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渭头河窑址》简介

来源 :考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xl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淄川渭头河窑址》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淄博市淄川区文物事业管理局编著,文物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发行。本书为16开精装本,有正文144页,文后有彩色图版64版,定价240元。
其他文献
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位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西山中部,根据像座上开元十年(公元722年)补刻的《大卢舍那像龛记》[1](后文简称为《像龛记》),其为唐高宗所建,并载"皇后武氏助脂粉钱二万贯",毕功于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像龛坐西向东,正壁一铺五尊,主尊为结跏趺坐的卢舍那大佛,左右有阿难、伽叶及二胁侍菩萨,两侧壁对称,由内向外为供养人、神王、金刚(图一)。
马岭遗址于2007~2009年进行了发掘。其中煤山文化遗存包括房屋、灶、灰坑、灰沟、陶棺墓等遗迹,出土了侧装扁足鼎、鼓腹罐、深腹罐、高领罐、瓮、粗圈足盘等陶器,以及少量石器和动物骨骼。这批遗存可分为三期五段,年代从龙山时代晚期延续至二里头文化早期,文化面貌与中原地区煤山文化接近。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经过60余年的田野工作,出土了丰富的考古遗存。1999年,公布该遗址1959~1978年考古发掘资料的考古报告出版,集中发表了一批刻饰神灵和动物形象的陶器资料[1],笔者曾对其中的15个形象做了初步复原,并以此探讨了夏人的神灵崇拜等问题[2]。
青关山台地位于三星堆遗址西北月亮湾群[1],二者之间为一条宽约25、深超过3米的小城内西北部,属于三星堆遗址统一区划的沟状低洼地带,俗称“大凹沟”。Fg区(图一)。根据《三星堆遗址2011~2015年考古工作规划》进度的要求,2011~2017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包括该台地在内的三星堆遗址重点保护范围和一般保护范围进行了全面的考古勘探,确认青关山台地为人工堆筑而成,并从2012年开始,在三星堆博物馆的协助下连续四次对其进行发掘。发掘确认台地北侧边缘有一段城墙,并在南部发现了F1等大型建筑发掘确认台地
《武鸣马头先秦墓》由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南宁市博物馆编著,文物出版社2020年7月出版发行。本书为16开精装本,有正文212页,文后有彩色图版72版,定价360元。
谢家包墓群位于长江北岸的陡坡上,朱衣河在其北侧自西北向东南流入长江。该墓群位于重庆市奉节县朱衣镇口前村一社,东北距奉节县城约1.4公里(图一)。2015年6~9月,为配合三峡工程重庆库区消落区的文物保护工作,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对其进行了发掘。
《张学海考古文集》是张学海先生学术文章的结集,文物出版社2020年7月出版发行。本书为16开精装本,有正文604页,彩色图版22页,定价380元。本文集收录了张学海先生考古学术论文30余篇,主要是有关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研究,集中展示了张学海先生的学术成果。文集中文章对鲁故城墓地的墓葬进行了分组,区分了商、周系墓葬的不同文化特征。概括了齐、鲁文化的基本特征,说明二者是截然不同的考古学文化。
南越国宫署遗址位于广州市中山四路西段北侧一带,地处广州老城中心区。这里既是西汉南越国和五代十国南汉国的都城王宫所在地,也是历代郡、县、州、府、道、路等治所的官署区。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后设置桂林、南海、象三郡,其中南海郡治番禺(今广州市)。秦末,中原战乱,原南海郡尉赵佗为维护岭南地区社会稳定,击并桂林郡与象郡,于公元前203年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据《史记·南越列传》记载,南越国末年,汉、越交恶,汉武帝发兵征讨南越,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冬,“楼船居前,至番禺。建德、嘉皆城守……会
西岗墓地位于山东省邹城市邾国故城遗址西北部的土岭上(图一)。该地原为面积广阔的土岗,西部现被民居占压,东部为果树林。2018年6月,峄山街村在扩建道路取土时破坏了一座墓葬,山东大学邾国故城考古队闻讯后,会同邹城市文物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编号为西岗墓地一号墓(以下简称M1)。墓葬早年遭多次盗扰,放置在棺椁之间和器物箱内的器物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唯有器物箱西端的器物保存较好,扰土中也发现一些随葬品。现将该墓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钱山漾文化弧背鱼鳍形足垂腹鼎、细长颈鬶等陶器的发现可早至20世纪50年代,以往的研究多认为它们是良渚文化遗存。2000年之后,在广富林遗址及钱山漾遗址第三、四次发掘成果的基础上,钱山漾文化被正式命名[1],并确定其年代介于良渚文化与广富林文化之间,主要分布于包括苏南、上海、浙北在内的杭州湾两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