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童妄想曲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逢家宴吃到意兴阑珊,姑姑总喜欢重讲一段陈年往事:大概是我五六岁时,有一次去姑姑家玩,和表哥趁大人不注意,合作把一大筐鸡蛋砸到墙上,结局就是满屋流金。大人皆惊,史称“砸鸡蛋事件”。
  小孩子干坏事有个便利,就是长大后可以用一句“我没印象了”弹回所有的指控。听着无赖,却往往是事实。我每次重听“砸鸡蛋事件”,和表哥茫然微笑对视,脑海里拢共也就唤醒一秒钟的蒙太奇——自己望着墙上稀巴烂的鸡蛋拍手欢呼,非常快乐。至于作案动机,完全没印象。虽然姑姑讲故事的语气总是温柔低回,眼含欢喜,但我因为心虚,连带觉得姑姑的表情里也蕴藏着跨越时空的惋惜和啧啧称奇。事后我和表哥没挨收拾,想必是托福于我家没有打孩子的传统,以及我俩小时候长得都非常可爱,常让大人无能为力。
  表哥从小就是淘气包界的扛把子,鬼点子无穷,“砸鸡蛋事件”只是他调皮捣蛋光辉岁月里的流星一瞬,不算特别了不起。我小时候却是公认的老实小孩,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非常羡慕表哥淘气的名声。因为我早就发现“淘气”在大人眼里总跟高智商与创造力相关。然而我从小就是个严肃的孩子,偏爱宁静与秩序,任大人们把我放在哪儿都行。
  有些内向的孩子被认为是“蔫巴淘”,我却连“蔫巴淘”也不算。“蔫巴淘”的孩子依然有惹祸的才能和执行力,“蔫巴”只是他们的行动风格。我就缺乏搞破坏的禀赋和勇气,所以突然做出砸鸡蛋的壮举,让人难以消化,于是事情的定性只能是,我“玩诈尸了”。
  “诈尸”除了它诡异的字面意思,在东北方言里还是个粗俗幽默的比喻,用来形容小孩玩大劲儿了后的精神状态。玩到“诈尸”的小孩很快就会因为心神承担不住过多的兴奋而产生挫败感,最后以愤怒大哭告终,哭完就老实了。我小时候完全不懂心理学的奥秘道理,但对于那种玩着玩着突然悲从中来的无助感印象很深,于是更觉得淘气是一件挺不上算的事,除非有人带着,这个人就是我表哥。
  每年假期结束,从奶奶家回到自己家,没有了表哥的指导和助威,我就恢复了原来的属性。偶尔干出调皮事儿,也多属意外。唯一让我津津乐道的事迹发生在我小学时。一次我在姥姥家吃完午饭,突发奇想爬上卧室窗台假装飞檐走壁,结果一个不稳摔坐到一盆仙人掌上。表妹牺牲午睡时间,帮我摘了一小时的刺儿。我长大后喜欢给人讲这故事,心里为自己闯祸的原创性和喜剧效果感到相当得意。
  没想到这个让我珍爱的往事竟然也发生了反转。前一阵我跟表妹聊天,聊起这事,表妹笑着打断我:“姐,坐到仙人掌上的人是我,你才是帮我摘刺的人啊。”我听后大惊,默然良久。表妹小时候确实比我淘,按正常推理,她说的很可能是事实,我也拿不出反驳的证据。可我实在习惯了这个回忆的主人公是我,从爬到摔,到仙人掌刺扎在肉里的痛痒,记忆那么稳当、精确。现在让我把这故事拱手退还给表妹,太晚了。在姥姥家窗台上决定飞檐走壁的那一瞬间,对于一个木头木脑的乖小孩来说,可是一座说不清道不明的精神里程碑。
  想来想去,我决定继续偷偷把仙人掌勇士的故事记到自己的账下,除非我以后能回忆起更胜一筹的调皮往事做替补;或是有一天姑姑忽然宣布,“砸鸡蛋事件”过后其實还有更精彩的续集。那我一定要听个痛快,然后把双手穿过时空的云雾,好好掐一掐那个顽童的胖脸蛋,对她心照不宣地点点头。
  摘自《文汇报》
其他文献
有些画,你第一眼看的时候,觉得还可以。放下之后,你在脑海里反复再想起那幅画,愈想愈觉得不能接受,那幅画愈想愈丑。  又有一些画,初看的时候,你觉得没什么特别。回去之后,你愈想愈觉得那幅画很漂亮,巴不得立即拥有。  当你跑到画廊,对不起,那幅画已经给人买了。画廊职员的表情好像在说:“谁叫你当天不识货?”并不是你不识货。喜欢一样东西,难道不需要用思念去强化吗?  第一眼看到一幅画的时候,你的确不觉得美
现在的孩子应该很难想象,在我儿时,拍照是一件多么隆重的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出现一个能打家具的木匠,同时也会冒出一个自学成才的摄影师。  在我们家里,这个角色一直是由姨父担任的——所以,至少十八岁之前,每逢家族聚会,表妹总是能把头抬得比我更高一些。他们家的墙上挂着表妹五六岁时拍的肖像,她满头硬邦邦的鬈发是阿姨买回来的冷烫精的杰作,她的表情动作则是直接拷贝印在饼干听上的女孩——都是
