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歌声为音乐教学插上飞翔的翅膀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wfz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探讨了唱歌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从感受力、技能技巧、嗓音、自信心、歌唱气质等发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学生、音乐、歌声、飞翔
  唱歌是人类表达和交流感情的最直接最方便的手段,人们在歌唱中表露自己对社会、对生活、对自然的感受,并在倾听和欣赏别人的歌唱中领略他人的心声,所以唱歌是一种普及的艺术,被人们普遍的喜爱和直接参与着。
  一、 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
  歌曲由于歌词的文学形象,其抒情的定向性比较明确,教师应在对歌曲做认真细致简明扼要的分析、讲解、范唱时联系歌曲的艺术形象,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所以,教师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
  在新课改教学中,运用启发性的形象、语言、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展开联想,并从联想进入想象因势利导,使学生进入歌曲所学的意境,再创造出歌曲的艺术形象。例如:《保卫黄河》要使学生的脑海里浮现出中国人民排山倒海,势不可挡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画面。歌曲《摇篮曲》要使学生进入一种宁静、甜蜜的境界等。学生脑海里这些特定的艺术画面,十分有助于歌唱表现力。由此,学生的形象思维活动得到深化,增强了乐感也促进了智力的发展。
  二、 有助于训练学生歌唱的技能技巧
  歌唱的技巧包括良好的姿势、正确的呼吸、自然圆润的发生和清晰的咬字吐字,发声练习也要有机结合并做到有目的地进行。在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懂得掌握正确的呼吸用气方法,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有步骤的持之以恒的进行练习,将正确的感觉与熟练的动作练成下意识的条件反射,心想唱一张口气息就很快的做好准备使歌声有了动力。
  在实践中,我认为u和i这两个元音相结合练习打开喉咙效果较好。因为发u元音时,喉位最低,声音最通,这是u元音强迫内部力量来打开喉咙的作用。i元音较其它几个元音对声带的要求最强,在练习i元音时,声带承受的压力也较大,练习时间就不能太长,所以把i、u结合起来练既拉紧了声带又稳住了喉头。练习中必须注意i和u的共鸣位置统一,不让u的位置掉在i的下面,因为i容易进入鼻腔,u容易暗淡沉闷。如:.
  2/4 12 34 | 54 32 |12 34 |54 32 |1 - ||
  u i u i u
  当学生初步学会了打开喉咙的方法,老师就应在歌曲的教学中让学生注意每一个字的发音。比如,八年级教材中有《阿里郎》一歌,第一句的歌词是“阿里郎,阿里郎,阿拉里吆”,这些字的母音是“ a la li ao” ,发这些音也得稳住喉头。这样,气息才能更畅通地运行,声音也自然会丰满、圆润了。
  三、有助于保护学生 变声期的嗓音
  初中学生十二岁开始进入青春发育期,喉头与其他身体部分一样迅速的发育长大,进入了变声期,整个变声过程大约需要三至五年。变声后男生由纤细的童声,变为宏大雄壮的大男子汉声,女生变化不太显著只是趋于成熟,男女声色差别明显,声部的特点也日益明显,音域加宽音色比前段明朗舒展纯净。
  不要再唱前,吃有较强刺激性的食物,也不应在剧烈运动后或饭后立即练唱。还要注意锻炼身体,正如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马玉涛所说:“没有健壮的身体,哪里还有动人的歌声”。这就很好的说明了健康的体魄和美好歌声之间的关系。
  四、 有助于帮助学生自信的歌唱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想到所教的学科,而且要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是啊,少年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和自信心是和师生情感密切联系的。教师应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保持同一水平线上的心里接触。课堂上,教师面带微笑娓娓道来,学生如沐春风心情舒畅,这样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中,让学生更喜欢上音乐课喜欢唱歌。
  教学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人际交往、情感沟通的过程,师生的情感交流与教学是不可分割的。在唱歌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按自己的主观意志设计教学,并按部就班的教完每首歌,那他的教学是失败的。我们可以蹲下身子问问学生你们喜欢怎样上音乐课,你们认为这首歌怎么唱更动听,我们要时刻观察学生的心理动向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或热情的语言、真挚的爱心,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才能有的放矢的帮助学生自信而歌。
  五、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歌唱气质
  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歌唱气质的重要职责。在学生歌唱道路的起步阶段,学生的声音技巧和歌曲处理能力都十分有限。一个负责任的、高素质的教师应一边教给学生歌唱技巧,一边培养学生的歌唱气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就是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声音条件确定其属于哪个声部,如女高声部可分为戏剧女高音、抒情女高音、花腔女高音等,然后才能选择适合学生演唱的作品。音乐教师应因势利导,把学生引导到适合他的正确的歌唱道路上来。教师还要花费大量心血在对作品的理解把握上,细致搜寻、挖掘、剖析隐含在谱子里面的东西。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对音乐的正确演绎、提高艺术审美水平是提升演唱水平、最终形成自己独特歌唱气质的关键所在。
