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泰斗的长寿经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pymh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14日,谢家麟院士与吴良镛院士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两位科学泰斗都已近百岁高寿,本期我们向读者特别奉献他们的养生之道。
  
  
  谢家麟 从不着急上火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是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国际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他1920年生于哈尔滨,今年已经92岁高龄,但是身体硬朗,声音洪亮,听力视力依然很好。
  谢老自嘲年纪大了“懒得动”,虽然不爱运动,但仍然坚持每周去办公室呆上半天,收收信件,看看邮件,了解了解现在年轻人的想法。他的老伴说:“他的确很少运动,但是性格非常好,无论遇到什么事,从不着急上火。”谢家麟也自称乐天派,还说自己是好父亲、好丈夫。
  谢老的父亲曾与李大钊写诗唱和,还与张伯驹参加过同一诗社。受父亲的影响,诗词一直是谢老的爱好。在燕大读书时,他还选修了“苏(苏东坡)、辛(辛弃疾)词”,由国学大师郑因伯授课。“郑先生夸我写得好,只可惜没念中文系。”谢老边笑边说。
  谢老总结自己的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从未考虑过自己要取得何等成就,成为什么人物,获得多少报酬。对于荣誉,他也看得很轻。由于深受“德先生、赛先生”口号的影响,他一生只顾“埋首拉车,拙于人事交往”,当初担任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经理,是“国家需要,勉为其难”,当在工程建设中有更合适的专家涌现时,他即提出辞呈,主动让贤。不过,或许也正是得益于“思想简单”,所以他的生活简单而快乐。
  吴良镛 80岁学会用电脑
  著名的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双院院士吴良镛的人生理想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万人师,谋万家居。吴老说:“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他以这样的情怀安身立命、辛勤工作、行事为人。
  他与时俱进,80多岁学会用电脑,用电子邮件和友人联络。与人谈天时,思路敏捷,语言时髦,绝非象牙塔内的老学究。在小区里散步时,他总是笑眯眯地,跟人友善地打着招呼,唠家常,跟邻家老大爷没两样。
  他的刻苦也为人称道,每天凌晨4点起床,论文、规划、著述、画作、书法,都是在清晨时完成的。工作告一段落后,休息一会儿,便带上夫人备好的午餐准时上班;中午把饭菜热一热就吃,吃完继续忙手边的活儿。85岁时依然坚持每天全天上班,晚上还要接待客人或准备第二天的会议等。这样不辞辛苦地奔波操劳,也给吴良镛的健康带来危害。86岁时他在工地上病倒了,病愈后他又投入工作了。因为他觉得“曾经失去过健康,所以知道健康可贵,回到这个工作岗位真的是太幸福了。”今年90岁的他,依然在为“人居”谋划。
其他文献
授权公告号:CN103862175B  授权公告日:2016.07.06  专利权人:东莞帕姆蒂昊宇液态金属有限公司  地址:523000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西城三期工业区东莞帕姆蒂昊宇液态金属有限公司  发明人:李奉珪  Int.Cl.:B23K26/21(2014.01)I;B23K26/14(2014.01)I  摘 要:该发明涉及非晶合金的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铜基非晶合金的激光焊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