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随我动,积极参与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b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多数学生眼中,数学一直是不受欢迎的学科,而且由于很多学生对数学非常不感兴趣,数学成绩偏低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学生从小学时就厌烦数学,进入到高中阶段之后难以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才能激发学生潜能,提高课堂实效性.
  【关键词】 高中数学;参与;实效性;积极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摒弃落后的教学观念,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的大脑,这样才能够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在积极参与过程中提高学习效果.本文立足于教学实践活动,针对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问题展开论述,希望对广大数学教师的教学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学生参与是课程改革的灵魂和关键,但是当前高中数学课堂上的学生参与状况并不令人感到乐观,这其中固然有学生年龄特征的影响,但是教师教学方式的原因更为重要.所以,在当前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面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提升课堂的时效性.笔者认为,数学教师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一、教师转变观念,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一般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况且数学的抽象性很强,因此学生常常感到很枯燥,课堂实效性当然很差.众所周知,学生只有从内心崇拜老师、尊敬老师,才会更容易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因此数学教师要想办法获得学生的认可,并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摈弃“师道尊严”的落后观念,课堂上的教师不应该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在学生探索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当学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后,教师也应该对学生的表现提出表扬和赞美.这样,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评价中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从而在学习中表现更出色,而教师角色也不再局限于从前的知识传授者,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參与者.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学生对教师也没有了之前的约束感和距离感,学生从内心崇拜老师、喜欢老师,这样就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课堂实效性自然提高.
  二、提高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学生只有对数学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参与其中.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之后,就能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由从前的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要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 整合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吸引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能够提升学习积极性的内容,并对这些内容进行整合和加工.如在学习“三视图”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于先进的教学设施将飞机、汽车等工具的三视图呈现给学生,学生很容易被精美的图片所吸引,这样,学习兴趣就能得到提高.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向学生多介绍一些高科技产品的基本资料,并引导学生只要自己好好学习,下一个高科技产品的发明者就是学生自己.这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学生只有树立起良好的学习愿望,才会激发内心好好学习的动机,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
  2. 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小学生相比,呈现出减弱的趋势,因此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注意力,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一种积极的情绪中探索数学规律.如教师可以通过数学家趣闻、数学小故事等吸引学生注意.当学习等比数列这一问题时,笔者曾经对学生讲了这样一则故事来吸引学生:国王为了奖励丞相对国家作出的巨大贡献,承诺满足丞相的一个愿望,可以随便挑选一件自己喜欢的宝物.丞相什么都不要,只对国王说自己只要64个棋盘格中的麦粒,但是第一格放1粒,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第四格放8粒……依此类推.教师问学生国王能否满足丞相的要求,很多学生都笑丞相傻,认为丞相的要求很容易办到.可是教师给出的答案却是不能,同学一听,纷纷表示不可能,特别想知道为什么国王不能满足丞相的要求.这时候,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出新学内容,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等比数列,学习效果自然不错.
  3.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
  数学内容十分繁杂,而学生之间的差距又很大,因此教师应该在充分分析学生学习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举例来说,教师可以采用讨论法、引导法,还可以采用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帮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好习惯.对待复习课,教师可以采用讲练相结合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也可以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教师可以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巧妙地为学生设置问题,使学生在问题中思考.在创设问题的过程中要尽量做到精心设计,问题难度应适应学生的实际水平,不管是难度过大还是过小,都不利于学生发展.
  三、突出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倡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在中学阶段面临着十分繁重的学习任务,因此学习效率必须要提高,而突出数学学科的实用性是提升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教师在教授数学新知识的时候可以穿插学生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这样不但可以提升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同时也使学生感到十分亲切.举例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测量阳光下的旗杆影子来计算旗杆的高度.当学习“集合”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打比方的方法加深学生对集合概念的理解.当学习椭圆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生活中的椭圆物体联系起来,使学生利用数学中的椭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不但有利于巩固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也有利于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当数学知识转化为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之后,学生头脑中会建立起直观的生活形象,而学生同时也能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参与到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
  四、采用科学化的评价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美国心理学家吉诺特曾经说:“教育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因素.如教师的情绪、教学方法等,教师既可以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教师还可以带给学生自信,使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由此可见,教师评价能够对学生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必须对学生作出积极的评价,对学生的良好表现及时给予赞美和表扬,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以后的课堂中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总之,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必须注重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课堂的实效性.对于广大数学教师来说,应该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采用多种措施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热情,教师和学生在沟通和交流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提升课堂的实效性,进而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毅.高中数学教学要善于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J].未来英才,2014,(4): 54.
