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自主化合作管理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hui1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级是学生成长的园地,发展的沃土,是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乐园,是学生走向社会的起点! 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自主化合作管理,用学生的集体智慧实现管理的最大效益,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角色,在自主下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班级管理 自主合作 小组建设 小组量化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201-01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作为班主任,有效的班级管理是实现教师教育本质工作的工具。育人是教师的首要责任,面对个性不同的活生生的思想,班主任的工作又具体化为组织和管理班级的日常常规。在繁杂琐碎的学生事务处理过程中,以责任为沃土,用爱心为水肥,用智慧的阳光哺育,用人性的观念栽培,让学生充分全面发展,所以,我在班级管理中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服务学习为重点,进行了一些班级管理与学校管理相关的探讨。
  一、小组建设
  结合我校的智能化生本教学理念,做好课堂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小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首先是考虑如何分组,我把这种以小组为单位的班级管理叫作“自主化合作管理”,这与“生本”理念、充分依靠学生、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探究的课改是一致的。
  在之前,每次费尽心思调整好座次,从一公布之时就有学生以各种理由调位,虽然我已考虑到成绩的组合,性格互补,男女搭配,可学生的热情和激情不能维持长久。如果出现问题就找客观理由开脱,把责任推脱到同位的影响,小组讨论没效率,浪费时间,要求换组等等。我采取的分组手段是把全班50名学生按照学习名次分为六个名次段,让学生自己组建六人制小组,要求这六名成员必须各有一名位于这六个名次段内,并且六名组员推选组长。这样推选的组长都是组员认同,支持的,对本小组的人员组成也是相对熟悉和融洽的,为小组管理建立起结构基础。
  小组是班级活动和管理的基本单元,包括作业收交、课堂讨论、卫生值日、主持班会等。所以各小组组织管理好了,班级的整体状况也就好了,但是如果缺少对小组的管理、评价,就不能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加强组长培训,使其担任学生管理排头兵。
  二、小组量化
  为了加强小组内的团结、融洽,竞争、上进,让组员共同协商形成各自的组名,组长介绍组员的优劣势及约定本组组规,并形成书面材料。
  如果只是靠自我约束很难实现完全自觉、自主,所以还需要制度制约。在班内实行小组量化,制定了《小组量化实施细则》,《卫生值日制度》,《优秀宿舍评比制度》,《班级文化角建设制度》,规定对小组的各项扣分和加分办法,同时编制《小组量化记录表》和《宿舍评比记录表》进行记录,把指定的这些制度应用到小组量化中,把学校量化管理与班级管理统一起来,这些工作都由班委分工完成。每周对各组的小组量化进行统计并评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奖惩,培养每个组员的责任意识和团体意识。
  《小组量化记录表》记录教学区量化,共分为三小块,分别为纪律,卫生,学习。平时的班级事务和活动全部以小组为单位,把平时的个人量化全部纳入小组量化。(学习部分的量化包括小组考试成绩、平时课堂展示、作业问题)宿舍内的卫生纪律则以宿舍为单位进行量化记录,每两周评选出优秀宿舍进行奖励。
  这让每个人意识到,自己违反纪律或表现不好,不仅个人扣分,而且小组也会连坐,宿舍也会受连累。奖励方式可以开放一些,只要现有条件能实现,尽可能满足,以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成就满足感。并根据平时的小组量化表现和每次考试小组内成员进步情况在学期末评选优秀小组和优秀小组长,并作为下次小组排序的依据。
  三、实施保障
  1.培养班级团队
  我相信各位班主任都有体会,得力的班委会让自己省不少心,制度实施的效果靠大家遵守和监督,也靠坚定的执行者。发掘并培养合格称职的班委,虽然都能积极配合但缺乏自主自觉管理意识,但有些班委成了虚设的闲差,采取具体职位分别竞聘制和班委适用和评价制,加强班委的组织中心,明确分工,分别负责,责任到人,这样每个班委对自己的职责清晰明确,工作积极主动,形成良性循环。比如:团支书每周找几个同学谈话以了解最近班委工作的不足,以便改进。
  2.人性化手段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
  学生的发展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纪律、秩序、控制、服从是传统班级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在现代教育活动中,班级活动完全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班级活动的最终归宿。班级管理的实质就是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开发。我对学生们讲我有一个理想,就是即使不用量化手段来约束,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反思一下自己今天哪些行为值得改进,又有哪些收获,明天有什么学习计划。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学校管理的宗旨。如何体现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发扬学生在班级自我管理中的主人翁精神。“人无完人”,每个孩子都有可能犯错,面对错误我的职责是帮助他改进,所以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持久发展,反思使人进步,所以我鼓励学生写感悟,感觉行为,领悟理性。
