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基于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1 X”群文阅读教学实践分析与思考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andanlidd12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 X”群文阅读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其不仅能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视域,同时还能够将阅读内容进行高度整合。基于此,本文从语文核心素养的“1 X”群文阅读实践出发,同时分析教师提前做好教学规划、强化学生实践学习和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策略的实施,借助语文核心素养的“1 X”群文阅读教学实践分析与思考,以期为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群文阅读;1 X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群文阅读”与“单篇精读”相融合的教学模式,能够起到相得益彰,相輔相成的效果。随着学生学科的逐渐增加,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更加精准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阅读空间的立体发展,成为了广大教育者关注的问题。“群文阅读”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应用非常广泛,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群文”旨归——见一朵花,更要见一片花海
  所谓“1 X”群文阅读教学,我的理解是——指教师在讲解一篇课文时,需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针对性地组织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指导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来自读的教学过程。其中“1”指这篇课文的一个典型议题。比如文章的主旨、内容的角度、表达特点、故事中的人物、作者、某种现象等等。“1”作为教材中的一个典型议题,具有“例子”的作用,要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1”具有统领和灵魂的作用,教师应围绕“1”的统领作用进行精心的教学活动设计,才能充分体现“1”以学生阅读活动为基础的核心价值。而“X”是指与这个议题相匹配的多篇文章。“X”是对“1”某些信息加以解释说明,两者不是平行的。有些文章不好理解,需要读另外的文章助力理解。于是“1 X”就形成了一组具有明确的、相同特点的文章群。温儒敏主编建议中小学采取“1 X”群文阅读的方法,在利用好统编教材以外,同时将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借助有效的阅读策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拓宽学生的语文阅读之路,从而使课外阅读成为实施在语文教学观的重要渠道。
  二、语文核心素养的“1 X”群文阅读实践
  语文核心素养是最近几年教育工作者探讨的热点,“语文核心素养”也就是语文素养之“核心”。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涵盖了语言、思维、审美以及文化等多个维度,其中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学生首先应该做到语言积累、信息整合以及规律提炼等,而后对其进行灵活运用。例如都德的《最后一课》中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叙述了小弗朗士“贪玩”和回到教室后的所见所感,以及《我的叔叔于勒》中描述菲利普夫妇与于勒之间的“偶然”相遇等,文章都存在“波澜”横生,或因为巧合、悬念等,展现出故事情节“波澜”跌宕,巧妙运用语言的构建。语文阅读具有较强的美学价值,因此在采用语文核心素养的“1 X”群文阅读中能够提高学生对文学的欣赏和评鉴水平。例如同样是写“愁”,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与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愁,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由此可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1 X”群文阅读的形式,能够有效拓展阅读的宽度,从而提高学生对文学的鉴赏水平。
  三、语文核心素养的“1 X”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第一,教师需要提前规划教学。语文核心素养的“1 X”群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和课外阅读资源进行整合,并对教学内容进行规划和设计。首先,教师需要增加自身课外阅读量,从而为开展“1 X”群文阅读教学奠定基础。其次,教师在规划教学内容时需要对“1”进行定位,并对“X”进行合理选择。对一段时间内的群文阅读教学做出合理规划,在课前查好相关资料,设计好教案避免浪费课堂时间。最后,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体验到参与感,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比如,在教学《后羿射日》一文时,可将《后羿射日》设计成“1”,加上“X”《女娲补天》《嫦娥奔月》。可以采用“一篇带多篇”的形式来指导阅读教学,对学生的理解方法进行巩固、提升。
  第二,强化学生实践学习。学生主动阅读,对提升自身阅读水平有重要帮助。强化学生主动阅读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语言构建,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以此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二是,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调查,从而跟据学生个人兴趣为其制定相应的阅读计划,并为学生推荐优质的阅读资源;三是,在阅读中教师需要做好指导作用,为学生讲解哪些内容值得精读,而哪些内容只需要粗略阅读,并指导学生采用批注、浏览以及跳读等方式进行阅读,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质量,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再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与课外读本《有太阳味的童年》《考零分也很难》,这三篇课文有同也有异,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篇对比阅读。最后,把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展示出来,师生共同讨论交流,达到扩展学生对课文理解的目的。
  第三,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首先,“1 X”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仅中重视过程评价,还以鼓励为主的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其次,由于群文阅读模式下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隐含多个方面,并且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阅读水平提升上也会存在一定的不同,对此在评价学生阅读成果时需要从多维度和综合素养进行评价。最后,在对学生评价过程中需要家长的参与,同时还可以采用学生之间评价以及学生自我评价等形式,改善以往通过单一维度和考试模式评价中存在的不足。
  综上所述,“1 X”群文阅读教学属于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语文教学活动,其中的关键部分就是教学理念的转变和阅读视野的拓展。经过对上文分析可得,核心素养的“1 X”群文阅读教学不仅要重视教学内容的转变,同时更需要注重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创新和改革,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因此,基于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1 X”群文阅读教学实践分析和思考,能够充分应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中来。
  参考文献:
  [1]司艳平,司体忠.“群文阅读教学”并非诗和远方—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学“群文阅读教学”实践刍议[J].语文教学通讯,2017(31):24-27.
