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前部铁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terj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40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神经生长因子配合动脉痉挛解除类药物、扩张血管类药物、改善神经营养和组织供氧及消除水肿类药物等进行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患者治疗3个月后,眼底检查结果仅有2人没有改善,改善率为95.0%(38/40),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治疗结合神经生长因子用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视力,提高视野光敏度,降低视野平均缺损,增加平均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疗效
  视神经是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是老年人临床常见的视神经疾病,由多种因素引发[1]。神经损伤后再生需要具备适宜的微环境并激发神经再生潜能,使得损伤神经发生轴突侧支出芽并突出重建[2]。本文采取常规治疗结合神经生长因子用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治疗,并对其治病机理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40例,全部患者均为单眼发病,并符合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相关诊断标准。患者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40~70岁,平均(52.8±7.6)岁;其中左眼18例,右眼22例;患者均于病发21d内诊治,平均病程(10.4±5.8)d。已经排除:单纯性视神经水肿患者;视网膜血管病变合并的视盘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Ⅳ~Ⅵ期的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I~Ⅲ期合并有黄斑水肿的患者;合并有视神经乳头炎的患者;有青光眼疾病史的患者;有进行过其他眼内治疗史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在入院确诊后,均采取动脉痉挛解除类药物、扩张血管类药物、改善神经营养和组织供氧及消除水肿类药物等进行治疗,并在此基础上使用神经生长因子。具体给药方法:给予患者654-2(5mg/次)和地塞米松(2mg/次)于球后注射,1次/d,连续治疗10d为1个疗程;给予患者葛根素注射液(500mg/次)以及三磷酸胞苷二钠(40mg/次)进行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给予患者肌肉注射维生素B1(100mg/次)和维生素B12(500μg/次),1次/d,连续治疗3周为1个疗程;给予患者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2μg/次)于2mL灭菌注射用水稀释后进行肌肉注射,1次/d,连续治疗3周为1个疗程[2]。
  1.3 观察指标
  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价,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视力情况、眼底检查结果、视野缺损情况和平均视神经纤维层厚度等指标进行检查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统计数据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取均值±标准差(χ-±s)表示,采取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以P<0.01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治疗3个月后,眼底检查结果仅有2人没有改善,改善率为95.0%(38/40)。患者治疗前后矫正视力比较见表1,治疗后患者矫正视力明显得到提高,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检查结果统计见表2,治疗后患者平均光敏感度明显得到提高,并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视野平均缺损明显降低,并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平均视神经纤维层厚度明显降低,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研究认为,引起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原因主要是后睫状动脉循环障碍对视神经乳头造成供血影响,在供血不足的情况下将引起视神经乳头出现缺氧及水肿现象,导致患者视力及视野受到损害。对于AION的治疗通常根据患者病因病症对症进行解除,同时进行改善循环功能和神经营养支持等辅助治疗[3]:解除动脉痉挛的药物可采用阿托品或654-2于球后注射;葛根素注射液能够扩张血管并改善微循环;糖皮质激素能够对动脉炎症及神经细胞缺氧状况进行改善,达到消除水肿的目的。
  在神经生长因子的功能被发现后,开始用于临床神经功能损害性疾病的治疗。神经生长因子作为神经系统重要的生物活性蛋白物质,能够维持神经系统正常生长和发育,是构建神经恢复微环境的基础,能够为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提供营养支持,同时能够促进损伤神经的再生。神经生长因子能通过改善微波环境让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的生存率得到提高,对于基底前脑、纹状体的胆碱能神经元以及视网膜节细胞均有作用[4];神经生长因子对靶细胞进行作用时须通过与其受体相结合。
  本文研究表明,常规治疗结合神经生长因子用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视力,提高视野平均光敏度,降低视野平均缺损,增加平均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对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润生,吕沛霖,张存丽,等.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欠佳临床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09,9(8):1598-1600.
  [2]郭浩轶,郭希让,宋学英,等.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神经纤维束损害随访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1,29(12):1255-1257.
  [3]王玉国,张丹丹.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视神经挫伤的研究[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4):435-436.
  [4]王润生,吕沛霖.努力提高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水平[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0,26(4):301-305.
其他文献
幸福其实只是一种感觉。  我的一位朋友,他很富有,又风流倜傥,追求他的女孩子很多。像这样的男孩子,应该很幸福吧?可是不然,他脸上并没有幸福者应有的快乐,而是愁眉不展,抑郁寡欢。有一天,我好奇地问他何以不快乐?他说自己太不幸了,因为生活总是千篇一律,日子过得特别空虚,虽然有那么多女孩子爱自己,却没有一个是为了情而真心爱他的。  当时我听了他的话,不禁沉思良久。  诚然,幸福可以来源于钱、情、功成名就
期刊
家婆(地方俗称:婆婆)是标准的贤妻良母:她总是围着厨房转,天天买菜、做饭、洗衣、拖地,并且毫无怨言。举一例来说,晚饭时分,她问家公:“老头子,今晚你想吃什么?”家公说:“天气太热,吃干饭太干了;可是只吃粥吧,又会很快饿肚子;要是有碗红薯糖水,吃起来就更舒服了!我都不知道我自己究竟想吃哪样。”想不到家婆竟然煮了三样主食给家公,并且下饭的鱼肉、蔬菜,吃粥的小菜一样不缺。饭后她又忙着去洗碗,家公自始至终
期刊
10年前,我从城中闹市区搬到了当时稻田菜地连片、蛙声如歌的城郊。现在这里已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在原生态和新发展这对矛盾中,如何做到完美和谐的统一,对每一个人都是考验。  我的家庭没有美丽的庭院,有的只是水泥楼板的多层楼房,但是我有我的“空中巴比伦花园”,这就是我选择的“低碳生活”。  低碳,不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行动;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种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是一种生活态度。培养低碳生活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住我院接受药物治疗的宫外孕患者8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每天仅口服米非司酮;观察组在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的基础上,隔日肌注甲氨蝶呤。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每天
【摘 要】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应用雷尼替丁对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住院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应用脱水药物、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常规治疗上加用雷尼替丁100毫克静点,每日1~2次,一共治疗2周。观察比较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急性期死亡率,治疗组为3%、19%,对照组为11%、26%(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