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分类管理,突破发展“瓶颈”

来源 :民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egongju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先后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恢复发展、90年代的快速发展和进入本世纪后的规范化、法制化发展等几个阶段。民办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国家节省了上千亿财政资金,扩大了就业,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为社会培养了数百万实用型人才。民办高等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已从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进入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阶段。到了新的发展阶段,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巨大的挑战。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出台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实施细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对民办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新的部署。但总体看来,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仍不容乐观,民办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尚不完善,一些制约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瓶颈”始终未能取得根本性突破。
  一是民办高校的法人属性、地位尚不明确。目前,绝大多数民办高校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规定,我国只有4类法人,即机关法人、事业法人、社团法人、企业法人,不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由于法人定位不清,民办高校的法律地位不明确,法定待遇难以落实,这在教师地位待遇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绝大多数民办高校教师被当作企业人员对待,社会保障难以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由于待遇低、权益难保障,民办高校引进高素质教师难度巨大,现有教师队伍极不稳定。据调查,在民办高校,教师流失是普遍现象。
  二是稳定的公共财政支持制度尚未建立。民办教育是公益事业,财政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民办学校的发展,奖励和表彰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但由于这些规定缺乏强制性,加之未区分民办高校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在政策落实中可能出现“搭便车”现象,导致迟迟未能兑现。
  三是与公办学校同等政策待遇尚未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实施细则均规定,民办高校应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政策待遇。《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落实这些规定,涉及多个部门职责。《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虽然一些部门和地方在清理歧视性政策方面已有所行动,但从全国范围看,民办学校在招生、学科建设、教师发展等方面未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待遇,甚至用地、用水、用电等也存在差别性待遇。
  四是民办高校发展所需配套制度亟待完善。民办高校的健康持续发展,需制定和完善一系列配套制度。主要包括:法人登记制度、产权制度、财会制度、税收制度、师生权益保障制度、合理回报制度等。目前,以上制度均有待进一步完善,使其更加合理,并具备可操作性。否则,不仅将制约民办教育发展,还将产生诸多潜在办学风险。
  存在以上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办高校形态多样,举办者的办学目的、价值选择多样,很难由国家统一出台政策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民办高校。解决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讲,必须将民办高校区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实行分类管理。笔者认为,对民办高等教育实行分类管理,关键是围绕保障和促进教育的公益性这一核心目标,建立健全一系列制度,改善民办高校改革发展的政策环境,使营利性民办高校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在各自定位上健康发展、充分发展。当务之急,应在以下4个方面尽快取得突破。
  第一,明确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分类标准。建议按照以下原则确定民办高校是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把扣除办学成本之后的净收入用于分配,就是营利性的;没有分配且用于学校发展的,就是非营利性。捐资办学和出资办学不求回报的,都是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投资办学要求回报的,则是营利性民办学校。国家层面应尽快出台分类标准,对民办高校重新登记和注册。民办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是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在民政部门注册为民办事业单位法人。营利性民办学校,在工商部门注册为企业法人。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别享受不同政策待遇。特别呼吁的是,将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教师,纳入事业编制人员统一管理。
  第二,建立和落实财政对民办高校的支持制度。建议按照“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保障教育公平,有利于促进改革创新”的原则,设立民办高等教育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教师、学生、教学科研活动和学科建设方面。为体现公益性导向,财政资金重点支持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当前,可重点考虑:通过政府购买教师岗位、补贴社会保险等方式,支持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也可用于表彰和奖励对民办教育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支持建设若干所高水平民办高校。公共财政对民办高校投入使用情况,依法接受审计;所形成的固定资产,纳入国有资产管理。
