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战略把握能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军工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ml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确新时代企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发展方针和目标任务,需要用哲学思维找方法、用强军首责贯全局、用改革重拳激活力,进一步增强战略把握能力和战略落地能力。
  明确新时代企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发展方针和目标任务,需要用哲学思维找方法、用强军首责贯全局、用改革重拳激活力,进一步增强战略把握能力和战略落地能力。
  用哲学思维找方法
  面对兵器工业新时代强军使命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结合辽沈集团现实发展中的问题和差距,怎样得到一个科学有效的求解,是企业领导必须面对、必须回应的重要问题。在工作推进中注重用哲学思维找方法,用战略思维统全局,把化解矛盾、破解难题、推动发展作为坚定自觉的履职担当。
  大道至简。运用唯物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辩证法,要求我们客观研判形势。当前,辽沈集团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处于结构调整的博弈期、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提质增效的逆转期,企业生产经营还在爬坡过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仍任重道远,人力资源结构与企业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等。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辽沈集团已走到不进则退、慢进也退、非进不可的历史拐点。大局当前,我们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个思想武器和根本方法,全面梳理企业发展走势,充分看到当下、眼前、长远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其主要矛盾归结为结构调整等深层次问题和瓶颈制约,矛盾的主要方面表现在军品转型升级任务艰巨,民品结构与企业的规模地位不匹配,辽沈集团唯有坚定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才能稳行在“微笑曲线”两端,唯有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军民“两个轮子”,才能推动产品产业结构逐步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型升级。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为精准施策,我们立足新的历史方位和政治站位,深入分析论证与企业息息相关的外部环境,围绕推进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国家支持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特别是推进新时期东北全面振兴等一系列有利政策,兵器集团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定位等新的重大历史机遇,积极寻找新的发展“坐标系”,做到复杂环境心中有数、风险管控不破底线、精准发力成竹在胸,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基于战略思维和方法认知,辽沈集团确定2019年工作总体思路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一个总基调”,围绕“两个中心”,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关系”,实现“四大目标”,奋力推动企业迈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坚持“一个总基调”,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两个中心”,即围绕强军首责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两个中心;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关系”,即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当下、眼前與长远的关系,忠诚、干净与担当的关系;实现“四大目标”,即确保2019年利润总额目标实现、职工收入增长、科研投入加大、绩效任务全面完成四大目标,持续推动生产经营稳中求变,变中向好,好中向优。为传递目标任务,组织发动群众,公司在职代会上交形势、交任务,辽沈集团新时代改革发展路线图正在转化为广大职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际行动。
  用强军首责贯全局
  军事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保底手段,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清楚我们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准确把握战略定位,坚持正确方向,更好地履行新时代职责使命,从讲政治的高度不折不扣地履行好强军首责。
  辽沈集团近年来正在加快从传统装备向智能化装备转型升级,并在相关科研生产领域实现了重要突破。强军大旗之下,兵器企业必须积极应对“瞄准打赢、练兵备战”的新形势和各军兵种对武器装备的新要求。为此,我们进一步明确今后装备保障的战略定位是立足创新驱动、坚持开放合作,不断巩固辽沈集团在常规装备保障领域的核心地位,坚持智能化发展方向,在智能化装备领域力求新的突破。
  知重负重,就要勇于登攀,突破科研攻关的“高原瓶颈”,在竞争中抢占先机和战略制高点。2018年自筹研发资金,投入达6000余万元,成功完成一批重点型号项目立项和在研任务,闯过了一个个新兴弹药技术研制领域的门槛。2019年发出新的动员令,紧跟兵器集团科技创新体系的步伐,积极构建聚焦主业、高效协同、运行顺畅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开放融合,加大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确保重点型号项目竞标成功;加大研发投入,苦练内功,确保重点在研项目按计划节点全面完成,尽快实现科研成果转化。
  为适应产品结构由常规向智能、制导方向发展的需要,辽沈集团积极对接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强基工程,以能力建设补短板、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为目标,强化总体定位和项目落地,体系化推进核心能力建设。2019年的三大主攻点是着力提高数字化、智能化及机械加工水平;落实“十三五”专项安改工作,推进机械化、自动化安全改造;高质量完成重点产品装配检测生产线自动化提升及收口生产线自动化改造等项目,为转型升级提供能力支撑。
  用改革重拳激活力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强大动力,国企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改革大业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辽沈集团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无论是产品结构调整、人员结构优化,还是经营机制转换、推动“瘦身健体”,历史与现实矛盾叠加,多种问题交织。我们要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自我革新,自我求变,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深化改革进行到底。
  2019年辽沈集团继续打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组合拳:深入推进人员结构优化,以岗位“三定”为基础,分别从人力资源管理、产业结构发展、技术进步匹配、价值创造能力增强等方面进行多维度梳理筛查,科学设定岗位,最大限度压缩一般管理岗位、非核心业务岗位、后勤辅助岗位;深入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充分体现岗位价值、工作能力和业绩贡献,注重量化指标和发展性指标,形成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其中科研部门薪酬制度改革要先行先试,切实形成“业绩突出者高待遇,业绩一般者降待遇,业绩平庸者低待遇”的薪酬分配导向;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充分利用优质社会资源,补好技术创新能力短板,提升装备建设质量和效益,积极探索利用军品资质、军品技术争取民品新市场;深入推进管理流程再优化,提升经营管控能力......
  随着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增强,以及改革整体效益的提高,还要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辽沈集团内生动力将在改革破冰之中全面激发。
其他文献
当前,城市发展已经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阶段,城市更新成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
要推动党建工作与产经营深度融合,从而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  刚任党委书记时,李立强面对着一个重要难题:如何以党建工作促进科研主业的全面发展?这也是为了适应新时期发展需求,国内科研院所党组织面临的共性问题。  从党中央的要求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反复强调党的领导对于国有企业的重要性,要求加强国企党建工作,全面解决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及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等问题。
“中国航母之父”刘华清曾说:“如果中国没有航空母舰,我死不瞑目。”不夸张地说,拥有国产航母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如今,巨龙入海,这一国之重器彰显着我国整体力量的提升。未来,国产航母驶向的不仅是广阔的海洋,更是我国发展道路越走越宽的新蓝海。  4月26日9时许,雄壮嘹亮的国歌在大连上空响起,激荡着亿万人民内心深处的民族自信和爱国情怀。  随着一瓶香槟酒摔碎舰艏,两舷喷射绚丽彩带,周边船舶一起鸣响汽笛
摘 要 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要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创作更多“立得住”“叫得响”的精品力作,让主流舆论更好抵达人心、民心,是一门新的时代课题。文章从全媒体人才培养角度出发,剖析了“一专多能”优秀人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创造性提出用足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培养“十手”人才。  关键词 全媒体时代;深度融合;“十手”人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