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最早金融集团:生于战争,毁于金钱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yxy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欧洲人夺回了耶路撒冷,很多人迫不及待地赶去东方朝圣。为了保障他们在地中海东岸的安全,一些虔诚的骑士决定挺身而出,保护朝圣者免受敌人和盗匪的攻击。最开始,这样的骑士只有九人,后來归附的骑士越来越多,他们逐渐成为骑士团,驻扎在耶路撒冷的所罗门圣殿上——这就是著名的“圣殿骑士团”、欧洲“三大骑士团”之首。
  圣殿骑士团的义勇为他们赢得了声望。教皇也有意充实势力,就对圣殿骑士团大加褒奖,从此骑士们具有免税特权,还帮教皇收税;他们只对罗马教廷负责,不受国王和地方主教指挥。而欧洲国王为拉拢他们,也不停奖赏圣殿骑士团土地和金钱。圣殿骑士团因此发展迅速,并在一百多年后成为拥有数千处产业、财富遍布欧洲、到处拥有教堂和城堡的庞大团体。
  有意思的是,圣殿骑士团的壮大不是凭借武力或巧取豪夺,而是经营有道。当时欧洲各国为讨好圣殿骑士团,纷纷奖赏他们土地城堡,这使他们具备了一定财力;圣殿骑士团在欧洲有很多地产,他们派驻人员,形成了工作人员网络;圣殿骑士团只受教皇管辖,不受国王的干预,有较大的独立性;作为一个团体,圣殿骑士团也很重视自家的金字招牌。
  以上这些都意味着圣殿骑士团具备成为金融机构的条件——事实上,当时他们已经是金融机构了。很多国王将税金等交由他们管理。圣殿骑士团也不负众望,妥善保管受托财物,深受欧洲王公贵族的信任。
  然而,圣殿骑士团兴起于战争,其衰落也源自战争。13世纪时,蒙古人进攻欧洲,大量骑士战死在东方前线,造成圣殿骑士团精锐尽损,元气大伤。他们再也无力征战、赚取战功或者派出骑士收取保护费和捐款。于是,他们的财源几乎只来源于金融。
  中世纪的欧洲表面禁止高利贷,实际上圣殿骑士团在这方面没少干:表面上放贷是免息的,但他们事后会要求金额高得吓人的“捐赠”——实际上就是利息。国王向圣殿骑士团贷款有城堡、土地抵押,圣殿骑士团可以直接经营抵押品,从而获利。这其中的收入非常可观。
  当时欧洲几乎没有金融机构,这个横跨全欧的大财团几乎垄了断欧洲的金融业务,自然财源滚滚:鼎盛时期的圣殿骑士团年收入高达数百万英镑,而英国王室在自己领地内只有三万英镑收入。国王们想扩充势力要花钱,借钱基本只能找圣殿骑士团,因此圣殿骑士团的势力足以左右欧洲政局。
  1307年的一天,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法国国王下令逮捕法国境内所有的圣殿骑士——当时,圣殿骑士团是法国国王最大的债权人。骑士们纷纷被杀。在法国国王的逼迫下,教皇不得不宣布解散圣殿骑士团,称他们是异端。圣殿骑士团的财富则被洗劫一空(也有说法认为圣殿骑士团隐匿了大部分财富, 《达·芬奇密码》即以此为题材)。
  圣殿骑士团的陷落被认为是激烈的教权和政治斗争的结果,在经济史上则是一个金融集团的毁灭:金融不发达,贷款成本高,高利贷普遍,自然造成悲剧。发于战争,毁灭于金钱,这个欧洲最早的金融集团留给后人的不仅有经济规律,也有人性方面的教训。
其他文献
1902年1月,逃离北京17个月的慈禧回到了紫禁城。尽管此时的大清已经残破不堪,紫禁城也被西方人折腾得够呛,连作为门脸的前门楼都被烧了。但是,迎接慈禧的官员们还是尽量把她经过的地方都加以粉饰,能用漆遮住的地方尽量遮住,实在不行就扎上彩缎,再不行就整一座纸糊的楼阁。慈禧喜欢的颐和园虽然也被糟蹋得不成样子,这回也一一修复,整了几件古董装饰物摆在那里。  总而言之,官员们要让慈禧感觉,北京还是她逃走前的
1917年,26岁的胡适刚当上北京大学文科教授,一个月能拿260元的工资,后来达到500元。他在写给母亲的信中说,他每月要交给学校的伙食费是9元,居住在学校的宿合本不用花钱,他因与同乡出去合租了一处僻静的住房,每月租金是6元,每人仅出3元。也就是说,胡适每个月除去吃住费用,还剩400多元。  而当时上海的双职工家庭月工资收入一般在28元到32元左右,已足以养活一家五口人。由此可推断出,胡适当时身为
