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军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证经验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cagou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一种慢性难治性疾病,西医治疗存在效果欠佳、易反复发作、副作用大等问题,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独特的优势.李学军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主要在于饮食失调、劳倦失宜、情志失和;病机以脾胃气虚为本,肝胃不和,气滞、血瘀、湿热交结日久而成浊毒,损伤胃腑黏膜致病;治疗上以补益脾胃为本,扶正祛邪,汤丸结合;用药上善用对、角药,重视调和气血,化浊解毒,调畅情志,安神解郁.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赤瓟块根的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各类指标的测定均用国家标准法.结果:每100 g干物质中的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别如下:锌(Zn)353.34μg、铁(Fe)591.64 μg、镁(Mg)1018.01μg、锰(Mn)10.24μg、钙(Ca)461.05μg,不含铜(Cu)元素.结论:赤瓟块根中富含Zn、Fe、Mg、Mn、Ca等微量元素,不含Cu元素.
目的:观察在不同暴力作用下枢椎的应力分布并推测枢椎环骨折的损伤形态,揭示该类骨折的形态学与损伤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进行头颅和颈椎薄层CT扫描,将CT数据导入软件,通过有限元软件建立颅底至第3颈椎(C0-C3)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头颅几何模型上选择5个受力点:前额中部正中(A点)、头顶部前方正中(B点)、前额上部左侧(C点)、头顶部前方左侧(D点)及枕后部(E点),其中A和B点受力模拟颈椎受到不同程度过伸+轴向压缩暴力,C和D点受力模拟过伸+轴向压缩伴不同程度
目的:建立复方苓桂颗粒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对复方苓桂颗粒中的桂枝、茯苓、大黄在自制板与预制板上进行定性鉴别,并进行低湿(RH32%),常湿(RH65%),高湿(RH88%)的耐用性实验.结果:桂枝、茯苓、大黄供试品溶液色谱与相应对照药材色谱在相同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且预制板和自制板上都显示清晰,各湿度条件下的色谱都有明显的斑点.结论:本方法简便,专属性强,耐用性良好,阴性无干扰,可作为复方苓桂颗粒的薄层鉴别方法.
目的:建立复方苦参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aters XSelect CSH? C18(250 mm×4.6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05%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84 nm,柱温20℃,进样量10μL.结果:5-HMF质量浓度在0.022~1.11μg(r=0.9998)范围内质量呈良好线性关系.5-HMF平均回收率为95.6%(RSD=6.70%)(n=9).结论:本研究方法重复性好,准确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威胁人类健康的免疫性疾病,傣族人民在长期的防病治病和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针对不同的病情,傣医分为内治法与外治法.其中外治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传统性和民族性,其具有操作简便、易于取材、方法多样、疗效独特、运用广泛的特点.通过综述傣医外治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理论研究、临床研究,以期对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科研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及治疗思路.
目的:基于疏风解毒胶囊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肺功能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进行Meta分析,以期为临床应用和深入研究疏风解毒胶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根据文献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后提取数据,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偏倚风险,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956例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7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风解毒胶囊可提高
文章分析中医古籍以及近年来隔附子灸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分析表明在今后的研究中应严格按照临床研究原则,完善试验设计,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高质量的循证依据.
对药、角药临床应用数不胜数,合理搭配,具有事半功倍之效.为了研习朱莹教授的用药特色,在基于其临证心得的基础之上,结合相关中草药书籍,总结归纳妙用白术、莱菔子,紫苏梗、香附,麦芽、谷芽,白及、刺猬皮、山药,扁豆、薏苡仁、佩兰,佛手、郁金、贯叶金丝桃6组对药角药治疗脾胃疾病的遣药心得.
文章介绍余尚贞主任医师运用乌梅丸的经验,认为厥阴病病机是厥阴枢机不利、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余尚贞主任医师基于“厥阴病病机”和“厥阴欲解时”在临床上应用乌梅丸十分广泛,浅谈对厥阴的理解,并举验案2则.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膝痹病”的范畴,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影响较大.刘又文教授认为,该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肝肾亏虚,重要诱因在于风寒湿邪侵袭人体.治疗上主张发挥中医特色,根据不同分型辨证论治,同时联合中药熏洗、玻璃酸钠注射等疗法进行治疗,以做到内外兼顾,衷中参西,取得良好疗效.本文通过总结刘又文教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经验和用药特点,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