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ARγ与肿瘤血管生成

来源 :医学综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PPARs)是属于核激素受体(nuclear hormone receptor)超家族的成员.在1990年由英国科学家Issemann和Green首先发现[1].目前已知两栖类、啮齿类动物及人类PPAR均存在三种亚型,即PPARα、PPARγ及PPARδ(亦称PPARβ),其中PPARγ是人们研究最广泛的一种,特别是近年来,通过使用PPARγ激动剂来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yiFus,HPV)能在人的皮肤或粘膜引起乳头瘤或疣,这种良性瘤常可自发消退,但在HPV与其他因素(如细胞突变、癌基因激活等)的共同作用下,细胞会发生
本文针对《西安市2002年中英文版交通旅游图》,介绍了该图的选题构思、图面配置,并从封面、封底、主图内容的层次、图幅的色彩、装帧等方面论述了图幅的设计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