  [2]陶朱斌.高中数学课堂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的策略探究[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版,2014,(26): 306-307.
其他文献
【摘要】 新课程改革已经好几年了,如何专注高效课堂,关注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归根结底还得落实到我们一线的教师身上,作为一个有着快十年教龄的青年教师,我感觉要向课堂要效益,得充分发挥课本例题、习题的“本源”作用,深挖变式拓展,注重数学知识的总结与归纳,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 习题;有效教学;变式  在人教A版第一章的第三节“函数的基本性质”后,课本P39习题B组第一题:  已知函数
【摘要】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精设教学过程,让课堂上每一分钟都体现价值,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摈弃形式,注重实效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先决条件. 本文结合实践,从掌控学情、指导学法等几方面对如何克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形式主义”进行探析.  【关键词】 初中数学;形式;实效  当前教育理论呼吁教学必须“减负增效”,教师应该构建真实、高效的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然而由于学生学习能力、习惯与思维
【摘要】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是实际教学中难度比较高的一部分内容,针对于这部分内容,本文比较了人教A版与人教B版在课时安排和内容设计(包括“引入部分”和“概念部分”)上的异同之处,最后从概念引入、概念讲解、概念分类这三点提出教学建议.  【关键词】数系的扩充;复数的概念;人教A版;人教B版  2003年由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关于“数系的扩充
教与学是永恒的研究主题. 以“老师”或“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缺乏育人意识,对学科的育人价值缺乏深刻的认识,致使教学中出现了 “失度”现象. 本文,对点状教学下,结构性知识的 “失度”现象进行剖析. 力争在追根溯源中,寻求平衡之径,凸显数学教学的结构性,回归教与学的融合之境.  一、点状教学下,知识结构的“失度”现象  这犹如“掐头去尾烧中段”的烧鱼
动手操作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是学生建构知识的重要方法,对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方式,已经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可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会发现很多问题,下面以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分物游戏”为例加以阐述.  [教学环节一]4个桃子分给2只猴子,可以怎么分?  操作时,学生不约而同地将4根小棒分成两个2根,只有在教师的要求下,学生才分成1和3.学
【摘要】 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主课题之一,本文强调的就是有效教学应把握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及相应的认知特征.  【关键词】 教学过程;学生的认知;尊重学生  一、故事背景,案例分析  数学课程进入到了2003年,我们对一节课的设计与评价有没有改革的意识,在探究课的过程中,是否运用了学具课件等资源优势. 在这种背景下我上了第一堂公开课《角的认识》,当我讲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
【摘要】文章给出了复变函数论网络课程建设的意义、建设的策略和方法,通过课程建设,不仅便于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而且加强了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了解和联系,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效率,充分体会到网络课程的重要性.  【关键词】复变函数论;网络课程;课程建设;网络学习  复变函数论(简称复函)网络课程建设,是学校网络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年的网络建设和一个学期网络课程的相关教学实践,使得网络课程不断
【摘要】近几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不少数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数学教学方式与内容的创新.特别是数学概率统计的教学,其概率统计的教学主要是结合理论与实际,将相关案例融入数学的建模中,从数学教学内容与改革方式探讨数学发展之路,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本文主要分析数学概率统计教学中加入应用型题目的作用,同时提出数学概率统计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方式,以期提高学生统计概
【摘要】 数学能够启迪智慧和拓展思维,也能解决不同的问题,是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科目.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而例题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关键组成,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以及应用所学的数学定义、定力以及公式等,并且能够不断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数学分析、理解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主要就如何设计例题教学,精心打造魅力数学课堂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参】 设计
【摘要】 数学素养,意味着掌握一种用现代科学语言构建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掌握一种理性思维模式和数学技能,获得数学能力,形成数学意识或数学习惯,即数学观念,养成数学品质. 而这一切是学生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得以具备的. 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是当代人要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就意味着对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