1980年年底,日本(《主妇之友》杂志的记者上板冬子去拜访挚友时,发现挚友家里挂着里根夫妇和挚友一家人合影的照片。原来,上板冬子挚友的丈夫与后来的里根政府的首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艾伦是老朋友。这张照片是1979年里根夫妇访问日本时,经艾伦介绍拍摄的,其目的是为里根竞选总统做宣传。  《主妇之友》杂志社的负责人听说这件事后决定由上板前去采访美国未来的第一夫人。上板受命后立即通过艾伦提出采访里根的夫人的
明·《韩湘子像》  仙人居然也要挎個小包,而我竟被这简洁大方不失精巧的造型种草了,我到底在欣赏古画还是时尚杂志?再放大一看——这包的颜色、材质,确定不是用梅花鹿皮做的?土豪仙人的消费水平,果然高攀不起!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平时喜欢写点不伦不类的文字,历史随笔等,著有《北洋裂变》《直截了当的独白》《历史的底稿》《历史的坏脾气》等作品。  在帝制框架内,皇帝的教育状况一般都会有些问题。预立太子是稳定政局的定海神针,但有一利必有一弊,如果太子年纪较小,早早成了储君,再教他点什么,就有些麻烦。过去的启蒙教育,无非就是让孩子背,背不下来就是挨手板。可谁敢揍储君?所以,但凡早早变成太子,后来又顺利
一  20世纪50年代,在新加坡一家餐馆里,饭菜上齐后,一个中年男人友好地和在座的朋友碰杯。忽然,他端着一盘菜起身走出门去,在座的人很诧异,不知道他要去干什么。只见他缓缓走向马路对面的一名乞丐,然后蹲下身去,双手将菜摆到乞丐面前。  这个中年人叫陈六使,留着中国南方人常见的平头,穿着西装,皮鞋擦得很干净。他真实的身份是新加坡树胶公会主席,是当时整个东南亚的行业领袖。可在他眼里,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
1860年,美国人威廉·穆勒在为自己拍的一张照片中,发现由于底片经过多次曝光叠加影像,使得照片上除了自己之外,还显现出另一个人半透明的、类似于气体的模糊影像。穆勒觉得这影像如同人们想象中的灵魂一般,便开始四处炒作,很快,整个美国都知道了有灵魂照相这回事。  晚清时,灵魂照相术传到了中国。1917年,相信灵魂不灭的无锡人杨珞召集同道中人成立了上海灵学会,设立了乩坛“盛德坛”,并且出版了《灵学丛志》。
1914年,方召磨(1in)出生于无锡世家,是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她的父亲在无锡经营纱厂,占地数十亩,有千名工人。因为方召唐是长女,父亲给她起名“召麟”,希望她能召来男弟,以继承家业。但长大后,心性昂扬的方召摩自作主张地将“麟”改为“鏖”,发誓要做一个德才兼备、不输男儿的女子。  家境殷实的她自幼跟随家庭教师学习英语和西方文化,并且跟随国画大师学习山水画。1925年,为了躲避战火,父亲带着全家人乘
1921年,鲁迅回到绍兴搬家。  他们家的祖宅被卖了,合同也签了,而且按照合同的要求,当年必须全部搬走,要不然,罚十倍违约金。鲁迅拼命往回赶,终于在大年初一前到家了。母亲早已把行李收拾好,只剩下一些不方便搬走的桌子、椅子、柜子等大件家具,准备卖给乡亲们。  当他们聊天的时候,门外来了几个人,其中一个女人还被搬到语文课本上,被我们嘲笑多年:“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
二胎放开后,父母偏心的问题逐渐呈现,有些自感失宠的老大表示,自从家里有了老二,就变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永远无法体会的。或许,引起战争与伤害的,还是那个自古以来永恒的家庭话题——父母偏心。  历史上,也从不缺偏心的父母。  刘疆作为光武帝刘秀的大儿子,不到三岁就被立为太子,刘秀一直将他作为储君进行培养,倾注了不少心血。但是自从同父异母的四弟刘阳,即后来的汉明帝刘庄出生后,刘疆就强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