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肝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致病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收集脓毒症患者继发急性肝损伤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和高危因素并根据测序结果探讨脓毒症急性肝损伤的致病因素。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88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急性肝损伤分为脓毒症肝损伤组(44例)和脓毒症无肝损伤组(24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入科时的一般资料、血液学指标、病情严重程度等指标的差异,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相关性肝损伤的高危因素。并选取8例脓毒症肝损伤患者、4例脓毒症非肝损伤患者,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组织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采用RNA-seq进行检测,并对差异基因进行筛选并分析。

结果

与脓毒症无肝损伤组相比,肝损伤组患者罹患高血压更少(11.4% vs. 30.3%)、慢性肾功能不全相对更多(40.9% vs. 12.1%);因肾脏疾病入住急诊科的比例更多(43.2% vs. 24.6%)、入院时贯序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更高[SOFA(分)(9.86±3.59 )vs. (5.41±3.13),APACHEⅡ(分)(16.07±4.41) vs. (14.46±3.77)]、住院天数更多[d:8(4.75,13.75) vs. 6(2,9)];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更易发生感染(70.5% vs. 18.0%);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几率更大(9.1% vs. 2.0%);实验室指标[降钙素原(PCT)、乳酸脱氢酶(LDH)、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直接胆红素(DBIL)、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均明显升高[PCT(μg/L)(23.90±33.22 )vs. (10.95±20.18),LDH(U /L) 540.00(370.50,1177.00) vs. 168.00(98.65,875.18),APTT(s) (41.50±3.13) vs. (36.23±5.27),DBIL(μmol/L) 18.50(10.10,58.85) vs. 10.30(7.60,16.85),ALT(U/L) 67.00(41.25,164.00) vs. 29.00(18.00,51.25),AST(U/L),101.00(51.25,174.75) vs. 35.00(25.00,65.50)],而血小板(PLT)、白蛋白(Alb)较脓毒症无肝损伤组明显降低[PLT(×109/L)62.5(38.50,164.25) vs. 90.50(66.25,165.50),Alb(g/L)(30.17±7.16) vs.(34.20±6.50)](均P

其他文献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的长期不进展者(LTNP)体内分离到的广谱中和抗体(bNAbs),已被证明可以预防HIV-1感染并降低感染者体内的病毒载量,成为了指导HIV-1疫苗设计和被动免疫治疗的突破口。中和抗体的功能除了与靶向表位有关,其亲和力也极大的影响了抗体的活性。HIV-1bNAbs通过体内的多轮亲和力成熟获得了较高亲和力,从而实现了广谱度和中和活性的增加。高亲和力HIV-1bNAbs在治疗过程中能更好的协助机体免疫系统清除病原体,并且使用剂量更少,毒副作用也相对较低。在亲和力成熟的同时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早期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NLRP3)炎性小体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n=8)、脓毒症组(Sepsis组,n=8)、姜黄素干预组(Cur组,n=8)。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造模后腹腔注射姜黄素100mg/kg,24h后重复给药,Sepsis组注射生理盐水。于6、24、48h通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中心肌损伤特异性肌钙蛋白T(cTnT)水平;取48h大鼠心肌组织经苏木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研究甲磺酸加贝酯(GM)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作用。方法将57只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每组19只,即假手术组(SC组),盲肠结扎穿刺术诱导脓毒症ALI组(CLP组),CLP后1h腹腔给药GM组(CLP-GM组)。实验后24h观察SC,CLP和CLP-GM组大鼠生存状态,并收集肺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其病理学改变,收集血浆进行代谢组学检测分析其代谢物特征。结果与SC组相比,CLP大鼠的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增多,血浆的代谢轮廓发生了显著变化;但CLP-GM组的病理学和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肠道菌群紊乱与肠道屏障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对比研究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17年6月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脓毒症患者10例,同期入住且未并发脓毒症的患者10例,健康人10例,依次分组为脓毒症组、非脓毒症组、健康对照组。①记录一般资料。②运用16S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3组实验对象粪便标本进行菌群检测分析。③采集脓毒症组及非脓毒症组患者静脉血并运用酶法测定血D-乳酸、细菌内毒素水平。④相关性分析得出D-乳酸、细菌内毒素水平同脓毒症患者肠道菌群菌门水平之间的关系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6周龄雄性C57BL小鼠45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脂多糖组(LPS组)、法舒地尔干预组(FAS LPS组),每组15只。LPS溶液腹腔注射及气道内滴注建立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模型。法舒地尔干预组分别于腹腔注射LPS前30min和气道滴注LPS后1h,腹腔内注射盐酸法舒地尔溶液(10mg/kg)。造模后4h处死小鼠取肺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测定肺组织湿重/干重比(W/D);TBA比色法测定MDA含量及MPO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