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艾酒

来源 :江南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ther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听落叶的声音
  于是  有的人把诗歌
  写得像一个哺乳的女人
  红润的日子里  有成群的
  蜜蜂围着甜蜜的梦
  乳香里带着甜蜜的梦
  静听落叶的声音
  每一次都会让大地震撼
  游弋在大河两岸
  随风腾起了不同的色彩
  仿若虹霓离开了阳光
  看着那些下沉的生命
  不祥的手紧握着一个尾巴
  诗歌和女人  不期而遇
  擦肩而过  走向各自陌生的地方
  星光下  偶然地一吻
  苦艾酒
  我的酒里融進了苦艾
  我仿佛置身于沙漠
  茫茫的一往无际
  像干燥的皮肤  紧紧地
  贴在我的脸上
  我的酒呈淡黄色地
  缭绕在我的周围
  一种歌声就从脚底出现
  缓缓地漫过河流
  漫过小树林
  我的欲望还是想通过酒
  获得勇气  男人的力量
  在淡黄色的语言中分裂成诗行
  信任一无所有的天空
  更信任天空中孤独的极乐鸟
  我是走过荒原的老者
  我把酒带在身上  带了一辈子
  苦艾在我的血液里沉默着
  泪水都洒在沙漠上  和
  干燥的皮肤上  感觉麻木了
  白日梦
  我一直站着  一直以一种
  毅力  站在丽日下
  我的眼前平静得就像
  什么也没发生过  什么声音
  也没有出现过一样
  可是河流  却从没有停止呼吸
  在我的血管里  仔细地流淌着
  每一块石头  每一个标点
  整齐地排满落下的叶子
  然后  消失了诗行
  我一直站着  像梦一样地站着
  梦也没有我成熟
  成熟地垂下了头  向日葵的脸
  总也看不见我思念  我一直为
  一个不曾见过的女人祝福
  牵 挂
  一个药剂师配制
  剧毒的时间
  ——北岛
  春风可以证明这是真的
  在众多的小丑面前
  我的歌喉沙哑了
  我在沉默的布上留下的
  指纹  我在奔跑的过程中
  看到的风景  我在流水的河里
  种下十年后的收成  这些
  故事可能就是我的全部
  我苦苦地期盼着那朵春风
  回到故乡  面对我遗弃的部分
  大水冲走了许多诗行
  剩下的  连我自己也感到羞愧
  我终于决定离开让我牵挂的地方
  提灯女神
  在我的头顶上闪烁  没有语言
  更没有俗气的背影和透明的红色
  静静地照亮夜晚  有一种兴奋
  隐忍于金属中  更隐忍于岁月中
  将在我的头顶上熄灭的往事
  看提灯女神  风一般地飘来
  由远而近地穿越昏暗的黎明
  冥冥之中 点燃我沧桑的生命
  诗人简介:十品,本名叶江闽,从事诗歌及评论写作,出版诗文集有《热爱生命》《十品诗选》《一个人拥抱天空》《光芒涌出》《蝴蝶飞起》等11种。曾获“诗神杯”全国新诗大奖赛一等奖、1995年《诗神》诗刊“十佳诗人”称号。现居淮安。
其他文献
“我记得那场音乐会。那是我第一次听到拉维·香卡。在另外一首诗里,我一听到T·维斯瓦纳坦的笛子,就把他的音乐和更新自然世界并使之郁郁葱葱的季风联系起来了:‘在鼓声之雨下/长笛黑色的腰身……’”帕斯访谈如此描述,意在:无关山水。或曰:声音的诗学。诗歌作为原始的体验,当它用词语固化某种感受力的时候,有了一个诗的声音,亦可说诗人的声音。这个声音有其本身的敏感性、质性。相对于自然,帕斯也有说辞,“必须在知识
期刊
庚子赤水杯中纪历兼怀陈超  1  我和赤水打过照面  云南镇雄的司机师傅  还没学会说普通话  “你是一个心存醉酒愿望的人”  这是你离开尘世时  说的最后一句话  高原上的人影鸟影树影  都在微微晃动  酒是用来呼吸的  湿软的蓝色舌头  一次次碰亮斯人  小小的闪电也在旁敲侧击  2  相爱的人  不需要饮酒  我在一个玻璃酒杯中  豢养一只无形的豹子  轻轻低吼  模仿一个个砍落一地的红色高
