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结构式心理教育在消化道早癌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 :护理实践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短期结构式心理教育在消化道早癌患者出院准备及恐惧疾病进展干预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240例消化道早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120例,其中观察组有3例中途退出,6例失访,最终纳入11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短期结构式心理教育.采用癌症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以及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出院准备度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前,两组生理健康、社会支持2个维度及恐惧疾病进展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周,观察组生理健康、社会支持、恐惧疾病进展总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指导质量、出院准备度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期结构式心理教育模式可有效提高消化道早癌患者出院指导质量,提高出院准备度,降低患者癌症复发恐惧情绪.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巴林特小组活动”对提升实习护生共情及沟通能力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0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生120名,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名.对照组按常规临床实习模式参与临床实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分批次参与巴林特小组活动每月2次,共12次.分别于活动开始和活动结束后运用杰弗逊共情能力量表(护生版)及沟通能力量表评估两组共情能力及沟通能力的变化.结果 参与活动前两组护生共情能力及沟通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结束后,观察组共情
目的 结合护理专业特色及患者心理特点,引入心理学人际沟通分析理论,探讨其在护患沟通中的应用研究,构建一套系统、专业、具体的护患沟通教学内容,提升护士沟通核心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运用.方法 选择2021年3—6月4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基于人际沟通分析理论护患沟通技能训练,纵向对比培训前后护患沟通能力及所护理的住院患者满意度.结果 经过基于人际沟通分析理论为理论框架的护患沟通技能培训后,护患沟通能力明显提升,信息交流及反馈、沟通行为、沟通价值观3个维度的得分、总分及所护理的住院患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日间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医院日间手术患者997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医院日间手术患者1175例为观察组,实施精细化管理.比较两组日间手术患者术前准备完善率、日间手术患者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准备完善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的 探讨分析微视频联合Teach-back教学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技能带教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7月院中130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实习护士,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名.对照组接受常规教学,观察组进行微视频联合Teach-back教学,对两组实习护士带教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观察组实习护士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护士教学后核心胜任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护士教学效果评
目的 探讨沉浸式教学法在军队医院战伤救护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6月医院124名护理人员,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名,观察组采用沉浸式教学模拟,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的综合成绩(理论+技能)并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综合成绩83.60±3.27分高于对照组75.40±4.5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教学效果评价中观察组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对疾病相关资料的综合分析能力、独立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增强创新能力方面
目的 基于首要教学原理对基础护理学进行教学设计改革,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江汉大学医学院18级、19级护理专科生共143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8级护理学生70名为对照组,19级护理学生73名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观察组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以首要教学原理为理论指导,进行护理学基础教学的设计改革,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调查观察组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探索教学改革的成效.结果 观察组在线学习成绩、期末理论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目的 探讨量化功能训练联合图谱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以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行髋关节置管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量化功能训练联合图谱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式后锻炼依从性、生活自理能力及髋关节评分表(Harris)评分情况.结果 实施量化功能训练联合图谱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护理模式对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患者不良情绪、依从性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医院62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团体心理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绪、依从性及应对方式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正性情绪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
颅内静脉窦血栓(cerebar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CVST)是由多种因素引起脑静脉回流受阻、脑脊液吸收障碍为主的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约为0.5%~2%[1].血栓堵塞容易造成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癫痫和脑出血等并发症,需要行脱水降颅压、抗凝、抗癫痫和血管内治疗等.常用脱水药是20%甘露醇,此药对血管刺激性强,易造成静脉炎,一般临床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输液治疗.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能保证长期输注或输注刺激性药物患者静脉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导管尖端最佳的位置在上腔静脉的下
期刊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种短期辅助和生命支持系统 [1],作为现阶段应用广泛的抢救技术,其本质为使重症患者的心肺得以调整,并由患者机体对受损的心肺功能予以自我修复,其辅助治疗效果显著 [2].同时,ECMO治疗也有多重并发症,有研究 [3]认为,在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中,出血与血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则能够对患者的肾脏进行最大限度的模拟,以此对水及溶质予以持续、大量且缓慢地清除,由此稳定患者的机体内环境,并缓解其肺水肿症状 [4].CRRT通过对流模式溶解杂质及水分,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