与北京师范大学的李保初教授畅谈教育,获益匪浅。  他的独子在美国首屈一指的麻省理工学院修读博士学位,成熟、稳重、孝顺、勤劳;他坦白地指出,这是他们夫妇刻意以完善的家庭教育配合严谨的学校教育培育出来的美好成果。  他含笑忆述,孩子八岁时,有一天,对着老师分配的作业“看图作文”发脾气,嘟嘟囔囔地说:“一张图画,哪能写上八百个字!谁能写,谁便去写!”牢骚发了千百回,笔杆却不曾动一动。李教授不动声色地取过
这是新的一天,也是新的一年,还是本世纪20年代的起点,祝你新年快乐!  在这个特别的时间节点上,很容易想起那句曾广为人知的“预言”:2019,可能是过去10年里最差的一年,也可能是未来10年里最好的一年。  如果你依舊怀揣梦想,应该难以接受如此悲观。但当你意识到自己身处的历史场景,是在一个百年不遇的世界大变局中爬坡过坎,你是否感慨,脚步匆匆,走得并不容易?  2019年,“我太难了”突然成了网红金
仿佛一个智力游戏,多年来,我会时常把玩,当然也会认真琢磨:汉语言文字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文字?字与字之间采用怎样的结构,才能最贴切表达你要表达的表达?你要表达什么?你的表达对象处于什么位置?表达对象的位置有“心”,还有“内心”,还有“内心深处”,等等。  早年学医的时候,考试生理解剖,面对一颗福尔马林浸泡过的心脏标本,我能够顺利找到心室、心房、瓣膜以及主动脉、主静脉,这是心。那么内心呢,内心深处呢,在
古龙笔下的这个武林人物武功超群,为人洒脱不羁,立惊涛而不惊,有仁义心、正义感。而在很多关心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的人士看来,作家叶开也正是这样一位飞刀闯入语文教育界的大侠。  叶开作为一名作家,对现今学校的语文教育有很多自己的看法,他的公众号“叶开的魔法语文”涉及到阅读、生活、教育、书单等方面,给青少年朋友列出了与一般的书单不一样的书目。  他说,阅读不是万能的,而且也不是读得越多越好;可替代的也很
最难风雨故人来。  写下这个句子的,是被袁枚称为“天下奇才”的孙星衍,号伯渊。在他坐拥书城,南面称王的时候,仍珍惜挚友间的情谊,视之为“最难”了。这里,一是故人,二是风雨。风雨交加之时,有故友意外登门拜访,在伯渊看来,惊喜之余,实在是人间之至情。  伯渊这里所讲的,是会友的意境。意境说,是士人阶层的雅兴。悠悠绵长的农耕社会,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秋收,夏播冬藏,农人四季,难有歇息的时候。于是
绿窗的文字有一股端庄的妖气,是鲜活跳跃的,字词的连接往往不走寻常路。因而,我总觉得她的语言之林里藏着只小鸟,不知什么时候,就会从中跳出来,给读文的人惊喜。她写平常事物,亦能达到不凡的妙境,但整体营造的气象又是端庄、热忱的。01  有个夜晚在异乡,同女伴出来散步捉月,见一条幽僻的路径有白黄二色花朵,衣袂飘飘披挂上阵,黄的压破枝,白的燕山雪,又张扬又素净,香气如乱蝶震翅,魅,猛然见了真要闪坏眼睛。  
霍华德说:让我们回乡,回到城市的乡间。看到这句话,我颇有几许嘚瑟,因为现在居住的梅溪湖就是城市的乡间,即便是一湖之隔的南北岸都特质鲜明。北岸灯火辉煌、商业兴盛,典型的城市风;而我这边的南岸多的是树木丛生、野径幽深,俨然乡村味。  要说让我觉得身居乡间的,除了诸多的草木、难得的跳石和桃花岭,就是蛙鸣了。  无风无雨的日子里,我晚饭后绕着祈福大道和环湖路之间的内湖随意走走、随意听听,慢慢地,听出了诸多
入秋后,我到南京待了数日,只是闲待,别无他事。南京入秋比北京略晚一些,但差不多9月底早晚也有了凉意。当地的朋友说,前几天还热得很呢,转眼就见凉,挨着长江是原因吗?挨着秦淮河呢。据说是当年秦始皇觉得南京的那条河有帝王之气,怕它长了傲气,特地将淮河引流至此,故名秦淮河。我1996年就到过秦淮河,特地夜里去的,灯影还算复古,水波也算荡漾,河边上还有一些悠闲地坐着的当地人。上一次去南京,大概是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