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9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ITPN)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男5例、女4例,年龄43~65(53±7)岁。9例病理结果均为ITPN伴浸润癌,浸润成分为导管腺癌。8例位于胰头部,1例位于胰体部。6例主胰管型,3例混合胰管型。5例肿块型,4例管腔型。肿瘤呈实性肿块局限或填充于胰管内,CT平扫均呈等或稍低密度,Tn 1WI等或低信号,Tn 2WI等或高信号,增强后较均匀轻度强化。9例主胰管扩张,3例伴分支胰管扩张,6例胰管中呈“双色征”和“酒瓶塞征”。5例胆管扩张,8例胰腺实质萎缩,5例病灶侵犯十二指肠,2例伴钙化。“双色征”和“酒瓶塞征”是ITPN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术前诊断。n
其他文献
期刊
Fat embolism syndrome (FES) is a serious life-threatening manifestation of the fat embolism phenomenon characterized by Bergman’s triad of dyspnea, petechiae a
RA是以侵袭性关节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影响世界约1%的人口,中青年女性是RA的好发人群。与普通人相比,RA女性患者的生育能力受损,受孕时间延长,受孕率降低,且存在妊娠后疾病活动的风险。控制RA女性患者妊娠期的疾病活动及保障胎儿健康发育成为了临床医生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就RA女性患者和妊娠的诸多问题进行总结。
目的探讨胎儿肝内静脉输血术在胎儿贫血宫内输血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诊治及分娩的胎儿贫血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治疗过程中单一输血途径的胎儿按输血途径的不同,分为肝内静脉输血组和脐静脉输血组,比较两组胎儿结局及操作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48例贫血胎儿共行宫内输血术97例次,其中肝内静脉输血组16例(31例次),脐静脉输血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