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高考历史备考的路径和方法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deand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把握授课方向,处理好《考试说明》和教材、必修和选修、教材和教辅资料、单元和专题、讲和练、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打造高考历史备考高效性、实效性。
  关键词:新课标高考 备考路径和方法 把握好几个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078-01
  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新颖、灵活、涉及面广、难度加大,这就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怎样在高考备考中找到恰当的路径和方法,打造出高考备考高效性和实效性,是指导新课程高考历史教师要面对的关键问题,以下是我在历史高考备考中选用的路径和方法。
  1 分析新课程考卷特点,把握授课方向
  在新高三上课伊始,就安排原高三历史科组教师,对考过的新课标高考历史科试卷进行归类分析,由专人负责汇总,形成经验在各年级历史科组教师之间交流,再反馈到新高三历史科组,最后结合老高三教师传授的经验和新高三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从而把握高三在新学年的历史科整体授课方向。
  2 把握《考试说明》和高中历史教材的关系
  高中历史教材版本繁多,形成一纲多本,备考中,教材是基本的教学资源外,高中“历史课标、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也是必备的教学资源。《考试说明》规定了高考的目标、能力要求、知识范围和考查形式,既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考复习的依据。在备考复习中,融入《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要求,系统、规范、完整把握教材及与教材相关的历史知识,并研究《考试说明》中的例题,才能把握命题特点及解题思路。虽然高考命题高于教材,但教材仍是备考复习的依托,掌握好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概念等,才能使备考复习收到实效。如在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课时,要求学生对三民主义的内容全面理解,先是掌握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内容,然后掌握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再掌握二者的不同作用及影响。对于三民主义的民族、民权、民生主义的深刻内涵和外延,教师要给学生分析到位,以此抓住重点、破解难点。
  3 把握必修和选修教材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历史教材必修部分内容提纲挈领,在新课标高考中所占比重却高达85%,需要补充的内容比较多,是教师认真讲,学生重点把握的部分。而选修教材内容详实,是对必修教材的很好补充,但是因为量大,复习时间紧,一般复习有顾不上选修教材的现象,我的做法是在复习必修教材内容时,让学生事先预习与必修教材相关的选修内容,复习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让学生同时把握必修和选修的内容,效果比较明显。
  4 把握单元复习和专题复习的关系
  新课标,历史学科对知识点的考查难度增强,注重考查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相互关系的理解。这种相互关系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纵向的联系,例如因果关系、历史发展线索、基本历史进程等;一种是横向联系,如历史阶段特征、中外联系等。通过纵向和横向联系,可以总结出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规律。一轮复习是单元复习,以纵向复习为主,主要是夯实基础,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处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便于理解、记忆,否则疲于应付大量琐碎的知识点的记忆,就谈不上主动性的学习和思考。如在中国古代史复习时,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力争做到“点透、线通、面全”,形成立体动态知识网络结构。然后让学生在掌握思路和方法的前提下自己去整理知识结构,提炼要点重点、构建立体知识网络和概括阶段特征。二轮复习是横向复习,以专题复习为主,不应再注重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应该本着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的思路,去寻找所需要的、有用的方法和技能;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一是细化成小专题;二是加强对专题中知识的因果关系的分析,而不只是简单的把知识归纳在一起;三是加强横向拓宽,突出空间的延伸。在专题复习时,首先应从讨论问题的思维主线入手,引导学生从全新的、应用的角度进行思考,如从有利于政治、地理学科的结合及有利于综合的思路和途径,形成不同于一轮基础复习的思维方式,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在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的前提下,二轮复习才能拓宽、延伸知识空间,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5 把握教材和教辅资料之间的关系
  高三年级教辅资料铺天盖地,我只给学生选三本:一本是比较全面的复习资料;一本是单选优练;一本是历史单科模拟试卷。教辅资料选好对学生能力提高确实有辅助作用,好的教辅资料在归纳知识点、重点知识讲解上确实有独到之处,在知识点选配习题上也很典型,学生通过解一道题,触类旁通,把这部分知识更加准确的把握。但教辅资料只是对教材知识把握起辅助作用,绝不能使教辅资料代替教材,本末倒置。
  6 把握教师讲和学生练之间的关系
  备考复习中,教师主要是讲存在的问题、疑惑的知识及有针对性的习题;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备考能力和水平。怎样把握好讲和练之间的关系,对备考复习尤为重要。首先,要积极探讨课堂教学新模式,强化课堂教学复习的实效性。在一轮纵向复习夯实基础的前提下,二轮复习重新构建知识体系,横向归类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与知识整合能力。就要改变以教师讲为主的单一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复习。改变多讲多练、多讲少练、乱讲乱练,甚至不讲只练的片面的做法,提倡精讲精练。精讲,就是必须要讲得要精讲,讲透彻;精练,就是不会的题反复练,在方法上有所得,能力上有所提高,尤其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标高考的要求,在遇到新题、难题时,才能应对自如。其次,要指导学生学会复习,给学生消化理解的时间。复习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注意研究与探讨,让学生抓住核心知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主动去练有价值的习题,使老师讲和学生练有机结合,使备考复习收到实效性。
  7 把握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
  把握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主干基础知识,尤其是政治制度,经济政策、经济活动、文化运动等,使学生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把握深层次的内涵、实质和外延,建立重点知识结构体系,单元知识结构体系,专题知识结构体系等,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整合知识的能力,有目的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逻辑思维具有活跃性、严谨性、整体性。增强学生备考复习高效性。
  参考文献
  [1] 蔡长春.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复习策略[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9(17):91-94.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电信贵州云计算大会的召开、中国联通黑龙江"沃云"推介会的举办,由运营商与产业链合作打造的各地云基地在2015年进入了多个省份的政企行业合作中,并在多行业的云服务项
近一段时间,关于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两大运营商合并的各种消息"满天飞",而A股市场中国联通的股价震荡也与重组传闻紧密相连.在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优化资源配置的新形势下
摘要:在大学英语学习阶段,有效利用母语的优势对于帮助和促进在校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因为该层次学生的母语优势远远大于英语。本文着重分析“全英语教学”和“英语为主、适时适量辅以母语汉语”这两种方法,论证了全英语教学对该阶段学生的英语学习可能产生的弊端。文章从语法理论上比较汉英两种语言的异同,指出掌握母语的语言规律对于外语学习起着积极的作用,并提出大学阶段英语教学中有机运用母语的方法
近日,经工信部测试认证,中国"可见光通信(VLC,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获得重大突破,实时通信速率提高至50Gbit/s,相当于0.2s即可完成一部高清电影的下载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化,各职业院校不断开发生源,适度扩大招生规模,每年都有大量学生进出于校园。对走出校园的学生,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就业。因此,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教育领域探讨的热点。许多学生由于在校期间缺乏对职业生涯的系统规划和设计,导致择业时不知所措而错失最佳就业时机。本文主要针对职业院校就业指导教育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影响力进行了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就业指导教育 职
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步伐的持续推进,诸多学校也开始就教学工作展开新型方法的探究。高中数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诸多科目存在着关联,若是不能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