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薄壁零件因其具有质量轻、节约材料、结构紧凑等特点,现在已经日益广泛地应用在各个工业部门,是机械零件中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之一。但是薄壁零件的加工问题,一直是很难解决的,根据这个问题,简单谈谈怎样提高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保证薄壁零件的质量。
   [关    键   词]  提高;薄壁零件;加工精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28-0143-01
   有很多因素能够影响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由于薄壁零件的工件较薄,其在受热、受力或是振动的情况下都会产生变形,从而影响到加工精度,而且刀具的几何角度对加工精度也有影响。因此,要想提高这些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就要从这些影响因素出发,尽量避免这些因素对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的影响。
   一、减少夹紧力对变形的影响
   1.在对薄壁零件进行加工时,要使夹紧力分布均匀,比如借助开口过渡环或使用宽软爪。2.(结构允许时)尽量使用轴向夹紧的方法,以避开薄壁工件的径向刚性差的弱点。3.尽量使用胀力心轴来减小夹紧力。4.在工件上适当地增加一些工艺肋或者凸边,以便使夹紧力能够刚好作用在工件上刚性较好的部位,有效地减少工件的变形,等到加工结束后再将其切除。
   二、减少切削力对变形的影响
   1.选用合理的切削用量。我们都知道,切削力的大小与切削用量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从《金属切削原理》中可以知道:背吃刀量,进给量,切削速度这三个量是切削用量的基本要素。因此,在对薄壁零件进行粗加工时,背吃刀量和进给量都可以适当大一些;在对薄壁零件进行精加工时,背吃刀量的值一般控制在0.2~0.5 mm,进给量一般控制在0.1~0.2 mm/r或更小,切削速度一般为6~120 m/min。在加工时合理选用影响切削用量的三个要素,能有效地减少切削力,并有助于减少变形。
   2.选择合理的车刀几何角度。一般在进行车削钢件材料的薄壁零件时:用高速钢刀具,前角取6~30°,用硬质合金刀具,前角取5~20°;用高速钢车刀,刀具后角取6~12°,用硬质合金刀具,后角取4~12°,在粗车时要取较小的后角,精车时则要取较大的后角;当主偏Kr角在30~90°范围内、车薄壁零件的内外圆时,取较大的主偏角;副偏角Kr′取8~15°,粗车时取较小的副偏角,精车时则要取较大的副偏角。
   3.采用降低径向切削力的有效方法。尽量采用内外圆同时加工的方式,使径向切削的分力相互抵消。
   三、减少切削热对变形的影响
   1.减少切削热的产生。要有效地减少切削热的产生,最主要的就是要合理地选择刀具的几何角度(增大γo、αo)和切削用量。实验证明:刀具前角(γo)越大(12~15°)刀具散热效果愈好,刀具后角(αo)越大(8~12°)刀具散热效果愈好。
   2.合理选择切削液。在使用高速钢刀具进行粗加工时,要用水溶液来冷却工件;在对其进行精加工以及中、低速精加工时,要选用高浓度的极压乳化液或者润滑性能比较好的极压切削油,以减少切削热对变形的影响。在使用硬质合金刀具进行粗加工时,则可以不使用切削液,在有这个必要时可以采用低浓度的乳化液或者水溶液,但是必须要连续地、充分地浇注;精加工时所采用的切削液与粗加工时采用的基本相同,但还应该适当合理地提高所采用的切削液的润滑性能。
   总之,对于薄壁零件的加工,无论是在装夹的方法上,还是在刀具几何角度的选择上以及在切削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使工件产生的变形、表面粗糙度值的增加,从而使工件达不到要求,薄壁零件的加工精度就难以得到保证。但是,我们只要根据薄壁零件的特性,考虑到在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如选择正确的装夹方法、合理地选择刀具的几何参数、合理选择切削三要素以及合理地选择切削液素等,我们就能够保证薄壁零件的加工质量,使其符合要求。
   参考文献:
   刘建峰.薄壁零件加工工艺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8).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