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混淆医学概念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diori13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见过许多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在购买保健品乃至食品时,常迷信其所谓的治疗和保健功能(如降糖、降脂、降压等)。有些慢性病病人甚至擅自把医生开的治疗药物停掉,转而去购买那些宣称能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保健品甚至食品。
  实际上,药物,保健品和食品,有着完全不同的属性,不能混为一谈。要正确认识事物,首先要把握其概念。所谓概念,就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要鉴别是非和对错,必须先从概念开始。
  所谓药物,其本质是要有肯定的疗效,且必须经过严格的临床药物试验证明。同时,药物还应有明确的适应证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并通过国家药物管理部门的审批。药物,尤其是处方药,需由医生处方,方可应用。药物必须应用于适合的病人。同时,其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往往是并存的。此外,药物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即疗效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但当药物达到一定剂量后,疗效不再增加,不良反应则会出现。医生在给病人用药时,不但要考虑病人是否适合用这种药、该用多大剂量,疗效如何,而且还要观察其用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以便随时调整和更换药物。上海人称“看病”为“看医生”,其实是十分形象且正确的。西方发达国家更是如此,在他们的观念中,看病必找医生,不会去找非专业人士,不论他冠以“神仙”“超人”或其他“吓人”的头衔:治病也不会去尝试什么“灵丹妙方”“祖传秘方”或保健品。笔者认为,“看病找医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医学概念和常识,也是一种对科学和医学应有的敬畏。
  保健品。说到底,就是一种营养补充剂,它不是药物,自然也无任何治疗作用。想要通过吃保健品来治疗疾病,绝对是搞错了方向、混淆了概念。保健品是什么呢?笔者的认识是,保健品是能为人体提供一定营养成分的商品。比如,蛋白粉能为人体提供一些蛋白质;膳食补充剂能为人体提供一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实,健康人只要能做到不偏食、不挑食,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成分就已经完全能满足需要,无需额外补充。当然,某些特殊人群在特定时期(如手术后、大病初愈等)适当服用一些保健品,也是可以的。但必须牢记一个原则:保健品的作用是有限的,绝对不能代替药物。
  食物是为人类生存提供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可食形式。一般地说,大多数食物的营养成分是复合型的。比如。大米中含有糖类、维生素及植物纤维等;水果中含有糖类、植物纤维、维生素和某些矿物质等。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一。健康的摄食原则是,食物多样化,合理均衡。为了便于理解和执行,营养学家根据食物的主要成分将其分为6大类:谷物、蔬菜类、水果、奶类,蛋白质(肉、鱼、蛋及家禽等)和油脂糖盐。谷类摄入量应最多,排列在底部:水果和蔬菜次之,置于第二层;奶类及肉类再次,置于第三层:油脂糖盐应摄入最少,置于顶层。如此形成的“膳食金字塔”,若各层比例不当,则金字塔不稳固。尽管部分食物可能有一定的食疗作用,但要靠食物来治疗疾病,是不现实的。
  如果大家都能正确认识上述基本概念,做到“有病找医生,治疗用药物:摄食合理均衡,不过量不偏食;保健品作用有限,有条件适量应用”,就能避免许多误区,少犯或不犯低水平的原则性错误。
  如果有一天,保健品不允许出现任何暗示疗效的字眼,只准标明食品成分和含量,如果有关部门能加大对违规者的惩处力度,那将是万民之幸了。
其他文献
近期在看门诊时,遇到了一位中年女性患者。她因为反复的背部疼痛到医院就诊,本来以为只是工作时姿势不良引起的腰肌劳损,最后通过检查发现是晚期乳腺癌,并发生了骨转移。这是一位45岁的女教师,她完全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因而反复问我:“医生,我洗澡时经常会检查一下乳房,从未摸到有乳房肿块,也不痛不痒,为什么我竟然患有晚期乳腺癌?”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很多乳腺癌患者共同的问题。  自查:难以发现早期乳腺癌  随着乳
夏季来临,气温急升。不少中老年人出现头晕、头痛、胸闷、气短、心慌、失眠等不适症状,这些都是缺氧症状加重的表现。如果缺氧状况得不到改善,还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突发和恶化。  夏季为何会导致中老年人缺氧症状加重呢?中老年人的呼吸能力原本就比年轻人弱,再加上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心脏的工作量增加,耗氧量也大增,故在夏季更容易出现缺氧症状。  缺氧是一切慢性疾病的根源  现代医学已证实,缺氧会导致人体代
