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不是无情物 个个花开现墨痕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521843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细节,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或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细节描写,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对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情感体验能力和知识迁移拓展能力,均有益处。
  一、品味细节,突破教学重难点
  有的细节描写虽然质朴无华但却蕴含深意,饱含感情。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揣摩课文中的细节描写,透过字面去体会、品味其中的深刻内涵,来达到突破文本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如《一夜的工作》中: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
  这是描写周总理工作劳苦方面的一处细节描写。本文的教学重难点之一就是体会周总理不辞劳苦、认真的工作态度。在教学这一细节描写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周总理是怎样批阅着一尺来高的文件的?
  生:“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些什么。”
  师:这意味着什么呢?
  生:我觉得如果是普通的浏览的话,就不会一边看一边思索着,还问我一两句。
  生:“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
  师:为什么要划一个小圆圈呢?
  生:因为他看得很仔细,他要把这句话记在心里。
  师:只有这样才叫“审阅”。还有哪些地方反映了周总理的夜间工作?”
  生:“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他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如果是看一下就好了,就会马上把稿子给“我”,但是他是细细地看,慢慢地看,经过相当长的时间。
  师:说得好,相当长的时间才看一份文件,这才叫——
  生:审阅。
  师:还能从其他地方看出来吗?
  生:“总理招呼我坐到他的写字台对面,让我陪他审阅我整理的稿子,这是被咨询的意思。”我想这句也是,如果是普通的浏览,就根本不需要我来,就直接看一下就可以。
  师:对呀,你们所说的这一切,表明总理看一份文件容易吗?
  生:不容易。
  师:极其的不容易啊,来,我们一起读这几句话。
  生:(齐读)“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划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
  师:这是一种怎样的审阅啊?
  生:“认真”、“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极其认真”。
  师:是啊,同学们,总理这样一丝不苟、全神贯注、极其认真地审阅的仅仅是这一份文件吗?
  生:(齐答)不是。
  师:从哪里能看出不是一份文件?
  生: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
  师: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周总理的工作非常辛苦。
  通过体会、品味,学生懂得了周总理工作的劳苦,体会出了作者对周总理的敬仰之情。
  二、诵读细节,内化学生人文素养
  有许多细节描写是文本的精华,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反复诵读这些细节描写,使之成为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精神品质的“滋养品”。
  如《学步》一文,“学步”和“寻路”这两个部分中“儿子”学步的过程以及寻路的情景都是细节描写,抒发了浓浓的父爱。在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勾划出与你学步时情景相似的句子。
  师:将“你”改成“我”,以“小时候,我是这样学步的……”句式开头,自己读一读并进行交流,然后请同学们以朗读的语气表示真实的体验并配以完美的句子。
  师:自己当时的心理感受如何?
  生:自豪、兴奋、勇敢、新奇、坚持不懈……
  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请用体会到的语气读给同桌听听。
  在诵读中感悟出细节描写的精妙,及其蕴含的思想感情、道德观念,学生不但轻松地学习了这篇课文,而且让情感潜埋在心灵深处。
  三、仿写细节,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细节描写蕴含了作者的经历和经验,透露了作者的喜怒哀乐,具有极大的感染力。教师要处理好文本细节,或聚焦,或放大,体会文字的精妙,进行拓展练笔,把仿写文本细节作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
  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作者周晔用大量的笔墨对伯父救助人力车夫时的动作进行了描写,“扶、蹲、半跪、夹、洗、敷”等词语,表现了鲁迅先生对人力车夫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我先让学生用符号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然后组织学生上台表演“伯父救助车夫”这一细节,结合表演让学生对这些动词的运用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甲:我觉得“半跪”用得很精彩。因为,鲁迅先生是著名的大学教授,而车夫是一个地位很低的人,鲁迅先生却半跪着为他治疗,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就像他的亲人一样关心他。
  师:这个同学能够抓住人物的动作来体会人物的品质,这种学习方法很好,其他同字也可以用这个方法说一说你读书后的体会。
  生乙:我觉得“扶”这个词也用得好。车夫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扎进脚底,非常疼,鲁迅先生想得很周到,把他扶上车子,让他舒眼点,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很关心他人。
  生丙:我从“洗”字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关心车夫,因为鲁迅先生怕他的脚感染,所以用硼酸水给他洗干净。
  生丁:我从“敷”字也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很关心车夫。他是认真地将药敷上去,而不是胡乱抹上去的。
  师:我觉得同学在学习中能从人物的动作去体会人物的品质,这很好。实际上鲁迅先生关心劳动人民的高尚品质就是从这些动词中体现出来的。同学们平时在作文时,不知道如何通过人物动作的具体描述来表现人物的品质,这个细节描写就是很好的例子。
  学生纷纷拿起自己的笔,兴致勃勃地写起作文来。下课后,同学们都交出了让老师满意的作文。
  学习细节和运用细节相结合,可以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培养学生吸收文本营养,激发习作兴趣的素质,学生的习作水平会因此获得质的飞跃。
  “细节”不是无情物,个个花开淡墨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把握细节就是掌握了解读文本的金钥匙,只有一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慧心发现细节,真心体验细节,用心处理细节,语文课堂才是以生为本的课堂,才是焕发生命力的课堂。
  
  作者单位:安徽省怀宁县江镇镇中心学校(246142)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立纲起草》的两次教学实践,谈谈笔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一、第一次教学: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一)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文同画竹,胸有成竹。立纲起草对写好文章非常重要。   2.编写提纲的要求:一要审清题意,确定中心,选择材料。二要简洁明了。    3.提纲编写的程序:①拟制标题;②写主题句;③简述内容;④选择结构;⑤标明
一定浓度的激素处理后泡桐生根率提高,且以吲哚丁酸与萘乙酸组合处理2最高,达到了96.7%,但高浓度萘乙酸处理对泡桐的生根反而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对泡桐根长和根数增加影响不大
1抚育采伐的概念在幼林郁闭之前,幼林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此时应该人为采取措施来调节这一矛盾。而在郁闭成林之后,虽然林木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但是林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一、在揣摩词句的过程中训练语感  经常进行揣摩是语感训练的最基本方式。鲁迅的《藤野先生》开头“实在标致极了”一语,在教学中必须首先弄清“标致”的意思是“漂亮”,它采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
“新课标”对第四学段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很明确,其中第八条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形象和情境,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在文学作品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能力。那么,如何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春潮是一种色彩  白色红色更多的是绿色  追赶春潮  其实就是在阳光下套色  或者听新芽低语的绕梁    春潮是一只竹排  在激流中写下了情侣依依  在激流中击出了雪白的惊叹  在纤夫的号子声中  还学会了在知识的险滩上破关    春潮是一个飞盘  每转一次都不会回到原来  但都不会像白纸一般  而且一旦转起来  就势不可挡勇往直前    春意正浓时  那些握紧了春潮的人  向头顶打个响指  把倦
《静默草原》格调细腻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性,是一篇情美兼具的散文,下面是我们讲读这篇散文时所做的教学设计,简述如下,供教学参考。
所谓“情趣”指的是情调趣味。 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这就要让语文课堂充满情趣,即在语文课堂里,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在教师富有激情的语言感染下,能生动活泼、快乐轻松地学习。在趣味中获知,在获知中享趣,从而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一、 教师的语言应洋溢激情  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