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立广东省银行兑换券初探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vi1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广东,政局动荡,军阀混战不断,政权更迭频繁。金融领域也是乱象丛生,大到国家银行,小到商号店铺,不同主体发行的纸币层出不穷。广东地方军政当局为应付庞大的军政开销,把设立地方银行作为生财敛财的手段,发行了大量的钞票,成立于1920年8月的广东省银行和稍后成立的省立广东省银行,正是这一时期背景下的产物。二者虽然名称相似,但本质截然不同,有意思的是,它们发行的纸币又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幸存于世的省立广东省兑换券,为二者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实物注脚。
  广东省银行和省立广东省银行
  1916年8月,旧桂系军阀陆荣廷借护国战争之机进驻广东,次年北洋政府委陆为两广巡阅使,陆之部下陈炳焜、谭浩明分别为广东、广西督军,自此两广遂为桂系所统治。
  1920年8月,桂系组建广东省银行,采用官商合办的方式,资本总额500万元,官四商六,行长谭海秋,发行了一元和五十元两种“海秋券”[因券面钤行长“(谭)海秋”印章,故名]。由于该行存在时间很短,“海秋券”仅仅发行了229642元。
  1920年10月,粤军将旧桂系军阀逐出广州,该行行长谭海秋携款外逃遂至停业。12月,广东省政府决定将广东省银行收归官办,退还商股300万元,改名为省立广东省银行,程天斗任行长。规定嗣后有关银行一切兑换券、账据等,均用省立广东银行名义。该行最初计划发行额为300万元,后因政变迭起,军政费用浩大,导致发行额与日俱增,1923年达5100万元之巨,随之而来币值剧跌,挤兑之事时有发生。
  1923年,叶恭绰出任广东省财政厅长,应商民维持纸币之请求,于9月17日设立省行整理纸币委员会,并公布整理省行纸币办法总纲,但未实施,后又发行广东省有息流通券、造币余利凭券、广东整理纸币定期有息证券,但认购者寥寥无几,省立广东省银行纸币跌至一成余。1924年,当局又设法整理,要求商民持票到指定地点加盖“维持省币联合会,民国十三年八月开始印验”印戳,规定纸币一经盖章其面额50%归还持有者,余下50%暂时存放维持省币联合会,但此法很快停止,流通在外的3000余万纸币最终无法兑现,成为废纸,商民损失惨重,省立广东省银行再也无法维持下去,只得关门停业,退出历史舞台。
  广东省银行兑换券有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一百元五种面值,由美国钞票公司承印。据1936年出版的《广东纸币史》记载,一元券印制220万元,五元券和十元券各印制500万元,五十元券和一百元券各印制1000万元,总计印刷3220万元。由于广东省银行的短命,除了极少量作为海秋券发行外,其余的大都由省立广东省银行盖戳发行。
  同一图案,角色有异
  目前存世的广东省银行兑换券,主要有民国二年版(1913年版)和民国七年版(1918年版)两大类版别,五种面值。相同面额的纸币图案相同,但由于发行背景和发行主体有异,印章与签名不同,形成了复杂多样、名目繁多的各类小的券种,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据目前发表的资料来看,实际上早在1913年,美国钞票公司已经设计出“广东省银行兑换券”,并成功试印出样票呈送广东有关部门。1914年8月,中国银行在美国钞票公司印制的1913年版的广东省银行兑换券五元、十元券上,加盖“中国银行”、“毫洋”等字样以示区分,作为毫洋券发行使用。
  而1918年版的广东省银号兑换券,被旧桂系成立的广东省银行和粤省军政府的省立广东省银行所沿用,在时局的变迁中也充当了不同的角色,1920年8月,“海秋券”问世,成为广东省银行发行的兑换券。10月29日,粤桂战争中桂军失利,被逐出广州,广东省银行遂被粤军接管,省立广东省银行走上前台,在广东省银行兑换券上加盖“省立”两字,作为省立广东省银行兑换券发行。1921年6月,在第二次粤桂战争中,粤军在部分省立广东省银行兑换券上,又加盖“桂省发行,两广通用,丁粮厘税,均准完纳”字样,作为其讨伐旧桂系军阀、筹措军费的工具。1924年,在整理省立广东省银行纸币的浪潮中,该券又加盖“维持省币联合会,民国十三年八月开始印验”字样,成为特殊时期政府力图挽救金融的工具。
  省立广东省银行一元券
  票幅145×75毫米,正面以蓝色为主色调,票面抬头为“广东省银行兑换券”,上方加盖红色“省立”二字,下方圆形开光内是广州六榕寺花塔图案,左右花符内印有面值“一元”,花符两肩各有红色冠字“F”和票号“424171”。
  省立广东省银行五元券
  票幅160×80毫米,正面以橘红色为主色调,“广东省银行兑换券”上方加盖黑色“省立”二字,下方圆形开光内是广州镇海楼图案,左右花符内印有面值“五元”,蓝黑色票号“940158”在行名两侧呈左右对称。
  省立广东省银行十元券
  票幅172×87毫米,正面以蓝绿色为主色调,红色“省立”二字位于“广东省银行兑换券”两侧,中间是广东咨议局大楼图案,五色旗迎风飘扬。蓝黑色票号“549803”在图案两肩左右对称。花符内印有面值“十元”。
  省立广东省银行五十元券
  票幅184×94毫米,正面以褐色为主色调,“广东省银行兑换券”上方加盖黑色“省立”二字,红色票号“196643”在券名两侧左右对称。中间开光内是楼房图案,左右花符内印有面值“五十元”。
  省立广东省银行一百元券
  票幅186×96毫米,正面以黄绿色为主色调,“广东省银行兑换券”上方加盖黑色“省立”二字,红色票号“093113”在券名两侧左右对称。中间开光内是西式楼房图案,其左右花符内印有面值“一百元”。