任何食物可以吃的前提是必须安全。但饮食具有不安全的固有特点,食品需经过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等很多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使食品受到污染,所以任何食品都不能保证是绝对安全的。其中还存在一些人为的问题,例如,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以提高“蛋白质含量”,面粉中加太多的增白剂以改善感观性状,等等。有句话说:“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能吃什么心中没数。”事实上,饮食安全是个世界性的问题。由于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反映他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不但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极为重大的贡献与影响,而且对医药也很推崇。  《论语?乡党第十》中,对饮食方法就进行了专门的论述。有些经典的语言,在今天看来亦颇具科学性,值得我们借鉴。    原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今日观点:粗细结合富营
近来有“心情保鲜”的说法,即让人心情处于良好,正性,新鲜有活力的状态。研究发现,这样做对健康非常有利。而且,“心情保鲜”特别适合于老年人。众所周知,人到老年,让人心情不好的事情似乎也多起来了a事实上,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心理学家与精神医学家都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大,听觉与视觉衰退,躯体疾病增多,人际交往减少,都可致使有些老人从环境中退缩,变得孤僻、情绪低落、紧张焦虑,常有怨恨情绪或易发脾气。但这些并非
会阴伤口愈合不良是自然分娩的常见并发症,与感染,营养不良、贫血、季节、缝合技术等多因素有关。症见会阴伤口不完全裂开、周围红肿有触痛,创面有脓性或淡红色分泌物。  中医学认为,会阴伤口感染裂开为产后阴户破损感染邪毒所致,应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疗为主。我们采用双料喉风散局部治疗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取得良好疗效。在我们治疗的病人中,伤口愈合期最短5天,最长10天,平均6.9天。    方法:  用0.5
生活实例  “医生,我又长‘奶结’了。”新妈妈小王哭丧着脸,蓬头垢面地来到我的门诊。宝宝呱呱坠地,原本让全家非常开心,但哺乳的事情却让小王和家人苦不堪言。原来,生完孩子后的两个月,小王发生乳房结块伴高热已有3次。虽然经过治疗后转危为安,但小王一直很担心自己会患上急性乳腺炎,因此一旦乳房发胀就急于排乳,连夜里也不例外。情绪焦虑加上得不到充足的休息,才好了没几天,小王乳房又结块了。现在,小王身心俱疲,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在我国患病人数众多。在各类媒体中,有关糖尿病的广告宣传也非常之多。这些广告宣传中最突出、最常见的几个字就是“根治糖尿病”。相信每一位患者都希望自己的病能早日得到根治,那糖尿病到底是否可以根治呢?  中西药各有优势,但均不能根治  读者来信:  我在上网时看到一则广告。“北京××中医研究院”声称其研制的纯中药方剂安全无毒,只需服用2~3个疗程,便可彻底根治糖尿病,一举解决了
降糖药的“心病”风险  罗格列酮为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该药通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而改善血糖控制,单独或联合其他降糖药(二甲双胍或磺酰尿类)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即2型糖尿病。罗格列酮可导致液体潴留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因此,在罗格列酮上市之初,该药的心血管安全性就引起了药品监管部门的高度警惕。欧盟将其作为二线治疗药使用,美国也多次修改产品说明书,将心衰风险加入了黑框警告。  1.世界卫生组织 截至2
藿香正气水是中医传统的经典名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要成分是藿香、苍术、陈皮、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等,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临床可用于治疗夏季感冒、肠胃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但是,藿香正气水是一种酊剂,在提取过程中使用了一定浓度的乙醇作为溶媒。因此,患者在使用藿香正气水时,需关注以下3点注意事项,以维护身体健康。  注意一:并非解暑“特效药”  藿香正气水临床应