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中学生好动好问的个性,如果教师要求让学生仔细认真地去完成一件事情,毫无疑问,前提就是兴趣。兴趣教学是许多老师反复探讨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也成了教学工作者们反复提及的“秘籍”。即使是在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及教材不断改革的今天,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要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那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永远是最主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对一名初中英语教师而言,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样是至关重要的。毕竟英语是门语言学科,相对来说比较的枯燥,学生很容易在学习中产生厌倦感。因此,要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必须在教学中加入趣味性的教育元素。
一、幽默的课件法
当今社会,科技主导一切。对英语教师而言,如何在教学中利用科技的力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实现兴趣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毕竟,在今天传统的教学方式正受到科技的冲击,学生也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深受影响,科技的奥秘与初中生的好奇心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英语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一些电脑技术,比如制作一些有趣的多媒体课件,那将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起学生的兴趣。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教师可以以课本内容为基础,加入一些幽默的元素。比如在讲关于人与自然,或者涉及动物的课文时,可以根据需要导入人与动物的有趣图片,或者直接播放一些可以增长学生见识的动画片片段。比如现在流行的《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影片片段,让学生在欢笑之余,把片段中的简单对话写下来,然后用英语翻译出来,或者叫学生模仿其中的对话,让学生参与进来,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兴趣的目的。当然在使用多媒体时,必须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以学生完成课堂任务为核心,不能为了幽默而幽默,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时,也必须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英语的学习上,不可本末倒置,造成学生只是看了笑话,忘了是在英语的课堂上。
二、情景导入法
语言学习是枯燥的,只按照课本进行的语言学习更为枯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地从教材中跳出来,不要墨守成规,死板地按照课本进行教学。应该在让学生完成任务的基础上,以教材为基本内容,让学生参与进课堂的教学中,把死板的教材内容变活,即根据教材的内容让学生分组进行情景再现,例如演课堂剧,就能充分地把课本上的对话和情景表现出来,这样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这样的方法在现在的英语教学中是比较常用的,虽然也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还不够新鲜,不能完全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因此,应该考虑让学生在再现的情境对话中自由发挥,只要内容健康,都可以说出来,以创造一个与教材描述的情境相反的情节和对话。这样可以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口语的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激情,毕竟中学生有很强的表现能力和表演的欲望,通过自由式的情境、情节再现,可以满足他们表现和表演的心理。
三、故事导入法
每个人都有故事,故事是人生的记录。对初中生而言,富有故事性的英语教学是极具吸引力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故事这一角度入手,一方面可以以教材为主,一方面可以以日常的一些有趣故事为题材,引入课堂的教学中。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引入有趣的小故事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听和说的兴趣。比如说,教师如果告诉学生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能听而不记、下课了就忘记了课堂学到的东西。那可以导入这样的一个小故事:
I’m Trying to Stop It
“Boy, why have you got cottonwool in your ear? Is it infected?”
“No, sir, but you said yesterday that everything you told me went in one ear and out the other , so I am trying to stop it.”(“孩子,你为什么用棉花塞住耳朵?它感染了吗?”“没有,老师,可是你昨天说你告诉我的知识都是一个耳朵里进,一个耳朵里出,所以我要把它堵在里面。”)通过这个幽默小故事的导入,就可以恰到好处地把教师想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不但不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反而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学生在欢笑之余,也可以领会到老师的意思,在不发生说教情境的情况下,学生自然会更容易接受,而不会激起逆反心理,反而会因为这样喜剧性的教育感到新奇,学习兴趣自然会被激发出来。
四、结束语
要学好英语,兴趣是关键。作为英语教师不仅要考虑怎么给学生传授知识,还必须考虑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为学生营造活跃轻松的课堂学习气氛,这样才能保证教与学的完美结合,使得学生在动手和动脑的过程中接受英语知识,快乐地成长。
(责任编辑黄晓)
一、幽默的课件法
当今社会,科技主导一切。对英语教师而言,如何在教学中利用科技的力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实现兴趣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毕竟,在今天传统的教学方式正受到科技的冲击,学生也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深受影响,科技的奥秘与初中生的好奇心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英语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一些电脑技术,比如制作一些有趣的多媒体课件,那将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起学生的兴趣。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教师可以以课本内容为基础,加入一些幽默的元素。比如在讲关于人与自然,或者涉及动物的课文时,可以根据需要导入人与动物的有趣图片,或者直接播放一些可以增长学生见识的动画片片段。比如现在流行的《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影片片段,让学生在欢笑之余,把片段中的简单对话写下来,然后用英语翻译出来,或者叫学生模仿其中的对话,让学生参与进来,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兴趣的目的。当然在使用多媒体时,必须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以学生完成课堂任务为核心,不能为了幽默而幽默,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时,也必须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英语的学习上,不可本末倒置,造成学生只是看了笑话,忘了是在英语的课堂上。
二、情景导入法
语言学习是枯燥的,只按照课本进行的语言学习更为枯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地从教材中跳出来,不要墨守成规,死板地按照课本进行教学。应该在让学生完成任务的基础上,以教材为基本内容,让学生参与进课堂的教学中,把死板的教材内容变活,即根据教材的内容让学生分组进行情景再现,例如演课堂剧,就能充分地把课本上的对话和情景表现出来,这样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这样的方法在现在的英语教学中是比较常用的,虽然也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还不够新鲜,不能完全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因此,应该考虑让学生在再现的情境对话中自由发挥,只要内容健康,都可以说出来,以创造一个与教材描述的情境相反的情节和对话。这样可以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口语的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激情,毕竟中学生有很强的表现能力和表演的欲望,通过自由式的情境、情节再现,可以满足他们表现和表演的心理。
三、故事导入法
每个人都有故事,故事是人生的记录。对初中生而言,富有故事性的英语教学是极具吸引力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故事这一角度入手,一方面可以以教材为主,一方面可以以日常的一些有趣故事为题材,引入课堂的教学中。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引入有趣的小故事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听和说的兴趣。比如说,教师如果告诉学生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能听而不记、下课了就忘记了课堂学到的东西。那可以导入这样的一个小故事:
I’m Trying to Stop It
“Boy, why have you got cottonwool in your ear? Is it infected?”
“No, sir, but you said yesterday that everything you told me went in one ear and out the other , so I am trying to stop it.”(“孩子,你为什么用棉花塞住耳朵?它感染了吗?”“没有,老师,可是你昨天说你告诉我的知识都是一个耳朵里进,一个耳朵里出,所以我要把它堵在里面。”)通过这个幽默小故事的导入,就可以恰到好处地把教师想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不但不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反而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学生在欢笑之余,也可以领会到老师的意思,在不发生说教情境的情况下,学生自然会更容易接受,而不会激起逆反心理,反而会因为这样喜剧性的教育感到新奇,学习兴趣自然会被激发出来。
四、结束语
要学好英语,兴趣是关键。作为英语教师不仅要考虑怎么给学生传授知识,还必须考虑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为学生营造活跃轻松的课堂学习气氛,这样才能保证教与学的完美结合,使得学生在动手和动脑的过程中接受英语知识,快乐地成长。
(责任编辑黄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