  在这里所说的知识的掌握并不是外显学习,即刻意学习和记忆,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内隐的学习。那么,在动画创作前的准备阶段,笔者可以尝试对日本宫崎骏导演的大量动画素材进行积累,但完全不需都用意识来完成,运用潜意识这种内隐学习的方法是一种不错的尝试。它可能比有意识的学习效果会更好和更快。事实证明,运用无意识的学习效果在量上有很大的突破。
  4.2 创作的查找训练——无意识过滤器
  正如上面所述,我们的感官知觉可在1秒钟内侦测到1100万个信息。当我们在创作时,就是在大脑内的长时记忆中提取之前积累素材的阶段。那么,什么样的素材才是有用的呢?这里我们就可以运用到无意识。其实人们具有的无意识过滤器能够审查传入感官知觉的信息,并且决定哪些可以进入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控制过滤器的“设定”。首先我们需要快速地在脑内形成相关表象,然后在表象中通过旋转、缩放找到所需要的原型。现在以笔者创作的动画场景《穷人与富人》为例,来剖析无意识过滤在动画创作中的运作情况。
  场景的文字描述如下:有一次,上帝来到凡间,想和凡人打交道,他来到一个地方发现有两户人家住的房子,一栋大而漂亮,另一栋小而破旧,大的属于财主,小的属于穷人。根据描述,可以找到文字描述的场景特点——大而漂亮、小而破旧的两栋房子。那么无意识过滤器就会将信息送入意识层,这样就能找到与文字对应的图片。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设定了关键词,即“大而漂亮,小而破旧”,所以在浏览过程中,当遇到设定的关键词时,意识往往没有觉察到,但潜意识就会立马发信息给意识层面,这样我们就能在大量的信息中迅速找到相关图片。在动画创作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训练我们潜意识的这个能力,加快我们的创作反应速度,进而提高效率。
  4.3 对作品作出预测——无意识解读器
  动画创作过程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形象外化出来的过程。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有一个预见性的解读,预知笔者创作的图片效果。在这个创作过程中,人们的无意识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无意识的解读是有一个训练过程的,这需要你在动画创作上有一定的积累和经验的总结,这样才能灵活自如地运用无意识来解读。
  5 结语
  动画创作绘制过程会经历三种形式的图像过程,一个是外在的素材图像(包括影片素材、生活素材等),第二个是人脑中已存储于长时记忆中的图像,最后一个是绘制出来的文本图像。学习者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如何将外在的素材图像输入人脑中存储于长时记忆,以及如何将人脑中的图像提取出来外显于文本上。此处的关键就在于人脑中的图像输入与提取,这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从理论上讲,图像训练能够使成绩变得更好,这是因为图像训练能够刺激神经通路,使其兴奋,帮助训练者理解并建立完善的思维。这清楚地表明头脑内部的图像(表象)操作与真实的肌肉运动在产生神经冲动的效应上具有同一性。因此,我们可以将内部的图像操作外化于真实的肌肉运动(如奔跑)和外显的文本上,通过兴奋中心与运动相连的神经通路被反复强化,使得表象反复操作,最终形成稳定的动力定型。
  注释:①有关科学家如何测量意识与感官系统的处理能力,参阅Norretranders(1998)的详细讨论。
  参考文献:
  [1] 车文博.弗洛伊德文集③——性学三论与论潜意识[M].长春出版社,2004:351.
  [2] 赫尔曼·施密茨.新现象学[M].庞学铨,李张林,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35.
  [3] 杨军.第二语言潜意识学习研究初探[J].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作者简介:唐云(1988—),女,湖南常德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教育,非遗传承保护。
其他文献
宝宝,请妈妈分别扫一扫下图中的二维码,听一听谜语并猜一猜谜底,将最下方正确的谜底剪下来,贴在对应的谜语二维码上吧!
为适应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要求,故县水电厂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基础自动化进行了更新改造.本文介绍了故县水电厂基础自动化在改造前后的情况及在改造中基础自动化元件的选型
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主要用于测试摩擦副材料在高温工况下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LabVIEW软件,通过调用动态链接库驱动数据采集卡,设计开发了用于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的虚拟仪器测试系统.测试系统包括摩擦力、温度、载荷、转速等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图形显示及生成实验报告等功能.在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利用该测试系统测量并记录摩擦系数,观察所采集的数据以及多次重复性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具有较高
幸福感和社会经济地位相结合能够探讨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探讨人们是更加注重经济地位还是社会人际关系,同时也关系到经济的发展是只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还是
宝宝,請妈妈扫一扫二维码,了解“望梅止渴”的故事,根据故事情节给下面三幅图排序,并将正确的数字序号标在小旗子里。  加点料  1.爸爸妈妈可以选择有典故的成语,给宝宝进行成语学习的启蒙,宝宝会更感兴趣哦!  2.吃完晚饭后,爸爸妈妈鼓励宝宝一起,每人讲一个成语故事。
近期,以“我是幼儿园教师”为主题的学前教育宣传月刚落下帷幕,不知不觉间却迎来了幼师们的离职高潮。园务管理者们唉声叹气,埋怨“好的走了……”“一代不如一代”,可十分不
“扶贫”这两个字相信对于我们来说都不陌生。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开始,走过了多年的漫漫长路,经过不断的适应、实践和改变,扶贫政策是如何一点点地影响
宝宝,小实验就要开始了,睁大眼睛,看看吧!纸会不会被切断呢?
现阶段,建筑工程行业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撑产业,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仅会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同时还会关系到人们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因此,要
木材具有优良的物理、力学及美学特征,设计者要在正确掌握木材材性的基础上,结合合理的设计和正确的加工技术充分发挥木材优良的材质特性,从而确保木家具制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