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子宫患者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不同类型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研究

来源 :世界复合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jc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宫内节育器(IUD)于瘢痕子宫患者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数字表法对该科室2019年4月—2020年5月接收的128例瘢痕子宫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实施临床分组,其中64例术后放置元宫IUD患者为对照组,另外64例术后放置吉妮致美IUD患者为观察组,术后随访12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月经持续时间、术后阴道出血量及持续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7.46±1.95)min、术中出血量(12.29±3.61)mL、月经持续时间(6.24±1.52)d,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时间(5.35±2.37)d更短、阴道出血量(53.32±10.53)mL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1年内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6,P<0.05).结论 瘢痕子宫患者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元宫IUD与吉妮致美IUD相比,放置吉妮致美IUD阴道出血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临床使用避孕效果更好.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 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 2α,HIF2α)活性增高常见于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的进展过程.HIF2α在ccRCC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阐释了连结桥粒斑珠蛋白(junction plakoglobin,JUP)和HIF2α在ccRCC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亲和纯化联合质谱(affinity purification and mass spectrometry,AP-MS)、谷胱甘
背景与目的 癌症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评价癌症死亡率对公共健康政策制定和资源合理分配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旨在预测中国4种常见癌症(肺癌、肝癌、胃癌和食管癌)2020–2030年的死亡率和死亡人数,估算因人口老龄化和吸烟引起的癌症负担.方法 癌症死亡数据(2004–2017年)来源于中国死亡监测数据集,中国人口数据(2020–2030年)来源于联合国人口预测报告.吸烟状况数据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报告,吸烟与癌症的相对风险来源于大规模亚洲研究.用连接点回归分析和线性回归模型预测4种主要癌症相关死亡人数和年龄
目的 探究高危儿接受家庭干预训练,对患儿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该科高危儿门诊随访的118例高危儿纳入研究范畴,以数表法为依据,将患儿划分成两组,其中接受常规训练的57例患儿归为对照组,另外61例接受家庭干预训练的患儿归为观察组,评估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及Peabody评分.结果 观察组经干预,患儿反射(30.23±2.21)分、姿势(31.63±2.92)分、移动(37.64±1.12)分,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干预,患儿GMQ评分
目的 分析探讨粘连期风寒湿型肩周炎接受火针与针刺联合治疗产生的诊疗效果.方法 该次研究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选取80例粘连期风寒湿型肩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比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比组应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应用火针与针刺联合治疗,针对两组诊治效果展开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93.69±2.58)分、肌力评分(23.78±0.64)分与对比组相比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66、25.275,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1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变化趋势及其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联.方法 分析并比较选择于2020年1—12月86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GDM组)、80例妊娠糖耐量受损产妇(GIGT组)及102名正常产妇组的MPV和PDW差异;比较GDM组的MPV和PDW水平在孕前、中、晚期的变化趋势;分析3组MPV和PDW水平与不良母婴妊娠结局、新生儿Apgar评分及出生体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GDM组孕晚期的MPV和PDW水平均高于GIGT组和正常产妇组.Logistic回归
目的 探究中晚期胃癌患者行抗凝治疗对高凝状态的改善作用及抗肿瘤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2月—2021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13例中晚期胃癌患者视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A组患者56例,仅行化疗,B组患者57例,在A组基础上行抗凝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肿瘤转移情况、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分别为(3.15±0.18)g/L、(1.05±0.19)mg/L,均低于治疗前;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与核磁共振(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疑似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0例,均予以MSCT、MRI检查,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判断依据,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30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病变178例,MSCT准确诊断出165例病变患者,诊断准确度为91.00%,灵敏度为92.70%,特异度为88.52%,阳性与阴性预测值为92.69%和89.26%.MRI准确检出170例病变患者,其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分别为
目的 探讨清气化痰丸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失衡的影响,评价其抗气道重塑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将2020年3月—2021年6月64例AE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根据指南和患者病情变化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清气化痰丸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和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
目的 评估经皮超声引导下双针微波消融治疗肝脏血管瘤(直径≥5 cm)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20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15例肝脏血管瘤(≥5 cm)患者,共21个肿瘤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双针微波消融治疗.双针间距1~2 cm行多点、多次微波消融治疗,功率定为60~70 W,每个治疗点消融时间为3~7 min,每个病灶选取多个治疗点.观察消融手术时长、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日;随访6~12个月后的完全治愈率、病情改善率、治疗无效率.结果 消融手术时间(25.0±5.1)min,术后AL
目的 探析高强度聚焦超声对产后胎盘植入的治疗价值.方法 从该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接收的产后胎盘植入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进行分析.将50例产后胎盘植入患者按照随机抽签分组法分为两小组,参比组患者使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高强度聚焦超声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产后胎盘植入患者治疗后的相关指标、临床疗效、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0.19±8.64)min、住院时长为(5.43±3.39)min、住院费用为(1.35±0.30)万元均优于参比组手术时间(9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