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下静脉入路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血管切除治疗胰头颈部癌的临床疗效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j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下静脉入路法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血管切除(PD+ VR)治疗胰头颈部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62例行改良PD+ VR的胰头颈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28例行肠系膜下静脉入路法Whipple (WATIMV)患者设为WATIMV组;34例采用类似"胰腺中段切除法"横断胰腺行PD+ VR患者设为c-PD+ VR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出血量>800 mL患者比例、术中输血患者比例、切除静脉长度、R1切除患者比例、阳性切缘部位、发生并发症患者比例、并发症分级及术后住院时间。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12月。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

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术期死亡患者。WATIMV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输血患者比例,切除静脉长度,发生并发症患者比例,并发症1、2、3、4、5级患者比例,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25±50)min,35.7%(10/ 28),(25±5)mm,46.4%(13/ 28),14.3%(4/ 28)、17.9%(5/ 28)、14.3%(4/ 28)、0、0,(15±7) d;c-PD+ VR组分别为(346±97)min,58.8%(20/ 34),(24±5)mm,50.0%(17/ 34),14.7%(5/ 34)、23.5%(8/ 34)、8.8%(3/ 34)、0、2.9%(1/ 34),(19±11) d;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86,χ2=3.283,t=0.647,χ2=0.078, 1.883,t=1.666,P>0.05)。WATIMV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出血量>800 mL患者比例,R1切除患者比例,胰腺阳性切缘患者比例,腹膜后阳性切缘患者比例分别为(534±277)mL,46.4%(13/ 28),3.6%(1/ 28),0,3.6%(1/ 28);c-PD+ VR组分别为(796±567)mL,67.6%(23/ 34),23.5%(8/ 34),8.8%(3/ 34),14.7%(5/ 3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74,χ2=2.839, 4.929, 6.507,P<0.05)。59例患者获得术后随访,随访率为95.2%(59/ 62)。随访时间为15.2个月(8.0~23.0个月)。随访期间,无患者发生门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结论

WATIMV治疗胰头颈部癌安全可行,有助于提高肿瘤根治性切除率及手术安全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间盘镜(MED)辅助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胸腰椎(T12至L2)骨折行单纯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1例采用MED下置入普通椎弓根螺钉(MED组),57例采用Sextant系统经皮穿刺置入空心椎弓根螺钉(Sextant组),51例采用Viper系统经皮穿刺置入空心椎弓根螺钉(Viper组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次全切除术(DPPHR,包括Beger术、Frey术、Berne术)治疗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武警湖南省总队医院收治的13例和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收治的35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术中病理学检查结果选择手术方式。其中23例行PD(经典Whipple术或保留幽门的
我,是一颗普普通通的水稻粒。你應该没见过我,因为我都没有你的小拇指盖大。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世界时,我正处在一片金黄的稻田中。田中的稻子多得数都数不清,我就好像在一片金色的海洋之中似的。旁边的稻粒开心的跟我说:“我们一辈子只用完成一件事,那就是被人类吃掉。”它顿了顿,接着说:“你看我长得这么饱满,人类一定会把我吃掉的。”它刚说完,边上就走来了一位面相和善的老伯伯。我仔细打量了一下他,一顶破旧的大
期刊
胰腺腺鳞癌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胰腺外分泌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唯一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生命质量的可能方法。2013年7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1例胰腺腺鳞癌伴肉瘤样改变患者。该患者入院前1年腹部CT检查示胰尾部囊性肿块,无任何临床症状。患者左季肋区饱胀不适,CA19-9为3 630 kU/ L,CA125为645 kU/ L。CT和MRI检查及术中探查见胰尾和脾胃间巨大囊实性肿块,囊性为主,根植于胰尾部,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25例AIP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血清γ球蛋白、IgG4,并行腹部影像学检查。诊断标准参照美国HISORt诊断标准或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难以耐受手术的患者口服泼尼松治疗。术前影像学检查明确胰腺肿块,但无法明确肿块性质,不能完全排除恶性肿瘤,激素治疗无效,能够耐受手术的患者行手术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根治性切除是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治疗方法。为了改善胰头癌患者预后,外科医师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运用各种积极的手术切除策略以求征服胰头癌。通过分析胰头癌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区域淋巴清扫、后腹膜神经丛的清扫、胰头癌联合血管切除的文献资料,探讨胰头癌根治性切除的范围与争议。胰腺全系膜切除在改善胰头癌患者预后是一项创新而有前景的手术方式。然而,需要大样本量的后续研究来提高该手术方式的循证医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以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2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良性黏液性囊腺瘤(MCN)、浆液性囊腺瘤(SCN)、良性实性假乳头状瘤(SPN)、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设为良性肿瘤患者,交界性或恶性MCN、交界性或恶性IPMN设为恶性肿瘤患者。分析患者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
目的探讨"Easy First"策略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可能切除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8例和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可能切除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依据"Easy First"策略(即依次解剖、离断患者空肠、胃、肝十二指肠韧带、胆总管、门静脉主干、胰头部、十二指肠二段和三段、胰腺钩突和胰颈部),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
目的探讨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式间断U形缝合在胰头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48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采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探查完成后行上入路根治性切除胰头部肿瘤,胰管内留置支撑管;采用Child法重建消化道,胰腺断端套入空肠,间断吻合空肠与胰腺,距空肠断端0.5 cm间断U形环绕缝合空肠全层与胰腺被膜。观察患者腹腔感染征象
摘要: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农民内部日益分化,农户家庭经营和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矛盾凸显,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成为时代命题。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农户“小”的属性,忽视了农户“弱”的特质对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影响。农户因“弱”的特性,很难以家庭经营为基础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小弱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细分组织化是一条可行路径。概括而言就是,小弱农户将生产要素从家庭经营中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