  五种票券,正面都有“中华民国七年印”和“凭券兑换通用银元”字样,行长程天斗的中英文签名和出纳主任容显麟的英文签名位于下方近边框处,印制单位为“American Bank Note Co.NewYork”(美国钞票公司,纽约),右侧皆戳印一紫色骑缝章,一元券、十元券、五十元券、一百元券漫漶不清,五元券则解开谜团,印文依稀可辨为“发行纸币印”。背面颜色各不相同,一元券以绿色为主,五元券以紫色为主,十元券以桔黄色为主,五十元券以土黄色为主,100元券以浅蓝色为主,但设计上又有相似之处,都有英文行名“PROVINCIAL BANK OF KWANG TUNG PROVINCE”,用阿拉伯数字、汉字、英文三种方式标注面值,还有英文“CANTON”(广州)、印刷时间“JAN.1ST1918”(1918年1月1日)等字样,对于兑换券的含义,都用英文作了解释:“PROMISES TO PAY THE BEARER ON DEMAND”(译文:在持票人需要的时候承诺支付)。
  省立广东省银行兑换券特点
  1.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征。版面图案既有广州传统的地标性建筑,又有饱含异域风情的西式风格建筑,既反映了广州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又折射出这座城市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开放与包容。镇海楼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楼高五层,因此广州人称它为“五层楼”。1929年,“五层楼”成为广州市市立博物馆,1950年至今为广州博物馆馆址。几百年来,它见证了广州这座城市的光荣与屈辱,成为广州人们心中恒久不变的精神支点与原点。六榕寺花塔高57米,11角形,外9层,内17层,是广州有名的古代高层建筑,也是岭南地区现存最高的宋代古塔。十元券上的广东咨议局大楼建成于1909年,坐北向南,仿西方古罗马式的议会大楼形式,主楼两层,前圆后方,大厅屋顶为半球形,是清末新政的历史见证。五十元和一百元券上的楼房也都具有典型的西洋风格,显而易见是西风东渐在当时建筑上的反映。
  2.钞票纸张优良,印制精美,设计规范中又有变化。美国钞票公司的印刷技术和工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据不完全统计,1905年到1949年间,中国就有五十多家银行委托该公司印制钞票,许多券种本身就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广东省银行兑换券是其中的佼佼者。总体来看,广东省银行兑换券版面采用传统的对称设计形式,正面中间开光内是图案,左右对称书写面值和其他内容,显得整齐划一。
  从不同的发行主体相继沿用广东省兑换券来看,一方面这反映了钞票的精美设计获得了不同军政当局的认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时局动荡的背景下,广东军政当局没有充裕的时间设计新的纸币样式,为了解决庞大的财政支出,利用现成的版面,加盖印章尽早地推向社会,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然而可叹的是,对广东社会而言,这种兑换券并没有带来金融的稳定和市场的繁荣,相反最终成为广大百姓心中的梦魇。
其他文献
(一) 关于二人转的归属问题,是近年来一直争论不清的问题。曲艺界认为,它基本是属于曲艺系列中的一个曲种;而戏剧界则认为二人转是戏剧,是繁衍在东北地区的一种民间秧歌小戏
盐碱地引种沙棘加速海防林建设(摘要)天津市大港区农林畜牧局1987年和1992年两次从辽宁省建平县引种沙棘苗10.8万株,在土壤含盐量高达8.2%的上古林东大荒等地,作为护堤林、农防林栽植。当年成活率
森林资源资产化是明晰森林资源产权的必然途径。它首先必须解决森林资源根据经济属性不同的分类经营,实施森林资源调查、计量、数表以及动态监测的规范化管理,认清森林资源评
2009年10月23日,英国伦敦高等法院判决书裁定,驳回戴姆勒奔驰公司有关三一商标侵权其三叉星商标的诉讼。自此,三一与奔驰的商标之战取得了实质性的胜利。三一海外商标维权的
长宁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全年气候温暖湿润,土壤以紫色土和黄壤土为主,能适应多种植物生长,尤其是竹类。据此,县委、县府提出了以竹为主的大林业开发项目,以“海”(竹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各种艺术门类:音乐、舞蹈、绘画、文学、戏剧等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都离不开对生活的体验,这是宽泛的、广义上的体验,是艺术创作所共有的规律,只是各自按
六十年前,党领导下兴起在上海的左翼电影运动,不仅把中国电影创作主流纳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潮流,而且使年轻的中国电影面貌为之一新,声威从此大振。今天,我们如何继承
我市有些农民以供销社为依托,自愿组织,办起了养兔、畜禽、编织等专业生产合作社200多个。这些专业合作社,有的以社统一经营,有的以户分散经营,他们迫切要求帮助解决有关会
策划人语梅雨时节的皖南,似画如歌。本刊记者走进烟雨朦胧的杏花古村,穿过粉墙黛瓦的屯溪老街,登临相看不厌的诗山敬亭,都为寻找一个蕴藏在“醉美”风景中的答案。今年2月,“
面对新时期学生工作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班主任工作艺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责任心的公民,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目标。时代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