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温煤热解过程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来源 :榆林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c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热解是煤热转化过程的基础,是煤转化过程最先和必经的反应步骤.本文综合介绍了影响中低温煤热解过程的影响因素,包括煤质性质(煤阶、煤粒径等)、热解条件(热解温度、热解压力、升温速度、热解气氛等)、催化剂(碱金属及其氧化物、金属盐类、负载型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等)、预处理方法(水热预处理、溶剂溶胀预处理等)等.通过中低温煤热解过程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对提高焦油收率、开展热解焦油轻质化及热解产物的定向调控,深化煤热解过程研究、工艺及技术改进有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为了解大学生减肥与健康相关行为现状,本研究共收集了294名榆林学院在校大学生的相关数据.基于多维度描述性统计分析、交叉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的减肥行为是不科学的,减肥目的盲目刻意且忽略了健康均衡的饮食.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科学合理的建议.
基于SP OC的混合式教学在高等教育中应用广泛,目前已到从形式改革向核心改革的攻坚阶段.本文针对基于SP OC的混合式教学特点及存在问题,深刻剖析小组教学在深化基于SP OC的混合式教学改革中的优势与特点,从小组教学的组织实施和教学评价与反馈方面,阐述小组教学在深化混合式教学改革中的嵌合内涵,明确小组教学组织实施过程,建立小组教学的评价方法与反馈机制,以期丰富基于SP OC的混合式教学的课堂教学内涵,为进一步深化混合式教学的改革提供新思路.
新课程改革提倡全面凸显高中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减少他们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进一步快速、独立地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
期刊
为避免传统人工停车管理存在的人工计算收费的不准确性,人工操作不及时所导致停车失败等问题,设计了一款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以52单片机为控制中心,RFID_RC522读卡模块、电机驱动模块、LCD12864液晶显示模块、蓝牙模块及手机App等主要硬件设计完成车辆信息的进出及线上/线下的人机交互功能,结合DS1302时钟模块、按键模块等辅助电路完成车辆计费和信息的修正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可靠,可实现无人值守的智能计费车辆管理功能,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为了实现对废弃果核壳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以废弃桃核壳、杏核壳和枣核为原料,采用常用的方法对废弃果核壳中各组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利用硫酸与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得废弃桃核壳、杏核壳和枣核中纤维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5.53%、22.45%、20.83%;利用2 mol·L-1盐酸水解法测得的废弃桃核壳、杏核壳和枣核中半纤维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9.55%、21.49%、18.18%;利用72%硫酸法测得的废弃桃核壳、杏核壳和枣核中木质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64%、35.78%、38.30%.为后续废弃果核
为研究沙地柏根际促生细菌(PGPR)玫瑰色考克氏菌SDB9与玉米互作后对玉米生长的影响,本试验选取陕单636为研究对象,在不施肥条件下,将浓度为1×106-107CFU/mL的菌液浇施在三叶期玉米的根部,在玉米抽雄期后,于试验及对照两组果穗茎节处取得鲜叶,测定叶片内的SOD、P OD和CAT活性、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在玉米完熟期选取整株长势一致的植株,测定两组农艺性状指标和相同部位的根、茎、叶及籽粒的氮、磷、钾的平均含量,还有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接种SDB9的玉米的POD活性
基于高动态CMOS图像传感器的需求,本文通过理论计算与spectre仿真的模拟IC设计方法,实现了一款10 bit 10MSPS流水线模数转换器(ADC).该电路在UMC 0.11um CMOS工艺下实现,ADC以10M/S的采样频率对499.27KHZ的输入频率进行采样,得到微分非线性误差(DNL)和积分非线性误差(INL),分别为-0.29/0.298LSB和-0.29/0.24LSB,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为65.18dB,有效位数(ENOB)为9.676bit.仿真结果表明,该ADC满足系统要
针对大学化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理论内容与实验项目匹配度差,学生学习兴趣低、主观能动性差,课时少等突出问题,本文提出了关于大学化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首先通过模块化教学改革,重构教学内容,促使教学内容重在凸显“适用性”与“实用性”;其次,深入挖掘、分析、凝练相关思政元素,努力做到润物无声,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最后丰富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固有考核方式,同时,通过建立课程教学改革评价机制,分析、讨论课程改革后的教学效果,以期在大学化学的点滴教育中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相统一的教育
榆林地处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过渡区,生态环境极度敏感.近15年来,因经济高速发展驱动的人工生产建设项目对自然环境产生极大破坏,使得沙化土地面积占比仍然很高,亟需加大治理力度.榆林土地荒漠化、沙化及沙尘暴定位监测始于2002年,至今已有19年的历史,本文从气象、土壤、植被、地下水位角度做了连续多年的详实监测.在总结出沙化监测结果与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防沙治沙的决策及建议,旨在为榆林科学治沙提供决策依据.
陕西省榆林市和吴起县防沙治沙示范区设立以来,示范区在技术探索、机制创新、产业发展和综合防治等方面都取得的成效及经验进行了全面评价,对示范区建设探索出六大治理类型、五大典型区域治理方略及十五种修复示范样板进行了系统总结,剖析了示范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