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酸调控植物应对逆境胁迫作用的研究进展

来源 :生物加工过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_gejia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在其生长发育周期中,很容易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林业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响应外界刺激和信号传导的化学信号分子,对植物的生命过程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茉莉酸(jasmonic acid, JA)作为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广泛参与植物形态发育相关的多种生物学过程,调节植物对外源生物或者非生物胁迫的防御响应,在植物防御病原体入侵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中,笔者综述了茉莉酸的发现历程、生物功能、合成路径以及其在调控植物应对生物胁迫(虫害、病原菌)及非生物胁迫
其他文献
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剂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抵抗病害和环境胁迫、改善土壤微生态及提高土壤肥力等功效,是非常有应用前景的农用绿色生物制剂.近年来,为了解决微生物菌剂应用
获得包含基因组全序列的参考基因组是对物种进行基因组学研究和利用的前提。大多数被子植物经历过全基因组复制或多倍化以及随后的染色体重排、丢失,很多植物还经历过重复序列大规模扩张,导致了基因组大小的剧烈膨胀,这些事件塑造了植物基因组复杂的特征和广泛的多样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植物基因组组装的诸多难题。本文将植物基因组按照简单、高杂合、高重复、高倍性基因组和泛基因组进行分类,介绍不同类型的基因组适用的组装策略及应用效果,并对新测序技术在组装中的应用趋势进行展望。
我国有机污染废水排放总量巨大,其释放到生态环境中对野生动物和人群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目前,生物修复技术因其绿色环保、经济高效而备受关注。漆酶能够催化不同类型有机污染物的氧化耦合和分解,该反应具有催化速率高、简单可控、底物广谱和生态友好等特点。鉴于游离态漆酶性能不稳定且难以回收利用,而酶固定化技术可显著改善游离态漆酶的稳定性、增加其循环利用次数和催化功效,有望实现漆酶在环境生物修复中的大规模应用。综述了真菌漆酶的分子结构、底物谱和催化性能,对比了漆酶的4种常规固定化方法(吸附、包埋、共价结合和交联)的优缺点。
从野生银杏中分离、筛选抗猕猴桃溃疡病内生细菌,并明确其对常见植物真菌病害的抑菌谱。采用“三步法”分离银杏内生细菌,并以猕猴桃溃疡病病原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Psa)作为指标菌筛选拮抗菌;结合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对拮抗菌进行鉴定;开展盆栽防治实验研究其对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效率,并应用平板对峙法研究其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结果共得到7株对Psa具有拮抗活性的内生细菌,其中,以菌株MA23的拮抗活性最为显著,鉴定为蜡样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