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内淋巴结的CT特征分析

来源 :医学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yuan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分析病理证实的肺内淋巴结(IPLNs)CT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 选取并分析2012年5月~2020年4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21例患者的28枚肺内淋巴结,观察指标包括结节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边界、线性致密影、与胸膜距离、胸膜凹陷及肺内伴随病变.结果 1例患者有3枚结节,5例患者有2枚结节,其余15例为单发结节.位于肺中叶和下叶的24枚(85.7%),位于肺上叶的4枚(14.3%);27枚(96.4%)结节位于隆突水平以下,1枚(3.6%)结节位于隆突水平以上;23枚(92.9%)结节位于胸膜10 mm以内,3枚(10.7%)结节位于叶间裂或段间裂,其余2枚(7.1%)距离胸膜>15 mm.所有结节大小<10 mm;形态为三角形4枚,多边形16枚,类圆形2枚,椭圆形4枚,半圆形2枚;呈实性结节的26枚(92.9%),呈磨玻璃密度的2枚(7.1%);结节内含钙化的1枚(3.6%),含空泡的1枚(3.6%).观察到线性致密影的26枚(92.9%),不明显的2枚(7.1%).结论 IPLNs比较少见,CT表现具有相对特异性,熟悉这些表现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估肺部MRI对儿童肺部感染的征象识别,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35例肺部感染儿童在48 h内进行CT及MRI平扫.对比CT图像,由2位医师对胸部病变征象(结节、实变、磨玻璃、囊泡、支气管扩张、胸腔积液、淋巴结)进行MRI不同序列间、MRI与CT间的征象识别进行评估和比较,应用卡方检验分析MRI序列与结节大小的关系.结果 CT检出307个病灶,MRI检出268个(87.3%,95% CI 82.9%~90.7%).CT检出212个结节中,189个(89.2%,95% CI 84%~ 92.9%
目的 探讨多模态超声检查技术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患者84例,均进行多模态超声检查,根据患者术前半年是否存在短暂性脑缺血或缺血性脑卒中情况分为无症状组和有症状组.结果 有症状组斑块造影半定量分级2、3级分布高于无症状组(P<0.05),有症状组PT低于无症状组,PI、BI以及EI均高于无症状组(P<0.05),有症状组Max YM、Min YM、Mean YM均低于无症状组(P<0.05),有症状组斑块病理评估分级分布与无症状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有症状组Ⅳ、
目的 探讨基于CT平扫的影像组学标签鉴别机化性肺炎与肺腺癌的价值.方法 选取池州市人民医院经病理确诊的70例肺腺癌与25例机化性肺炎患者影像资料.在肺窗沿病变所有层面勾画ROI并融合成三维容积感兴趣区(VOI),并提取1050个影像组学特征,包括形状特征、一阶特征、纹理特征,后两者经LoG、小波与LBP滤过处理.使用mRMR、LASSO回归筛选影像组学特征,建立逻辑回归模型.ROC曲线用于评价模型鉴别机化性肺炎及肺腺癌的效能.结果 经mRMR、LASSO回归筛选后获得11个最具有鉴别诊断价值的影像组学特征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MS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 选取80例临床确诊为肺结核合并肺癌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SCT影像学表现,并与同期100例单纯肺结核组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肺结核合并肺癌组在分叶征、毛刺征、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多于单纯肺结核组,钙化、空洞及空泡少于单纯肺结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患者有一定的MSCT表现,诊断时密切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以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目的 探讨儿童腺病毒肺炎胸部CT检查影像表现的特点.方法 选取并分析确诊的30例儿童腺病毒肺炎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CT征象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T表现肺实质改变患儿30例,其中22例为双侧受累,21例受累肺叶数≥3,20例肺部病变形态表现为磨玻璃影,24例为斑片状实变影,两者互为重叠;21例为实变向心分布,其中16例实变呈团簇状影;26例见空气支气管征,24例有肺间质改变,3例为肺过度充气,1例出现空洞,4例合并肺不张,4例见支气管狭窄,14例见树芽征,4例胸膜增厚,3例胸腔积液,4例有淋巴结肿大.3
目的 探讨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定右心房(RA)心肌应变,评估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RA功能及预后.方法 选取40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CTEPH组)和20例相匹配的健康者(对照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定RA应变参数:RA舒张期正向应变(RALSpos)、RA主动收缩期负向应变(RALSneg)、RALSpos与RAL-Sneg绝对值之和(RALStot)、RA纵向应变率(RALSR);应用超声心动图获得RA常规功能参数:RA整体排空分数(RATEF)、RA被动排空分数(RAPEF)、
目的 探讨基于胸部三期CT图像的纹理分析对鉴别肺内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159例肺结节(恶性83例,良性76例,均有病理证实)的CT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三期)图像进行回顾性纹理分析.手动勾画三期均为同一层面的病灶为感兴趣区并提取33个纹理特征.通过秩和检验及独立样本t检验找出有统计学差异的纹理参数.进一步分析三期图像有统计学差异纹理参数中的能量、熵、相关性、惯性并分别进行ROC曲线分析,比较三期图像的诊断效能差异.结果 对于肺内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三期图像均得出较多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纹理参数.
目的 探讨高龄老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CT影像特点及护理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46例85岁以上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高龄老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灶分布、密度、范围等CT表现多种多样,多合并胸腔积液,积极治疗及护理干预后多数能吸收好转.结论 肺CT检查是诊断高龄老人社区获得性肺炎首选检查方法.
患者女,47岁.因“右乳无痛性肿块6个月”入院.查体:右乳外下象限触及一肿块约10 mm×15 mm,质地中等,活动度可,与胸壁及皮肤无黏连,无压痛.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右乳外下象限见一大小约13 mm×10 mm的低回声结节,形态欠规则,边界清晰.CDFI:内见血流信号,诊断BI-RADS 4c类.乳腺MRI:右乳外下象限见长径约13 mm类圆形异常信号影,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及DWI高信号,边缘清晰,可见分叶,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图1A~1D),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目的 探讨致密性乳腺1.5T磁共振DWI时b值的选择.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致密性乳腺女性患者64例,采集T2和DWI序列,弥散敏感因子b值分别取600 s/mm2、800 s/mm2、1200 s/mm2,对比不同b值下的图像信号强度比(SIR)、对比噪声比(CNR)、表观弥散系数(ADC)及对病灶与周围乳腺组织边界的显示情况,以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计算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结果 64例经临床相关检查共计发现病灶89个,MRI检出病灶83个,检出率93.25%,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