  第三,改善民办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政策环境。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在政策上为民办高校“松绑”,为其发展创造公平的政策环境。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和统筹,尽快清理各种对民办高校的歧视政策,使其能够在同一“起跑线”上与公办高校竞争。二是要针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不同特征和发展需求,建立健全各项相关制度。当务之急,是要通过制度的完善,尽快明晰民办高校的法人财产权,建立具备可操作性的合理回报办法,明确民办高校使用的会计办法,落实对民办高校的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
  第四,建立民办高校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对民办教育,既要大力扶持,又要加强监管,引导和督促民办高校建立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这一机制的形成,不仅需要民办学校确立长远发展目标,坚持公益性办学取向,避免追求短期效应,更需要政府切实履行好职能,加强对民办学校的规范管理。政府既要本着简政放权的原则,尽可能减少对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直接干预,又要加强监管,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要细化和完善民办高校的办学标准和有关质量标准,加强质量审核和评估。尤其要充分发挥政府在监督、评价等方面的职能,定期以适当方式发布民办高校相关信息。同时加强综合治理,查处违规办学行为。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吉林省委副主委、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院长)
其他文献
【摘要】伴随着海平面上升,包括我国在内的沿海国家面临着陆地领土减损和海域管辖权利变化的巨大威胁,如何应对成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课题。研究历史性水域制度的理论和国家实践,归纳出沿海国在当前海洋法律制度下提出历史性水域主张的依据以及构成要件,探究将历史性水域制度作为一种解决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法律问题方案的适用性,不仅对沿海国意义重大,对我国海洋权益的维护也至关重要,亦可裨益于国际社会海洋法治发展。  【关
摘 要:本文致力于与西方“丁玲学”研究进行对话,试图将丁玲的作品放在社会历史背景中来发现她的剧烈转变背后的动机,并借此探讨五四文学与“后五四文学”中的传承与裂变。文章认为,丁玲从“新女性”转而成为“党的文化工作者”,人格与作品风格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这也带来了思想意识与身份认同的转变。她的身份认同的转变,虽然反映了她试图征服自己的异化意识的努力,也带来了个人“主体性”的转变,同时契合了对于文学的
由于体制机制不完善等原因,我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资源配置失衡的现象长期存在,这是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差距悬殊、“择校”现象长期“高烧不退”的症结所在。因此,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择校”问题,就必须改革现行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加快建立教师合理流动制度,对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资源实行均衡配置。  对此,国家早就作出部署。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
【摘要】当今社会对于知识的使用和依赖都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知识与权力的相联,随着知识地位的日益提高成为现实。知识社会要把知识置于重要地位,同时,也必须强调知识的共享。知识社会应该选择走向民主而非新的精英统治,必须遵循一种“参与”、“共享”的“主体通性公认的规范”。  【关键词】知识社会 知识 权力 民主    知识含义的演变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什么是知识”这一问题曾经引发了无数
摘 要:李凖早期作品《不能走那条路》和《白杨树》在观察、表现互助组阶段引发的乡村社会多方面变化,特别是农民心理、意识、彼此关系感受的变化方面独具特色;在互助合作视野中思考、处理乡村家庭问题及对有关乡村干部工作方式等方面也有独到的体认。李凖对20世纪50年代农村、农民的观察与体认不乏启发意义:在生产和物质利益因素之外,还有哪些价值、要素可对引导农民的意识变化发挥作用。  关键词:互助合作;价值;心理
如今,新闻摄影已是一种主流的摄影模式,越来越多的媒体需要通过这种形式将自身的商业模式、价值理念等推广出去。而在我国的50年代——聚焦建设而非战争等其他事件的时期,新闻摄影是如何介入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的?本文通过对50年代新闻摄影论争背后“真实性”的探讨,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摄影早在工业化之前便已诞生,但人们对这新生事物并不习惯:“面对照片所展示之人像的清晰度人们感到不好意思,并以为照片上那些人的
编者的话 本刊2013年7月(上)“新产业革命与经济升级”专题中,许正中、丁元竹、戴吾三、朱启贵、关权等专家学人,分别从新一轮产业革命与中国的思维变革、社会创新、产业革命史叙述、中国经济升级的内涵路径等视角进行了全面而理性的分析。本期,我们又约请了两位著名学者,分别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对这一议题作进一步探讨。敬请读者垂注。  摘要 当前的宏观经济走势表明,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历史拐点,经济增长开始进入
【关键词】中国 美国 文化交流 国家印象 国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9.09.003研究背景  作为当今国际秩序举足轻重的两股力量,中美两国是全球政治传播研究备受瞩目的对象。两国间关系的变化,也深刻影响着世界和平稳定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2019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40年
摘 要:本文从陈子善先生关于现代文学文献史料的研究、现代文学的治学旨趣及其主办的现代文学研究刊物等方面,扼要介绍了陈先生40余年的学术业绩及其成就。  关键词:现代文学文献;现代文学研究;《现代中文学刊》  三月初,偶然得到消息说,陈子善兄即将光荣退休,华东师大中文系将为劳苦功高的子善兄举办一个小型的荣退仪式和文献史料研讨会。我虽然是一个怕出行、寡交游的懒人,但子善兄却是我极爱重因而乐于交往的好朋
摘 要:普拉东诺夫的《基坑》与墨白的《风车》在文学语言、审美表达、意象营造方面极为相似,墨白与普拉东诺夫都以自身独特的生命体验,以隐喻和象征的表达方式,传达出各自对革命与建设、生活与政治、人性与欲望的深刻思考。每一个文化主体总是要不断通过了解“他者”以审视“自我”,同时也要不断反观“自我”以界定“他者”,这种互为镜像的观照方式既是丰富自身文化的内在需求,也是每一种文化主体走向世界、积极融入世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