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业教育《“培训职业”目录》特点及启示

来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1272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培训职业”目录》是“双元制”的教学标准之一,引导培养高质量人才,为德国经济稳步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我国在制定专业目录的过程中,应借鉴其工作机制,落实每年动态调整的要求;借鉴其内部细分的经验,加强专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借鉴其衔接终身学习的经验,增加职业继续教育的内容;借鉴其基于工作领域设置专业的经验,加强专业与工作的对接.
其他文献
高职专业建设政策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呈现特定的变迁历程与特征,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模型,运用Ucinet软件对高职专业建设政策文件的主题内容聚焦与变迁、政策颁布主体特征、政策力度与平均力度等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高职专业建设相关政策文件主要聚焦于专业建设过程中的教学模式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教学制度标准制定、教材与资源库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专业信息化改造、组织模式变革、招生就业政策完善、学徒制试点、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国际化等领域.专业建设政策文件的变迁经历了应对专业设置问题的初步探索阶段、以体系建
基于3D打印技术原理的层叠式培养模式,是高质量培养专业核心能力的创新举措,具有能力识别精准度高、能力3D建模精细度优、能力培养系统性强等特征.依据层叠式培养模式的运行要求,针对财经类专业市场调研能力的培养,构建了市场调研能力的“833”3D模型,开展了价值方向、理念定位、体系实操、资源保障和动力激发五个维度的创新实践.
石油化工产业升级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技能、应用创新能力和解决现场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已成为石油化工企业选人用人的新标准.由于人才培养落后于产业发展,当前,高职院校存在所培养的学生岗位胜任力不够、应用创造力不足、就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以区域产业发展为导向,构建并实施“三进三延伸”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学改革和产业实践,培育学生的岗位基础技能、应用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形成逐级递进的人才培养闭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探索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产生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现代化经济社会建设进程中,生发逻辑既体现出明确的任务性特征,又体现出强大的内需性.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应主要围绕强化全社会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强化劳动教育功能保障,在劳动教育中突出职教价值导向等方面,全面构建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
基于心理资本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探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心理资本对实习表现的影响机制以及作用边界.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心理资本对实习表现有显著正向影响;实习满意度部分中介了心理资本和实习表现间的关系;组织支持感调节了心理资本和实习满意度的关系,当组织支持感水平高时,心理资本对工作满意度的作用相对较弱.当组织支持感水平低时,心理资本对工作满意度的作用相对较强.研究为高职院校教育学生和企业合理安排实习生提供了实践借鉴.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劳动素养评价直接牵引劳动教育的方向与路径.基于中职学生人才培养的特殊内涵和人才成长规律,构建融“生存、生活、生产”的劳动情境与任务,汇“能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发展维度于一体的劳动素养“三生三维”评价体系.
CIPP评价模式“不在证明而在改进”的本质特征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评价提供了理论支撑.CIPP的全程评价、过程性评价和改良性评价与高职劳动教育的系统性、阶段性、差异性特征高度契合.基于CIPP模式,可以从“背景—输入—过程—结果”4个维度构建具有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的高职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愈发重视,对“双师型”职教师资的需求数量和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作为培养职教师资的主阵地,在满足职业院校对高层次高素质职教师资的需求方面还存有上升空间.针对当前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结合学习领域课程理论,以某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课程体系为例,运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对开发职教师资课程进行探究.
教材建设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源条件.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在教材标准与依据、教材内容、编写主体、教材审定等方面形成了大量实践和重要经验.基于国际经验,推动我国新时代职业教育教材建设要构建教材现代治理体系,建立多元主体协同的教材建设机制,从思想性、发展性和实践性等方面不断提升教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能力,不断完善教材评价体系,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和跨界属性决定了教师队伍结构的独特性.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类型结构演变经过了从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三类为主体,以专职为主,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加强兼职教师为重点,再到教师教学团队、产业导师建设等多主体的师资队伍类型结构模式.职业学校教师分类管理除依据岗位设置要求出发,更应该考虑类型教育定位对教师队伍类型结构的特殊要求.优化教师队伍类型结构,形成适应类型特点要求的教师队伍分类管理逻辑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