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

来源 :中国国际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no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全球气候不断恶化的进程,气候带来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发展低碳经济已经势在必行。我国作为能耗大国,低碳经济的推行更是意义深远。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要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个是探寻低碳能源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适合实际情况的发展途径。
  关键词:中国;低碳经济;发展
  低碳经济的基本特点就是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是经济文明发展中的又一突破。低碳经济的本质在于通过对情节能源的高效利用,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必要的能源支持,其关键技术在于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创新利用,使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发展低碳经济充分展现了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优势,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有很多种,本文通过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路径。
  一、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
  (一)缓解重工业发展进程中的环境压力
  中国处于工业发展的快速阶段,重化工企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仍然占据绝大的比例,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在各行各业中也居于前列。重工业的发展依靠高能耗资源,在高能耗资源消耗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以及众多粉尘、废弃物等,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在环保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重工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壓力更加巨大。通过发展低碳经济,转变能源消耗,能够缓解其中的压力。
  (二) 缓解资源短缺的压力
  虽然中国地大物博,富含多种能源资源,但是,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对能源的消耗巨大,使资源的蕴藏量逐年下降,甚至很多资源,包括稀有矿产资源依靠进口才能满足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所需。近几年随着国际形势不断紧张,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使我国和各主要进口国的利益摩擦也逐渐增多。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开发利用新能源,代替传统资源,能够环节对稀缺资源的依赖程度,减少资源短缺的压力。
  (三)赢得良好的气候
  随着我国对能源的消耗不断增大,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也在逐年攀升,对气候的影响不断深化,造成气候环境不断恶化。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赢得良好的气候和环境,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表现在节约资源,而且也体现在减少废气排放。所以,通过推广低碳经济,能够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工业发展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平衡,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二、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
  (一)大力发展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改善能源生产
  可再生资源种类很多,其中太阳能是最经济、最清洁的能源,在我国蕴含巨大的风能、太阳能和核能,能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大能源支持。我国的风能资源十分丰富,总量可达10亿千瓦,而全国的全部发电设备的总容量也只有7.5亿千瓦,可见,我国对风能的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具有极大的利用空间。另外,生物能源作为新型能源,是将生活和生产废弃物发酵再利用的过程,在我国的城乡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
  新能源最大的特征在于其低碳性,与高碳能源的最大区别在于,在利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减少环境承受的压力。另外,充分开发利用新能源,也能够扭转我国过于依靠高碳能源的生产结构,为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可见,调整能源结构,及时转化升级传统的石化能源,研发利用高碳能源,建立新型低碳能源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提高能源效率,节约能源
  我国已经在节能的领域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并且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节能之路,但是为了后续提供强大的动力,仍然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升级。主要是加强对新能源的推广和使用管理,并且制定科学的发展利用规划。同时,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要开发利用新的能源以适应新的形式,另外,还要加大对现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充分利用其产生的余热和余压等资源。
  节约能源是我国大力倡导的生活理念,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有之路。但是,在目前社会中,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婚丧嫁娶,都存在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的现象,对社会的资源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可见,在我国提倡节约能源还有很大的潜力。提高能源效率也是降低排放的一种形式,我国正处于能源转型优化的重要阶段,提高能源效率也是节约能源的一项重要利器。提高能源效率,节约能源不仅促进我国的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且也能推动我国走出中国特色的低碳之路。
  (三)加强能源技术领域的研发力度与国际合作
  我国开发利用能源技术已经走过几十年的路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我国研发能源技术起步较晚,进展缓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大对人财物的投入,积极寻求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发展低碳经济最重要的在于创新低碳技术,无论是经济发展方式还是人们的生活消费模式,都要向低碳转变,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低碳经济,提高国家在国际社会的核心竞争力。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和国际都推崇的一种经济方式,主要是以市场为基础,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政策,推动开发利用新能源技术,节约资源,降低排放,促进整个社会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模式转变。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低碳技术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滞后于低碳经济发展的速度,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研发先进的低碳技术,以适应和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所以,通过市场机制和政治合作,加强与国际社会之间的合作,借助发达国家的力量提升我国的自主研发水平。
  (四)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
  多年来,我国的经济支柱依然停留在高能耗产业上,而优质资源仍然依靠进口,新能源体系的建立面对国内和国际的双方压力,形势极其严峻。再加上,全球气候的不断恶化,节能减排面临更大的挑战。
  从我国的工业生产形势来看,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却难以被利用,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对环境的污染。可以通过余热回收系统,将排烟筒中的热气和废气进行回收和分离,减少排放,并将收集的余热用于发电,形成高效利用的能源循环体系,不仅保护了环境,而且也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
  低碳经济是充分展示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新型经济模式,也是提高全球生存环境的最佳方式。我国是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要通过探寻符合中国实际的低碳经济道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使其在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保护人们的生存和生活环境,促进人们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我国要积极开发新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强化对新能源的研究,大力减少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全面提升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陈诗一. 中国各地区低碳经济转型进程评估[J]. 经济研究,2012,47(08):32-44.
  [2]刘朝,赵涛. 中国低碳经济影响因素分析与情景预测[J]. 资源科学,2011,33(05):844-850.
  [3]刘朝,赵涛. 2020年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前景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07):73-79.
  [4]刘传江. 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中国低碳道路的选择[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50(03):146-152.
  [5]黄杰,贾登勋.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空间非均衡及动态演进[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5,30(03):57-64.
  作者简介:
  王爱平,菏泽市公路局交通量观测管理处。
其他文献
蔡凤辉认为,特殊的岗位就应该有特殊的担当.从事环卫工作20年的她,总结出“人机结合、网格管理、快速捡拾、定期冲刷、监督检查、专业高效”24字工作方针,为天安门地区环卫保
期刊
20世纪末,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加速发展,大跨度的航站楼、体育场馆等建设需求日益增长.但当时我国相关技术落后,专业设计人才匮乏,不能适应国家建设需要.20多年来,朱忠义作为
期刊
今年37岁的张杰,身姿挺拔,见到他的第一眼就能感受到他F由内而外的军人气质.他是单位上上下下公认的大忙人,每天从早到晚,各种会议、讨论、下村走访等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