  六、有助于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通过为学生创设情景,从具体的情景入手感受抽象的音乐语言所表达的意境,从而唤起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有效地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 在教学实践中,用绘画、投影和多媒体等视觉手段,使音乐作品形象化,通过形象化的画面来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有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 果。在欣赏京剧《铡美案》选段《包龙图打坐开封府》时,我给同学们放了舞台演出录象,大家一边欣赏雄浑豪放的演唱一边看演员刚正威武的表演,即感受了音乐的节奏及韵律美,同时通过视觉感受又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学生反映这样的音乐课即轻松愉快又收获很多。 有人说,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绘画的芳姿倩影,有时我们通过一个生动的画面就可以让学生对音乐有更具体丰富的联想。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适当地运用一些生动的画面来创造一个联想的空间,比简单地讲解更能使学生进入音乐意境,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其他文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能够形成同频共振,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可以从情感认同、价值辨析教育、加强实践体验教育三方面
摘 要:本文针对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不高,不明确上体育课是自己的责任,对体育课的目标和体育课的功能不甚了解等情况,探讨调动学生上体育课积极性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调动 学生 体育课 积极性    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学生积极性提高在心理上表现主动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精神饱满,求知欲强烈。在生理上反映为大脑兴奋性增强,激素分泌增多,心肺系统活动加
学位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智力水平、身体素质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是相当重要的。目前的初中体育以以导促学为教学原则。这就要求我们体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教师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体育以导促学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如何在教学中落实以导促学的原则。  关键词:初中体育 以导促学  在体育课上,教师是主导。体育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直接影响体育课程的质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理性精神指导下的艺术观不再居于绝对权威的地位,生命哲学、非理性精神、精神分析学说等向它提出了挑战,,许多当代艺术家抛弃了传统艺术技巧,绘画方法和工具材料,以纷繁多姿的崭新面貌出现在观众面前。追求心灵的真实成为当代绘画的主流。但是“真”了以后还要不要美,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当代绘画艺术从表现形式来看主要有两种,其中一种就诣在表达纯粹的主观情感和表现心灵的真实。这是一个伟大的
期刊
本文以修正后的托达罗模型为工具,以浙江“民工荒”为主线,研究在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矛盾下发生“民工荒”的原因及相关问题。  文章首先基于农村劳动力尤其新一代农村青年
[内容提要]: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正以令人惊喜的速度走进课堂。这种新的技术手段,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确有明显的优势。但多媒体教学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合理运用,要把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的结合;要注重内涵;不能喧宾夺主,而且要有针对性。  [关键词]:音乐教学 多媒体 合理运用  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我们音乐教学扩大了容量和空间,极大地丰富了音乐教学手段,充分激发了
【摘 要】体育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和调动学生适宜的学习情绪。积极的,良好的情绪可以激活学生认识意识好学习兴趣。消极的,不良的情绪会削弱,降低活动能力,干扰心理活动,影响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绪过高或过低,都不利教学的和谐发展,为此,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情绪与练习积极性的变化,要善于激发保持学生积极健康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活动的强烈动机,使教学与学生情绪张弛有度,和谐协调。  【关键词】情绪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