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血清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变化及其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

来源 :河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an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老年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酯酶(Che)、血清白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时间(PT)变化,并探讨其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方法:于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肝硬化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按肝硬化Child-Pugh评分分级将其分为A级、B级和C级,其中各组分别为43例、38例和39例,另外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研究者血清Che、Alb以及凝血功能相关指标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变化情况,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各项指标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he和Al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PT、APTT和TT等相关凝血功能指标在观察组中,较对照组时间均发生显著延长(P<0.05);随着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升高,Che和Alb水平逐渐降低,其中不同肝硬化Child-Pugh分组间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T、APTT和TT则随着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升高,其延长时间越长,同时将其两两比较,发现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Che和Alb与Child-Pugh分级呈负相关(P<0.05),而PT、APTT和TT则与Child-Pugh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伴随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的提升,血清Che和Alb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而PT、APTT和TT则呈上升趋势,由于它们均与肝硬化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在临床上检测上述指标,对于肝硬化患者病情的评估、诊疗计划的拟定及预后的预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认为,宫颈癌表现为从宫颈上皮内病变到侵袭性癌过渡的连续过程。流行病学证据表明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是定位人类癌症等复杂疾病的重要遗传标志,因此对某些与宫颈癌相关的SNP的研究将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WNT-1诱导信号通路蛋白1(WNT-1 inducible signaling pathway protein 1,n WISP1)基因多态性与多种肿瘤疾病的易感性密切相关。因此n W
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蛋白激酶D3(PKD3)的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28例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单个核细胞中PKD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结果肝纤维化病理分期为S0期、S1期、S2期、S3期和S4期的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KD3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1±0.26、1.02±0.18、0.77±
十二指肠乳头部位恶性占位起病隐匿,多数患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漏诊误诊,以致延误治疗,从而影响预后[1 ].其中十二指肠乳头癌较为罕见,仅占恶性肿瘤的0 .01%,且预后较差[2 ].本文综合10例十二指肠乳头部位占位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了诊断和治疗过程,以期为十二指肠乳头癌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目的:探究胃癌外泌体lncRNA CASC11对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人单核细胞THP-1加入PMA诱导其分化为M0型巨噬细胞,M0型巨噬细胞和胃癌细胞MGC-803中转染空白质粒(Vector组)和lncRNA CASC11过表达质粒(lncRNA CASC11组),qRT-PCR转染后巨噬细胞中iNOS、CD16、CD206、Arg-1、Ym1、TNF-α、IL-1β、TGF-β 和IL-10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CD206+CD14+细胞比例.提取人胃粘膜细胞GES-1、人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微小RNA-27a(miR-27a)、微小RNA-625(miR-625)表达水平及与肝硬化和肝癌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2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7例,作为乙型肝炎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63例,作为肝硬化组、乙型肝炎后肝癌患者65例,作为肝癌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5例作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四组受试者血清miR-27a、miR-625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癌发生的因素
目的旨在深入了解程序化细胞死亡配体-1(PD-L1)在幽门螺杆菌(Hp)胃炎不同阶段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依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胃镜检查的12例患者,参照《京都胃炎分类》及《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上海)》的标准,在胃镜下钳取胃窦部组织送病理检查,并行14C尿素呼气试验.依据活体组织病理检查、Hp特殊染色法及14C尿素呼气试验的结果,将患者分为Hp阴性非萎缩性胃炎组即正常组(A组)、Hp阳性非萎缩性胃炎组(B组)、Hp阳性萎缩性胃炎组
目的:探讨COX-2在人口腔癌KB细胞中的表达量及其调控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OX-2在人口腔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人口腔癌KB细胞和人口腔上皮HIOEC细胞中的差异表达.通过慢病毒转染,建立COX-2高表达的KB细胞系或加入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后,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系中COX-2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分析细胞内EMT相关蛋白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性粒细胞性炎症反应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40例作为AECOPD组,COPD稳定期患者40例作为COPD稳定组,并选取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LFA-1与中性粒细胞性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炎性蛋白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高迁移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水平与肠道黏膜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3月至2021年4月诊治的152例SAP患者(SAP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肠黏膜损伤分为损伤组(110例)和未损伤组(42例),另选择同期来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92例作为对照组.均检测血清Hcy、PCT
目的:观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和胎盘组织中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与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DDAH)的表达水平,以及ADMA与DDAH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医院收治的62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32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30例,将同期该院3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ADMA与DDAH2表达水平及胎盘组织中ADMA与DDAH2表达阳性率,分析ADMA与DDAH2在血清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