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民社会”——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框架结构中创新

来源 :党政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社会”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对“人民”和“社会”分别都早已熟悉,但对把它们合起来形成的“人民社会”概念却是陌生的。“人民社会”的概念基本上是这次研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创新出的产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治理新常态的形成。“人民社会”就是一个“人民”+“社会”的概念,是一个超越和优越“公民社会”的概念,是一个走向整体“人类社会”的概念。其中.“人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体,“社会”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体。关键在于,“
其他文献
国家能源局《201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2014年节能主要目标:(一)提高能源效率。2014年,单位GDP能耗0.71吨标准煤,万元,比2010年下降12%。
本文以某海外EPC化工项目为研究对象,介绍该项目设备在制造阶段的质量控制方法,遇到的问题及解决过程,并提出了质量控制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广西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阵地,东盟连续10年成为广西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为广西与东盟的贸易进一步发展带来机遇。本文主要通
<正>2008年12月10日,我给马达罗带去了他的新书《一个意大利记者眼中的北京》,这本书由人民出版社新近推出,我是该书的责任编辑。虽然我与马达罗从2003年开始便有了合作,但每
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采煤(综放)作为我国厚煤层的主要开采方式,不仅在前方有一个使工作面不断向前推进的采煤工作面,在后方(对于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而言)还有一个不断放落顶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