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CR模型的市域生态空间网络构建—以唐山市为例

来源 :农业机械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城市化进程中以中心城区为主的核心生态规划忽视自然与城市之间的空间动态变化,而导致城乡人居生态环境的不协调问题,以唐山市生态空间网络构建为出发点,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MSPA)、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对市域生态源地识别,并提取生态源地间潜在生态廊道,结合重力模型定量分析廊道重要度并构建唐山市生态空间网络。结果表明:生态源地提取与识别是城市生态网络构建的关键节点,通过识别市域生态源地共33642个,面积245674.52 hm2。主要分布于北部山地保护区、中部林地生态保护区和南部湿地保护区,景观类型多为草地和林地,其次为水体;通过斑块重要指数等量化景观要素对生态空间的重要度,识别出30块重要生态源地作为生态廊道的关键节点;基于最小累积阻力和重力模型计算并构建潜在435条关键生态廊道,分别占草地景观、林地景观和水体景观的51.21%、30.74%和16.46%;且源地间的生态作用力及廊道适宜性差异明显,14号和17号源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大为14562.77,2号和21号源地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最小为1.06;其中25号源地(开平区陡河水库)和18号源地(滦州市青龙山省级保护区)为南北生态流动的关键源地,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重点保护和管理。该研究可为唐山市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空间构建和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提供有效支撑,也为类似区域生态保护的管理和构建生态空间网络研究提供了参考和示范。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热点材料】2021年9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了题为《坚定信心共克时艰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重要讲话。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时指出,我们必须战胜疫情,赢得这场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斗争。人类总是在不断战胜挑战中实现更大发展和进步。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