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转移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SBR)工艺除磷特性

来源 :环境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790858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污泥转移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SBR)工艺是由连续运行的生物选择器和数个并联的SBR主反应器构成的,通过污泥回流的方式提高了SBR反应阶段的活性污泥量并削减了沉淀阶段的污泥总量,从而强化其除污能力,并提高其容积利用率.新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试验结果表明,污泥转移量对系统除磷影响显著;当污泥转移量为0、15%和30%时系统出水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6.5%、74%和93%;生物选择器中厌氧释磷量与污泥中PHB(聚-β-羟基丁酸)含量呈现良好的正相关性.在适宜的运行模式下,SBR充水比45%、污泥龄10
其他文献
采用溶液插层法制备了壳聚糖/蒙脱土插层复合物,以此复合物为活性红染料RR136的吸附剂,考察了复合物中壳聚糖与蒙脱土的摩尔比、染料溶液pH和浓度、温度及吸附剂用量等因素对
2012年春季对温瑞塘河水质进行连续26h的采样监测,并运用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了监测站点1d内连续的水质变化情况.研究目的是调查春季温瑞塘河水质的昼夜变化规律、变化幅度和原
采用物种敏感性分布法(SSDs法),应用水生生物急性和慢性毒性数据计算了31种污染物在水中和其中疏水物质在沉积物中的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water和PNECsed),通过收集以往报道的16种
对太原市2012年3—10月雨水中16种溶解态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特征、沉降通量和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6种PAHs总的(∑16-PAHs)平均浓度为1081.2 ng·L^-1(范围为316.8—62
通过2008—2011年连续现场采样和室内实验分析,研究了乌梁素海沉积物营养盐的分布特征以及固碳功能.结果发现,乌梁素海沉积物中氮与有机碳水平分布具有相同规律,总磷水平分布
室内异味污染对人体健康具有持续性和长期性影响.根据室内环境的特点,绝大多数异味污染物是由室内建筑装饰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释放出的.为研究常用室内装修建材的污染物释放情
以硝酸钙和硅酸钠为原料,采用模板法制备了介孔硅酸钙.探讨了不同模板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十六烷基三甲溴化铵、P123和十六烷基三甲溴化铵-四甲基氢氧化胺)对介孔硅酸钙孔径和
以Hβ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以钴为主活性组分,稀土元素为助剂的CoM/Hβ(M=La、Ce、Pr、Nd)催化剂,考察了在含氧条件下直接催化分解N2O的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热
8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日对各实验组大鼠经口给予29.96mg·kg^-1、89.88mg·kg^-1和269.65mg·kg^-1铅镉混合溶液(硝酸铅与氯化镉混合溶于水
测试了蛭石-水溶液体系中Pb^2+、Cd^2+、Zn^2+离子的等温动态吸附曲线.实验结果表明蛭石具有较强的去除水溶液中Pb^2+、Cd^2+、Zn^2+离子的能力.基于等温条件下物理化学反应组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