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超声辅助法从通关藤中提取多糖,结合单因素试验,以超声功率、超声温度、液料比和超声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通关藤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提取通关藤多糖最佳工艺为超声功率184 W、超声温度71℃、液料比31∶1 (mL/g)、超声时间53 min,在此条件下通关藤多糖得率为21.12%。
【基金项目】
:
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2020-KYYWF-08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超声辅助法从通关藤中提取多糖,结合单因素试验,以超声功率、超声温度、液料比和超声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通关藤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提取通关藤多糖最佳工艺为超声功率184 W、超声温度71℃、液料比31∶1 (mL/g)、超声时间53 min,在此条件下通关藤多糖得率为21.12%。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蓄电池与超级电容组成的混合分布式储能虚拟同步机控制系统进行改进。提出混合储能功率分配原则,根据不同频率段设计分频滑动滤波方法,针对不同频率的功率波动,对虚拟转动惯量进行分段改进,实现蓄电池与超级电容协调配合。针对传统虚拟同步机无法抑制频率振荡,对虚拟阻尼系数进行改进,采用自适应虚拟阻尼,来提高控制系统在发生频率振荡时的调节能力。采用MATLAB对本文所提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对混
反恐跨部门协同建设是国家防范恐怖主义活动、应对恐怖袭击事件的重要制度创新,厘清反恐跨部门协同的形成逻辑和主要特征对提升我国反恐应对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梳理反恐工作的相关职能和主要任务,构建了一个"防范—情报—处置"的分析框架。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绘制了反恐"部门—职能"双模网络,分析了阶段协同模式的结构框架和基本概貌,并进一步讨论了反恐跨部门中阶段协同模式对整体协同模式的影响机理。安全防范
为使风电场有功功率变化满足国家标准中有功功率变化限制的推荐值范围,采用飞轮储能系统平抑风电场有功功率输出。基于低通滤波方法,由飞轮储能系统响应风电场有功功率输出的高频成分,降低并网功率波动对电网一次调频的影响。通过建立不同截止频率和不同飞轮储能系统功率容量下的双层寻优模型,得到满足飞轮储能系统约束条件、风电并网有功功率变化要求和经济性指标的最优化飞轮储能系统容量。建立飞轮储能系统模型,仿真验证飞轮
<正>基层治理,关键在人。江苏省常州市通过提升专业能力,加强待遇保障,畅通流动渠道,不断完善“选、育、用、督、保”的管理体系,让离群众最近、感知最灵敏的社区工作者更有参与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以高品质服务助力高质效治理。机制奠基,党建引领,推选带队“头雁”。从顶层制度设计着手,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携手共建和美家园”等工作为抓手,有力有序推进各项任
曹操的四言古诗《短歌行》与陶渊明的五言古诗《归园田居》(其一),前者以赤壁大战前夕为时代背景,以抒发渴慕贤才为题材,节奏韵律短小激昂,情感风格以慷慨悲壮为主;后者以东晋末年,社会动荡为时代背景,以田园诗为题材,节奏比较柔和、平缓,情感风格则呈现清新淡雅、追求自由。两首古诗看似没有关联之处,通过分析发现,两首诗运用了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呈现了别样的人生志趣,体现了不一样的生命追求,做出了相反的人生选
<正>本文旨在探索元认知策略在高中英语外刊阅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外刊阅读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由于缺乏西方社会文化体验和中外文化对比视野,目前高中学生在英语外刊学习中遇到了许多壁垒和屏障。作者认为,学生在阅读外刊时运用元认知策略,可以提升自身认知及对知识的加工能力、逐渐形成自我监测和控制的策略,从而最终提高外刊阅读的效率。
通过测试和分析,确认了车内甲醛的主要来源是发泡材料、皮革和织物材料。验证了除醛剂对发泡材料和整车的除醛效果,结果表明:有机含氮类除醛剂可以有效地降低内饰材料及整车的甲醛和乙醛散发,使用除醛剂1天后分别降低座椅发泡材料92%和整车53%的甲醛散发,以及座椅发泡材料94%和整车63%的乙醛散发,而且有持续的除醛效果。
<正>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有诗词,有小说,有散文,有戏剧,有通讯……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我班的学生大都不喜欢阅读古诗词,而更喜欢阅读小说和戏剧。这是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的。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从教学中总结经验,积极寻找合适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更好地学习古诗词。下面,笔者就分享一下开展古诗词阅读教学的几种策略,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一、提出问
<正>“工作比较稳定,也比较轻松”,这是她在入职之前对社区工作者的想象。2022年春季的全域封控,不仅让上海的居民重新认识了居委会,还更多地接触了“社区工作者”这个名称。社区工作者到底在做什么,他们和“社会工作者”有什么联系?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走上社区工作者的岗位?他们能否当好居民身边“最亲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