  [2]于保东.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1 X”群文阅读模式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8(01):55-57.
其他文献
【摘要】美术属于中国艺术学科范畴,具有一定抽象性。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入社会生活元素,让美术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实际,让美术将二者紧密相连。这对于教师提升小学美术教学工作质量管理有着显著的效果。本文从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三方面进行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的探讨,为教学工作者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策略  美术在人类社会历史
【摘要】本文探究在智慧课堂下如何指导高中学生在传统班级的数学教学中进行高中数学个性化学习活动,把高中数学个性化学习活动划分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习惯、课前“知识自学”、课内“知识内化”、课后“知识升华”五个阶段。  【关键词】智慧课堂;数学;个性化学习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要求,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
一、案 例 背 景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健康的范畴在扩大,社会对每个人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不仅要求有健康的身体,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这就说明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优良的心理品质和完善的人格。我校作为项目学校之一参与了南海区近两年的教育发展状态项目的测评。通过对我校在测评报告中列出的各种测评结果数据进行解读、对比、分析,我们更清晰地了解到现阶段我校学生习惯培养方面的状况、学生的
幼儿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只有幼儿身心健康,家庭才能健康,家长才能安心工作和生活。近年来,学生轻生事件时有发生,从大学生到中学生,甚至于不久前还发生了一起小学生跳楼轻生事件。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心理素质太差,没有抗挫折能力,遇到问题就想不开、走极端。这些虽然只是个案,也足以引起社会、学校、家长的重视。只有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现问题及时引导,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才能让他们茁壮健康地成长。  激烈的
【摘要】教育是古今中外一个永恒的话题。关于教育的文章数不胜数,都有道理,又似乎都不“落地”。正因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有自己的独特性,也正因许多时候,作为父母、作为在社会上历练几十年的成年人深感困惑的是:什么样的教育是成功的,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是好孩子。本文主要阐述在实践中如何去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学习知识,学习做人的道理,提升品行、品格、品质。  【关键词】实践教育;活动;学生品德
【摘要】英语课文阅读教学向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扮演重要角色,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本文将以落实阅读教学有效性为导向,选取《初中英语(沪教版)》教材的单元案例进行剖析,浅谈文本特征在PPPC阅读模式中的实际应用以及相关教学设计,力求以一个新的视野对这种阅读教学有效模式进行初步探究。  【关键词】文本特征;PPPC阅读模式;阅读教学;有效性  
本报综合报道 日前,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校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从2020年开始分批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校建设工作。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实验中学、广州市执信中学成为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  示范校将结合学校实际,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考试评价等关键领域进行积极探索,在推进选课走班、开
【摘要】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媒介形态的丰富,初中生接触的媒介种类越来越多,“手机控”以及“低头族”也正在向青少年人群蔓延。信息化时代下,初中生的媒介素养水平的高低将影响其个体的长远发展。本文在调查和分析初中生媒介素养现状的基础上,尝试着在初中历史课中渗入媒介素养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和自学能力,正确对待各类媒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媒介观念。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初中生;历史课 
【摘要】物理课堂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本文以物理经典案例“自由落体运动”为例,阐述新课标下培养关键能力落实核心素养课前需要思考的问题,有助于理清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准备;核心素养;自由落体运动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是普通高中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课,旨在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出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摘要】生态理念下,如何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建构生态语文的教学理念与模型?多年来笔者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积极探索小学语文生态课堂,尤其是在生态课堂造境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有着十分深刻体验与感悟。语文生态课堂造境的关键是教师在语文课的各个环节为学生的“学”搭建深度学习的“脚手架”,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情感发展和思维体验空间,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搭建生态语文“脚手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