  班级管理的重要功能就是不但要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而且要帮助学生进行社会角色学习,获得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而这对于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是极其重要的。自主化合作管理,用学生的集体智慧实现管理的最大效益,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角色,在自主下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恩洪.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朱学伟(1982-),2009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9-2010应聘到深圳市南头中学任教, 2010年考入淄博中学任教,担任班主任和高二生物备课组长。
  庞海燕(1984-),2009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09-2010应聘到深圳市南头中学任教,2010年考入淄博中学任教,担任班主任和高二地理备课组长。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实施主体是教师,与课程相关的知识都要经过教师的理解与内化,才能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才能把新课程改革的真正意图落实到位。因此,教师要充分地认识教师作为主要的实施主体,从自身专业化发展目标和身份角色定位转变来迎接新课程改革的挑战,使自己成为素质教育的发起者和传播者。  【关键词】新课程 改革 教学观念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开始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次进行的课程改革,以每个学生都能够全面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管理与评价等各个方面都有较大的变革。在这一背景下,学校也应该认识到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在新环境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成为了学校管理工作中的核心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并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研究
【摘要】幸福是一种感觉,一种酸甜苦辣、五味俱全的集合;幸福是一种心态,一种淡泊名利、感恩生活的境界;幸福是一种创造,一种令你我生活感受全新的能力。  【关键词】幸福 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95-01  自从踏上教育这条路,我就渴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一名能真正享受教育工作带来幸福感和自豪感的老师。可是,到底从用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96-02  2012年10月15日至19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广东省惠州市教育局组织的惠州市“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赴香港的一周培训,通过此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回味无穷。在培训中,我们聆听了多位专家的精彩报告,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们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尤其是香港知
期刊
【摘要】为了提高接受任职培训的基层干部岗位任职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部队人才队伍建设,需要重视影响任职教育教学效果的每个环节。本文在分析任职教育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任职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并就任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师资队伍 任职教育 教学效果 专职教师 岗位任职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
【摘要】民法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抓住民法思维的特点,即抽象性、逻辑性以及独特的民法理念。民法思维能力是民法教育的要求之一,它贯穿我们民法学习的始终,将我们学习到的纷繁复杂的民法知识有机的整合起来,并有利于我们正确的解决民法问题。本文从民法思维的特点着眼,着重讨论培养民法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民法思维能力 特点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
【关键词】全面了解 培养责任感 浓浓的师生情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97-01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的教师,他是学校教学目的,教育工作全面开展和实现的基础,是联系学生和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班集体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环境,一个优秀的班
【摘要】学生考试不及格率居高不下已经成为高校教学主管部门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通过分析当代高校大学生考试不及格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对加强高校学生管理、提高教学质量、降低不及格率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校 不及格率 入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99-02  随着期末考试的临近,看着校园中一些学生闲散的身影,笔者心中隐隐担
【摘要】网络文化以其特有的“双刃剑”性质,影响和改变着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道德观念、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我们应加强学生网络文化影响的研究,优化网络环境,强化网络管理,提高应对不良网络文化冲击的能力。  【关键词】网络文化 学生影响 有效对策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网络文化环境下职业技术院校德育研究”( 课题编号:2011GG269)。  【中图分类号】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