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打身体 疏通经络

来源 :少林与太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老年朋友来讲,拍打身体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健身法,它不讲究时间、地点,只要你想做,就能随时随地做到。老年人经常对身体拍拍打打,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还可以预防多种疾病,延年益寿。拍打身体的运动原理在于,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通经活络,以强筋健骨、增强局部肌肉的营养,使肌肉更加发达,增强肌肉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拍打手掌法
  双手掌心、手指分别相对,类似鼓掌,连续拍打5分钟;拍手背,先用左手拍右手背2分钟,然后再用右手拍左手背2分钟,如此交替做3次;拍手指尖,两手五指张开呈弯曲状,指指相对,拍打3~5分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时间,延長或缩短拍打的时间。
  手掌有心经、肺经和包经三大经络,经常拍打手掌,可以调理五脏,增强心肺的活力和身体的免疫力。而手背有大肠、小肠和三焦三大经络,常拍打手背可以保证呼吸、血液、消化和排泄系统通畅。手指是使用最多的器官,指尖末梢神经极为丰富,是全身经脉的交汇处,常拍打可以促进全身经脉通畅和强筋健体,又可以增强手脑联系,延缓脑衰的发生。
  拍打头部法
  双脚分立,与肩同宽。用两手掌心轻轻拍头部,从头顶中央开始,一只手向前拍打至前额,另一只手向后拍至大椎穴(颈后平肩第一大椎骨)。然后,再从头顶中央起向头部两侧拍至太阳穴,反复10次,最后用左手掌心拍打百会穴(头顶中央旋毛处)100次。
  拍打头部可以提神醒脑,舒缓头痛、脑涨、眩晕等,同时还可以延缓老年人脑力衰退,增强记忆力;中午或晚上临睡前拍打脑部,则可明目健脑,还可防治高血压、神经衰弱、面部神经麻痹、脑血栓及失眠等病症。老年人坚持拍打头部还可以防治动脉硬化、老年痴呆、记忆力减退等病症。
  拍打胸背部法
  取站立姿势,全身自然放松,冬天宜脱掉棉衣,然后双手半握拳,先用左手拍打右胸,再用右手拍打左胸,先由上至下,再由下至上,左右胸各拍打200次。拍打胸部后再拍打背部,手仍半握拳,然后用左手伸至后背拍打右背部,右手拍打左背部,各拍打100次。胸上部拍打用力可稍大,向下力量可减小,不可用蛮力,以免损伤身体。
  这样做,可以促进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加快血液、淋巴液的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助于减轻呼吸及心血管疾病症状。同时,还可防治中老年肌肉萎缩,促进局部肌肉的健康,增加肺活量,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拍打腹部法
  自然站立,两手自然下垂,身体先向左侧旋转摆动,两手顺势摆动,右手掌轻拍腹部左侧,左手背轻打腰后部右侧,拍打100次。身体向右侧旋转摆动,两手也顺势摆动如上,拍打100次。然后,重复上述动作,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多做几次。拍打力度可以根据自己承受的情况而定,用力较大,拍打效果自然好一些。
  老年人最容易出现肚腩,这个拍打手法对减掉腰部赘肉有作用。其实,经常做腰部旋转摆动,也可收腹降脂,调理肠胃,增强五脏功能,同时预防腰部肥胖,还可防治肠胃功能紊乱、便秘等症。加上拍打手法,效果更佳。
  拍打四肢法
  取坐位或站位,将左手臂向前平举,用右手掌拍打左肩部、手臂、肘部,然后再换左手掌拍打右肩部、手臂及肘部。用两手掌拍打两大腿内外侧、膝关节、小腿外侧,重点要拍打小腿足三里穴位。
  这样做,能改善肌肉组织的营养,防治关节炎、肌肉劳损、骨质增生、风湿病等症。同时可强化腰部和四肢,防止疾病发生,又可拍走水湿,防治下肢浮肿。
  此简单拍打健身方法,最好在每天的早餐之前进行,其效果最佳。
  (编辑/刘强)
其他文献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而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难一直困扰着企业发展,减缓了企业的发展进程。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论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支撑路径。中小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有力载体。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流动资金不足,融资困难等问题已成为社会
期刊
为了解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学业成绩的影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农业大学连续3个年级1399名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测试,分别与其第一学年成绩均分和大学期间平均学分绩点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分析发现,女大学生学业成绩显著优于男大学生;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学业成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不同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短期学业成绩对长期学业成绩的表现具有显著的预测价值。
新媒体艺术的介入为餐饮空间设计指引了一条新的思路。文章首先通过梳理新媒体艺术与餐饮空间设计两者的概念,其次从艺术与传播双维度探析新媒体艺术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详细功能,最后从虚拟式的具身体验、沉浸式的用餐环境和互动式的信息交流三个面向,结合前沿实践案例,提出新媒体艺术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表现手法,以期为未来新媒体艺术在其中正向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