期刊
主持人语:   诗人人邻是双栖作家,散文、随笔也相当出色,所以他谈诗论诗,多了一种随笔作家别样的意趣和视角,擅长故事和细节的发现,擅用出新的比喻,并且每每能够直抵要害。这组诗学札记好读、耐读,有清新、纯正之气,娓娓道来,给人返璞归真之感。的确,在当代诗歌诸多成功或失败的探索中,我们的确需要沉静而有效的思考,停下杂沓、局促的步履,像人邻一样问一问:“柔软和热忱,怜惜和敬畏,怜爱与施舍,去了哪儿了呢
期刊
别  加一滴苦泪  加一点盐甚至可以  加进一点地沟油  别让佛灯  太空  太飘渺  别让佛陀太凄清  消散  房东在焚烧青杨叶  晴空  一缕清香  一个青衣的女子很缥缈  一脸西伯利亚的惺忪  顿时,一个斯拉夫的民间故事在四合院  四处弥漫  她看着你  像看一炷烟  又像看她的梦中情人  她的一缕涅瓦河的波光很遥远  她睁着一双紫色的睡眼  她没有帝国户籍  她只有一匹一触成灰的树叶  只
期刊
在楼塔  在楼塔,也即在王勃吟下的  仙岩。隐居是在唤身体里的渊明。  朱雀是先前自由的化身。  桅杆还在为横渡找一个水域。  我来过,还想重新来过  在于诗有一个渡口。当然  也可理解为我们要一个出口。  我曾感叹词的虚无,就像  感叹石板上我们的竹器  ——我们是饮者,或奏笛。  时间因一个声音而明眸——  一个声音可以是越过边界的鹿,  一个声音也是水清木华的田纳西。  “细十番”是大禹的水
期刊
换栅栏  我们给院子换了栅栏  朽坏的铁栅栏被工人们拖走了  放在小推车上  我们觉得一阵高兴  到院子外面去再也不用  绕过整栋楼  新栅栏干净、整洁  有一个可以上锁的小门  我们把小门锁上  我們整天把小门锁上  但我们看看栅栏,又看看小门  心里一阵高兴  工人们也高兴  他们吹着口哨  把旧栅栏换成新栅栏  等江豚  (给傅野、育邦、老李)  我们盯着江心  等待江豚跃出水面  一整天,
期刊
金鞭溪  我听见你的声音——  像是在某个清晨  一个穿蓝色长裙子的少女  斜靠在一扇玻璃窗户后  朗读着的一首诗  在未来  我依然能够听到那种声音  在某个清晨,或者黄昏  潮湿而干净——如同一缕光线  穿过我那已布满青苔的面孔  秋日在西池  云是不可捉摸的事物  一会儿是镶金边的雪山  一会儿是水中的浮萍  不属于我  金黄的稻田种植在  麻灰鸭整日游荡池塘溅起的  一块块  波光之中  
期刊
今夜我以诗歌的名义  和乡下的父親谈情说爱  关上灯  父亲就沉默不语了  内心深处的海  在星光里沸腾  我找不出任何准确的文字  来诉说父亲  今夜我只想以诗歌的名义  和乡下父亲粗线条的谈情说爱  一列驶向春天的火车  喘着结核般的粗气  毫无感情的  摧残着父亲的底线  我该和父亲说什么呢  我又该和父亲说什么呢  我知道  我的诗歌缺少糖分  和父亲的情爱一样  盐味儿十足  土地上  
期刊
主持人语:   诗人、游子、科学家、翻译家……多种身份的叠加使阿九在同辈诗人中显得神秘而卓异,好像他数十年来的生活和写作在多个时空中穿梭、往返。“乡愁”在阿九诗中是显而易见的,它具体到自己出生的江南村庄方便村,也幻化为对“月亮——根据地”的狂想,但更主要的是对母语的眷恋。如他在《故乡》一诗中写到的:“我必须有一个故乡。/是的我必须有!/这是我能喊出的最剽悍的词语,/是我的最强音。”刘翔说得对,“
期刊
半屏山:危崖之钟  半屏山的危崖之上  不知何时,悬挂了一口铜钟。  黝黑、锈结,毫不起眼。  而当有人把它敲响,  群峰肃立,山鸣谷应  万物似乎因此获得了感召。  已是初冬,  钟声响处,林寒涧肃,洪波昂首  草木也有了顺从之美  而我千里迢迢的奔赴,仿佛也来自它的召唤。  在六诏,想起一句佛偈  公元五世纪传入的一豆灯火,五百年后  已化为草木间的露珠,  滋润着万物众生。  你留在《五灯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